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浏阳经开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着力振兴园区实体经济

来源:红网 作者:刘露 章文正 编辑:刘艳芳 2017-02-17 08:42:35
时刻新闻
—分享—

位于浏阳经开区的蓝思科技厂区与生活区。

位于浏阳经开区的尔康制药淀粉胶囊产业园暨新总部。

粤港城城市综合体 。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刘露 通讯员 章文正 长沙报道

  “今年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之年,节后上班第一天,湖南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带队调研实体经济发展,指出产业园区是实体经济发展最重要的载体和动力,释放出‘聚焦经济主战场,集中精力抓发展’的重大信号。浏阳经开区作为长沙的国家级园区和浏阳经济建设的主力军、主战场,必须要牢牢把握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发展产业园区、壮大实体经济的机遇,贯彻落实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化园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争当振兴全省实体经济的排头兵。”浏阳经开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郭力夫说。

  立春刚过,湖南各园区拨开一帘雨丝,提前感受到了渐至的暖意。2月3日,湖南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兵分四路,深入长株潭等地产业园区专题调研实体经济发展。湖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杜家毫在调研时强调,要聚焦经济建设主战场,集中精力抓发展,奋力夺取新年工作“开门红”,确保全省经济稳中求进、稳中向好。

  春潮涌动,闻鸡起舞。2017年,浏阳经开区各项事业发展快马加鞭,区域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春节假期刚过,浏阳经开区迅速推进企业复工和项目开工。在北园爱康新材车间里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该企业于2016年6月投产,短短半年时间公司销售额翻番,年前也订单不断,因此,从正月初十开始,公司就开始复工赶货。而西园的康师傅公司则更是忙碌,从正月初五起,来公司拖货的卡车就络绎不绝。

  正月初十上午,安阳家园二期建设工地上,整齐堆放着模板、石料等,施工单位已提前组织工人紧张有序地进行施工,一栋栋的主体建筑正拔地而起。健康大道北延线项目则复工更早,正月初七,现场技术、管理、施工人员等均已到场,开始了桥墩基础的施工,预计今年10月完成跨河大桥建设。

  回首精彩纷呈的2016年,园区上下同心、奋勇争先,打赢了“十三五”开局之年的漂亮一役:成功迈入“双千亿”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1003.2亿元,同比增长16.7%;实现财政税收35.3亿元,同比增长16.3%。园区工业增加值的增速和总量分别在长沙五个国家级园区中排名第一、第二,经济实力和经济增长双双再创新高。

  从一张白纸,到晋级“双千亿”,浏阳经开区花了19年时间,尤其在经济形势严峻的今天,这个格外耀眼的实体经济发展成绩,不禁让人探究其根源。郭力夫表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成为浏阳经开区发展提速加挡的重要“燃料”。浏阳经开区在经济新常态下保持快速发展势头,这一切得益于园区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发展方式的转变,具体来讲,就是下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去一降一补”这盘棋,着力振兴全区实体经济。

  落实“三去”助力转型升级

  “三去”,即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以去芜存菁之举,进一步优化浏阳经开区的产业结构。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企业是改革的实施主体,而园区党工委、管委会则是改革的引领者和推动者,主要负责对企业进行引导扶持,为落实改革提供服务支撑。”郭力夫表示,在2016年初的经济工作会上,就对园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行了严密部署。

  面对少数生产效益不高、土地利用率低下、节能环保达标困难的“僵尸”企业,园区开出以转型升级去产能的“药方”。通过为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产业完善上下游产业链,成立电子信息产业服务中心、长沙e中心等平台为园区企业提供创新创业基础,同时推进“僵尸”企业兼并重组,招大引强,盘活土地,最终聚小成大,聚散成强。

  在重获生机的企业中,继蒙制药颇为引人注意。2015年,园区管委会帮助引进香港上市公司泰凌医药集团收购该公司并成立泰凌医药(长沙)有限公司,获得新增投资10亿元,建设泰凌中药研发、生产、销售基地。重生的继蒙制药还成为泰凌医药集团首次在国内收购的医药工业企业。并购当年该公司即生产核心产品“松栀丸”50万盒,年销售额5000万元,年创税1000万元以上,实现了原公司的涅槃重生。名副其实地从“跌停板”拉成了“涨停板”。

  另外,园区某台资企业因市场变化、效益不好,老板跑路,工人一度聚众讨薪,成为园区一个烫手的“山芋”。面对这一情况,园区主要领导勇挑重担,依照法律法规、市场经济规律,抽丝剥茧,8个月完成了公司重组,如今成为园区智能制造的代表,真正实现了“旧瓶装新酒”。

  推进企业兼并重组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提高产业集中度、化解产能过剩矛盾、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浏阳经开区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政策支持、市场手段”原则,推行“优势互补、行业整合、借船出海、资产盘活、腾笼换鸟、借优提质”六大并购模式,大力推进企业兼并重组,促成宏灏基因、嗑得响等27个产业项目实现兼并重组,盘活闲置土地1900多亩,新增投资87.6亿元,促进了产业结构的深层次调整,为园区发展增添了强劲动力。

