(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生产车间)
(比亚迪新能源汽车正接受调试)
红网见习记者 易添麒 长沙报道
“电动公交车坐起来没那么吵,车厢内也比较干净。”每天往返于洞井铺和井坡子之间,长沙市民黎甜总是尽量乘坐103路公交车。车厢干净或许是因为投入使用时间尚短,不过电动公交车确实对城市环境保护大有裨益。
目前长沙已经有100多辆纯电动公共汽车,这些整车均来自于雨花经济开发区内的长沙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这里也是比亚迪全国乃至全球新能源汽车生产的最大基地。
近日,广东珠海市茂达汽车工业有限公司与郴州经济开发区正式签署协议,在郴州经开区兴建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2018年全面达产后可年产各类新能源汽车50000辆。
湖南在支持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建设方面走在全国前列。那么距离满城遍布零排放的电动公交车、出租车、私家车,湖南还要走多远?
10年等来发展“元年”
2003年,从电池生产研发起家的比亚迪踏入汽车生产研发领域。在发展初期,比亚迪就将电动汽车作为发展汽车产业的起点。直到今年,比亚迪才迎来销量之春。
今年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售收入预计将达到100亿元人民币以上,相对于去年10亿元的销售额,差不多将翻10倍。
业内甚至认为,今年才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元年”。
“没有瓶颈。新能源汽车发展和推广的瓶颈已经在‘三十条’中被破除得一干二净。”长沙市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周晓州这样形容今年以来新能源汽车发展形势。
周晓州口中的“三十条”,指的是国务院7月下旬刚刚发布的《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将发展新能源汽车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对充电设施建设及相关政策体系的完善进行了规划和指导。在周晓州看来,该《意见》最大的闪光点在于坚定地破除了限制新能源汽车推广的地方保护主义。
此前,很多大城市都设有自己的新能源车推广目录。想进入当地销售生产车企必须到本地设厂。这样的地方保护主义让车企无法打开有广阔消费需求的地方市场。
《意见》明确,各地区要执行国家统一的新能源汽车推广目录,不得采取制定地方推广目录、要求汽车生产企业在本地设厂、要求整车企业采购本地生产的电池、电机等零部件等违规措施。
以纯电力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迎来的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各地纷纷出台相关政策,抢占新能源汽车发展先机。湖南省也发布《关于我省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实施意见》,为湖南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推广目标、政策支持和配套环境建设等工作予以确认。根据这一规划,2013年至2015年,长株潭城市群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目标任务为6100辆,其中公交车1500辆,专用车650辆,出租车、私人用车和公务车等乘用车3950辆。
“这几个月以来政府、社会对新能源汽车的关注让我们感觉新能源汽车一步迈入了春天,又快步走进了火热的夏天。”周晓州说。
[NextPage]
家用车已能满足用户需要
比亚迪今年已接到的K9纯电动客车的订单量为5000辆,预计年内交付4000辆。这其中大约有80%的汽车将在雨花经开区生产。湖南不仅是比亚迪在中国电动车生产的中心,也是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全球推广战略中的重要基地。
作为新能源汽车生产大省,湖南如何加快新能源汽车普及,成为新能源汽车使用大省?
