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自科技:洪灾之后,该如何加强水库防汛工作?

来源:红网综合 作者:陈倩 编辑:刘艳芳 2017-07-26 14:06:54
时刻新闻
—分享—

  洪水“下线”,

  湖南全省经一翻“梳洗”,

  恢复了往日的景象,

  便又匆匆进入“酷暑”模式。

  虽然洪灾已过,但是一场洪水不可能过而无痕,它们的发生总在向我们揭露出灾害管理体制不足与缺失。

洪灾来袭

  每年汛期,我国江南南部、华南东部和北部地区频发洪涝自然灾害。2017年入汛期间,南方大部分地区遭受上半年最强降雨过程,造成湖南、江西、湖北、四川、贵州等12省(自治区、直辖市)受灾。其中各省市多座水库不同程度发生险情,严重威胁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再回顾一年前河北邢台市的“7·19”洪灾事件,不难发现,水库往往会成为洪灾的“替罪羊”,这也为水库防汛工作的建设敲响了警钟。

  水库是水利工程之一,也是防洪工作的重点。

  当暴雨导致江河湖库水位上涨时,如果没有一套完善的防汛系统,江河湖库堤坝漫溢或溃决便会引发洪灾,后果将不堪设想。

  那么如何加强水库防汛工作的建设?

  华自科技水利专家认为,科学合理的利用现代自动化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加强水库信息化建设尤为重要。在水库信息化建设中,水雨情自动测报、大坝安全监测等都是水库防汛必备系统,能为防汛科学调度和决策指挥提供强有力保障。

  水雨情自动测报系统:水库的“千里眼”

  水库超蓄是防洪安全的最大问题,也是监控难点。据悉,2017年的洪灾导致湖南省超650座中小型水库溢洪;江西省累计有50条堤防发现246处险情,省级调度的大中型水库共3座超汛限;湖北省561座水库超汛限……水库受灾数字让人揪心。

  对于水库的监测,传统的方法是由人工进行观察记录,自下而上式的汇报,再自上而下式的处理,这种方法耗时长、误差大、预判不足且存在较高的风险。华自科技的水雨情自动测报系统通过雨情站点对江、河、湖泊、水库等的水位、降雨量的实时监测及数据采集,由通信设备将监测数据传送至监控信息中心。它就像水库的“千里眼”,为防汛指挥决策和灾害评估提供准确、及时和充分的依据。“结合适配传感器,系统对降水量的监测精准最高可到0.1毫米,其具有的自动化、实时性、精准性特点远远优于传统的监测方法。”华自科技水利专家介绍到。

水文观测站

  大坝安全监测系统:水库的“体检仪”

  如果说水雨情自动测报系统是水库防汛的“千里眼”,那么大坝安全监测系统则是水库的“体检仪”。传统的水库大坝安全监测是通过人工仪器观测和定期巡视来掌握大坝坝体主体结构,两岸的边坡和坝脚坝基、相关设施以及周围环境的情况,再对观测数据进行分析来判断大坝的运行情况。这种方法依然存在耗时长且人工成本高、效率低。华自科技大坝安全监测系统通过布设在坝体内部和表面的传感器、自动化设备等,对大坝变形、渗流、渗压、沉降、位移、环境等的全方位实时监测,实现智能化管控、精准化预警、科学化决策,从而确保大坝上下游地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大坝安全监测系统

  水库作为一项防洪兴利的基础设施,它的防汛建设是否到位、运行状态是否稳定,关系到周围群众的生活安全。确保水库安全度汛,不仅是水利部门的头等大事,也是各级单位必须高度重视的大事。所以,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做好水库防汛建设,确保水库工程的安全,才能让水库有效地发挥其兴利效益与防洪作用。(通讯员 陈倩)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园区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