  浏阳经开区不光有“去产能”时的温情体贴,更有“去库存”时的严肃谨慎。对园区来说,“去库存”的“准心”瞄在园区的低端房地产项目上。这些项目多是以前积压的同质化房地产,设计、居住体验不大符合消费者需求。如何稳妥有效地消化这些“库存”将关系到园区推进城市化建设的进程。

  为此,浏阳经开区于2016年3月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具体方案,随后通过出台《浏阳经开区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实施方案》等优惠政策支持企业团购、拆迁户和农民工落户园区等方式去化存量;并采取引入中介、收回闲置土地、提高房地产开发行业整体能力、科学制定园区住房建设规划管控增量等一系列措施,稳步推进园区房地产的“去库存”工作。

  同时,园区也没忘记为企业金融“去杠杆”,确保资本运营的安全性。 一方面,浏阳经开区为企业积极搭建了融资服务平台,主动协调对接银信、证券等相关单位,做好企业上市辅导工作,帮扶企业了解资本市场并尽快实现资本证券化、证券市场化。成立了企业互助协会,已获得6.6亿元信用贷款投放。2016年,园区发行了20亿元企业债券,并在近两年通过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银企对接会为企业融资3亿多元。

  另一方面,园区根据国务院相关文件要求,改革投融资模式。以专业能力策划项目,大力引进开发建设的战略投资者,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融资渠道市场化。通过积极打出PPP模式、组合担保等多种融资方式的“组合拳”来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调整园区债务结构,降低融资成本。比如以合理利润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打造捞刀河商务区、中央生态商务区。

  在“去杠杆”举措的推动下,2016年,园区债务结构进一步得到优化,融资成本降低6000余万元,比上一年度下降15.6%,将开发经营风险总体维持在了较低水平,保障了经济又好又快又稳发展。 2017年,园区保持强劲发展势头,1月实现财政总收入2.3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2822万元,同比增长13.98%,实现了“开门红”。


[NextPage]

位于浏阳经开区的湖南盐津铺子食品有限公司。

长沙e中心 罗凌 摄

  “降”在实处 做好改革“加法”

  对于浏阳经开区而言,新年的惊喜不止于来自省领导对产业园区的关注关怀。2月8日,园区食品龙头企业湖南盐津铺子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正式挂牌,成为中国零食自主制造第一股。用郭力夫的话来说,这是最暖的开年“红包”。

  盐津铺子实现上市跨越,这离不开长期以来园区的因势利导以及园区在企业用汽、用电、用地、科技扶持资金、上市等方面的倾斜,这些都促使盐津铺子顺利实现三期开发,成功获批“中国驰名商标”,成为园区食品行业的龙头企业。

  “园区这些年发展的成绩,离不开企业的努力,园区和企业是‘鱼水关系’,不论是制定出台扶持政策,还是通过简政放权来提高企业服务效率,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支持企业快速健康成长、做大做强。”郭力夫说。

  如果说“三去”是园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减法”,那么“一降一补”则可看作是为提升园区竞争优势、承载辐射能力和结构优化程度而进行的园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加法”。其中,“一降”包含的降成本可谓切中了企业利润增长的要害。

  “别看一度电才降几分钱,但对我们来说相当于增加几千万的利润!”蓝思科技负责人表示:园区2016年大力开展电力改革,对公司来说,每年光电费就得数亿元,每度电能下降2-3分钱,为企业节约的成本高达数千万元。

  此外,园区在2016年4月出台政策对新引进工业企业燃气、蒸汽开户费进行全免。6月,成立了土地储备分中心,保障企业用地,降低用地成本。7月,全面实施园企社保缴费分年度达标的改革,切实降低企业社保缴费成本。据悉,2016年底,园区已实现每度电下降3.28分,给所有企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

  不光是经济成本,如何降低企业的制度性成本也同样是园区管委会所急。

  早在2015年7月,园区就已实现两个工作日内完成企业“五证合一”的办证审批。2016年3月,又传来仅用3天就为上市企业办理好审批手续的佳音。且全面实行全程代办制、并联审批制等行政审批改革,开通“绿色通道”,真正做到“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

  2016年5月,浏阳经开区财税服务中心暨办税服务大厅正式成立,因此成为湖南第一家推行“国地财”合署办公的园区。目前,为企业减负的努力已渗透到企业生产、办事等成本的各个环节,标志着园区在全力打造全市“审批环节最低、办事效率最高、创业环境最优、体制机制最活、投资成本最低”的“五最”园区上又前进了一大步。