对家庭轿车使用人群而言,新能源轿车使用是否经济实用最让他们关注。
“我们做的事情,就是用三度电替代一公升汽油;用一块八毛钱来解决现在七块多钱才能达到的目的。”在8月初在韶山举行的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三基工程工作会议上,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传福这样阐述新能源汽车的节能价值。
目前,国内新能源轿车大多使用油电混合动力系统,能满足普通用户的日常使用需要。以比亚迪主推的“秦”轿车为例,在纯电状态下可连续驶70公里,满足日常代步需求,长途旅行电量耗完后也可用1.5TID黄金动力总成和电机混合驱动,突破了新能源车续驶不足的瓶颈。该车家用220V电源即可充电,4小时即可充满。
此前,电动汽车的充电电价问题一直悬而未决,让很多有意购买的消费者萌生退意乃至放弃购买。
7月30日,国家发改委网站挂出《关于电动汽车用电价格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通知》提出,各地要按照确保电动汽车使用成本显著低于燃油(或燃气)汽车使用成本原则,合理制定充换电服务费。明确经营性集中式充换电设施的用电将执行大工业电价,并且在2020年前免收基本电费;居民家庭住宅、住宅小区等充电设施用电,则执行居民电价。
这意味着社会广泛关注的电动汽车电价问题正在加速解决。
同时,各地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政策也相继出台,新能源汽车不再“高不可攀”。湖南新能源汽车省内补贴按照国家补助标准1:1给予补贴(公务车除外),如果国家给予3.5万元以上的财政补贴,省市也将按照国家补贴标准一比一配套补贴,长沙符合补贴条件的车主,可获补贴总金额7万元以上。
[NextPage]
充电难题掣肘公用新能源汽车推广
长沙正在使用的电动公共汽车只需要在夜深人静的用电低谷期就能完成充电,并且充电一次就能完成全天的使用需要。
尽管电动公交车运营正常,新能源汽车推广前景仍不乐观:充电桩仍是电动汽车普及的大问题。
目前长沙尚没有一辆正在运行的电动出租车。“电动出租车的价格并不离谱,但是我上哪儿充电去?总不能去跟公交车抢充电桩吧?”长沙出租车司机周建文提出了他的疑惑。
湖南目前推广的最好的公共汽车都面临数倍的推广任务,湖南新能源汽车基础服务设施建设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在湖南省《关于我省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实施意见》中,并未对充电装置的设置提出具体的数量规划。
2010年以来,湖南省电力公司先后共投入建设资金4847万元,先后建成电动大巴、电动汽车充电站3座(汽车东站、汽车西站、大托充电站),共建设直流充电机75台,建设交流充电桩108根。
国家电网湖南公司表示,他们将在长沙投资建造300个左右的充电桩。该公司还与有关部门签订协议,将在京珠高速上安装充电桩。“至少每个服务区有两个。”国家电网湖南公司的有关人士估算,这两项投资总额可能超过1.5亿元。充电桩花费不大,但电路改造维护、电杆迁移、变压器调配等需要较大开支。
[NextPage]
新能源汽车推广还需“充电”
即使是已经建设好的充电装置,使用状况也并不理想。
国家电网长沙电动汽车服务分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除汽车东站充电站每天为60台电动大巴提供充电服务外,大托充电站和其他交流充电站由于无车辆充电需求,基本处于闲置状态。
这一问题不仅出现在湖南。截至2013年底,上海市共有充电桩1805个。全市充电桩使用率仅占6.76%,有1680余个充电桩一次也没有使用过。
充电桩闲置反映出,新能源汽车推广还有诸多方面需要逐步探索、调整。“充电桩闲置与加快充电设施建设并不矛盾。充电设施建设前可以综合城市建设合理调配,建设后也需要适时调整。在美国基础充电桩已经超过了肯德基、麦当劳的数量,加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是大势所趋。”周晓州说。
事实上,新能源汽车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并不仅仅是投入,还能藉由其他商业形式的加入为城市发展“加分”。
在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三基工程工作会议上,中科招商董事长兼总裁单祥双透露,中科招商与比亚迪将联合成立母基金,并在各示范城市发起子基金,继而在各城市发起绿岛专项基金。以子基金为平台,建设新能源科技产业基地,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网络基地和新能源汽车综合体——绿岛,从而推动地方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绿岛的功能包括电动汽车充电、能源交易、汽车租赁、消费娱乐、创新创业等等。
围绕新能源汽车推广,诸多有利于美化城市发展的新型业态都将出现。基于这一点,湖南推广新能源汽车将迎来多样的探索方向,面临的任务也更加艰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