  良好的发展环境,优越的扶持政策,让园区在招引新兴产业项目、助推园区转型升级上走在了全市乃至全省的前列。

  近三年来,园区坚持以创新驱动为引领,以提升对外开放程度为突破,以扶持企业创新创业为目标,推动园区三大主导产业——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和健康食品形成相当规模的产业集群,并向节能环保、智能制造、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拓展。浏阳经开区已成为全国医药企业最集中、制药生产线最多的开发区之一,以及湖南省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的核心增长极。

  生产全球近50%高端智能手机玻璃面板的蓝思科技于2008年落户浏阳经开区,短短几年,迅速成为国际名企,连续5年成为全省加工进出口贸易最大的企业。2015年上市后,公司产值和税收分别突破413亿元、13亿元。2016年,蓝思科技再追加投资108亿元建设园区目前为止最大产业项目——3D面板及精密设备生产基地,创下园区建区以来单个产业项目过百亿元的纪录。

  2014年,在浏阳经开区当时还未通水电的北园,有着全国药用辅料行业“沃尔玛”之称的尔康制药获得第一块平整的496亩用地,立即开始建设全球首个木薯淀粉胶囊生产基地,这个全球技术领先、迄今为止湖南最大的生物医药项目,仅用半年时间就实现投入产出,开创了长沙乃至湖南重大工业项目建设新速度。现在,尔康制药还积极融入“一带一路”战略,投资、并购了尔康(柬埔寨)等17个子公司,业务遍布全国及东南亚、欧美多国。

  据统计,近两年浏阳经开区产业项目的平均投资强度超过500万元/亩。2015年,园区共签约产业项目18个,合同引资178亿元,其中50亿元、30亿元以上重大产业项目各2个。其中,投资55亿元的欧智通项目一期于当年9月开工,仅用一年就完成主体建设,计划今年3月投产,将建成一个含无线网络产品、平板电脑、移动电源等为主的研发生产基地。

  2016年,共引进项目30个,合同引资268亿元,其中50亿元以上重大产业项目3个。例如,广东百草堂药业投资52亿元,系园区承接沿海产业转移中投资最大的生物医药项目;蓝思智能机器人项目投资52亿元,不仅填补园区智能制造业的空白,而且实现当年签约、当年建设、当年试生产。

  新布局的智能机器人、3D曲面玻璃、大健康产业园等生产项目,不仅是企业争相发力创新改革、抢占未来市场的“利器”,也成为了浏阳经开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中坚力量,为园区新一轮爆发式增长埋下伏笔。


[NextPage]

浏阳经开区街景。 汤闯丰摄。

园区景色。汤闯丰摄。

  “补”城市化 实现宜业宜居

  浏阳经开区是全省唯一没有母城依托的开发区,随着步入由产业园区向产城融合迈进的关键时期,园区的决策者意识到,在加快产业发展的同时,还必须补齐城市发展的短板,打造“产城融合、宜业宜居现代城市工业经济综合体”,构建“别人愿意来、自己愿意住、留得住乡愁”的新型工业化城市。

  近三年来,园区按照加强加快园镇融合、产城一体化、农民市民化的城市发展思路,正着力引进建设一批名校、名院、名楼、名园、名店、名盘,补齐城市功能短板,增强承载辐射能力,努力打造一个以浏阳经开区为核心、全国新型城镇化的典范——金阳新城。

  2015年,园区幸福泉公园和公共自行车等城市设施相继投入使用,其中投资3.6亿元与湖南排名第一的中学——长郡中学合办的长郡浏阳实验学校在一年内建成开学;投资3.5亿元的金阳文化艺术中心每月都为市民提供免费的文化盛宴。还推出“创业就业人员就地城市化”政策,对在园区落户的创业就业人员实施购房补贴、从幼儿园到高中的学费全免等政策,并通过健全医疗保障、完善社保体系、开展居家养老服务等,使园区居民的社会化服务配套水平达到或超过城市居民。

  2016年,金阳大道一期实现通车,加上正在建设的金阳大道二期、健康大道北延线等城市主干道,预计2017年底将实现南北园、园区到长沙的畅通无阻。目前,粤港城、嘉利新世界等大型城市综合体也相继投入使用,吸引了步步高、中影国际、通程广场等知名商业入驻。且园区还在积极引进各种高端服务业,比如入驻长沙e中心的长安保险湖南总部及呼叫中心,预计运营后年纳税将超过1亿元。如今,一座“践行新发展理念、堪称现代化城市典范”的升级版工业新城已初现雏形。

  湖南经济的每一次重大变革,几乎都是基层政府和众多企业合力改革创新的结果。而浏阳经开区致力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探索与实践,既是对园区坚持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力促双赢的升华,也是为园区在“十三五”期间奋力打造“两千亿”级现代化工业新城、推进湖南实体经济再上新台阶所注入的腾飞“燃料”。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经济新常态下走在全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前列、着力振兴园区实体经济的浏阳经开区,一定会为长沙“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实现基本现代化”和湖南实施“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提供强大支撑,作出卓越贡献。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园区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