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湘潭经开区“两新”党建的“垦荒”路

来源:湘潭在线 作者:龙卫国 王忠群 陈兴池 编辑:刘艳芳 2017-11-30 09:33:44
时刻新闻
—分享—

  湘潭在线11月30日讯(湘潭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龙卫国 通讯员 王忠群 陈兴池)湘潭经开区是一座从黄土地上快速崛起的滨江产业新城,作为一个有600余家工业企业聚集的经济新生带,却一度是党建的荒原带。2016年6月,湘潭经开区“两新”组织(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委成立,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党建“垦荒”行动,在一年多时间里实现了对非公企业的党建全覆盖,让党旗在非公企业的阵地上飘扬。

  党建基础薄弱,“口袋党员”多

  经开区经济快速发展起来,但是由于多种原因,非公企业的党建并没有一开始就跟上发展步伐,非公企业党建推进工作困难重重。入驻的600多家企业,90%以上是中小型非公企业,这些企业的负责人原来普遍存在“重经济效益、轻党建引领,重企业发展、轻文化建设,重刚性管理、轻人文关怀”思想。通过调查发现,企业主对党建工作“既爱又怕”:把企业员工里面的党员调出来,今天开会,明天活动,会不会影响生产?

  对党员个人来说,企业用工“飘忽不定”,特别是建筑行业人员流动性大,在一个地方待不久,组织关系转来转去的很麻烦。另外担心要参加党组织活动,事太多,影响工作,企业老板不乐意。

  非公企业党组织的管理也很难。经开区“两新”党委成立之前,对区内非公企业党员进行管理的组织多达五六个,如工商联部门的党组织、经开区产业局的非公党总支,以及当地的响水乡非公党支部,此外还有市级的行办或者行业协会党组织等。

  “名义上叫党支部,事实上没有一个党员的组织关系在我这里。”响水乡非公党支部原书记郭相妍在一次调查摸底中这样反映,“十几家企业,到底有多少党员,我并不知道。基本是企业自己报,报多少算多少。”当时统计上来有65个党员,而且大部分是“口袋党员”,有的连自己的组织关系在哪儿都记不清了。由此可见非公党组织的管理难度之大。

  中小企业党建的薄弱,党员不能过正常的组织生活,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不能有效发挥。为改变这一被动局面,湘潭经开区党工委于2016年6月根据省、市文件精神,迅速成立经开区“两新”组织党委,明确要求企业新建到哪里,党旗就务必插到哪里,开启了中小企业的党建“垦荒”之路。

  创新发展,党建“垦荒”

  面对辖区内600多家中小型非公企业,党组织建设局面的复杂程度可想而知。该区“两新”党委成立之初,在册的党员不足200人,中小型企业党组织的覆盖约20%。经开区“两新”党委直面难题,把党组织覆盖摆在了工作的首位,通过工商注册信息对全区所有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进行全面走访,对党员情况逐一摸底排查。

  “我们是人手握一份湖南省委2016年5月份下发的《关于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的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文件,逐户对各企业进行走访的。”经开区“两新”党委负责人说。通过耐心细致宣讲党的政策,宣讲企业党建的重要意义和积极作用,企业主和企业党员很快消除了顾虑,积极配合进行党组织的建设。

  600多家企业,有的党员多,有的党员少,有的甚至为零、员工想入党都找不到地方,情况各不相同,党组织到底该怎样建呢?经开区“两新”党委创新思路,实行“分类指导,分层递进,分步实施”的“三分”模式:大中型企业“独立建”,小型同行业(同领域)企业“联合建”,微型企业“挂靠建”。同时打造了10个非公企业党建示范点,有效带动其他企业的党建工作,形成“头雁引领,群雁齐飞,列队前行”的“雁阵效应”。

  党建组织建设需要经费,经费从哪里来?经开区广泛开展“五送活动”,即送一块牌子、一面党旗、一枚印章、一套党建资料和“两学一做”学习资料、一笔启动资金,协助建好党员之家。支部开展党建活动的费用,按1:1的比例予以补贴。

  为获得企业主对党建的进一步理解和支持,该区还启动了联席会议的工作机制,发挥经开区组织、工商、产业、税务等部门单位的职能优势,帮助企业解决党建和生产经营上的困难。今年企业上报要求解决的困难问题18个,协调解决15个,发放生活困难党员慰问金2.2万元。

  通过一年多的努力,全区600多家企业已成立了党委10个、党总支5个、党支部100个。今年10月,该区第一个新社会组织九华义工协会也成立了党支部,全区“两新”党组织总数达到126个,登记在册党员1887名,做到了有党员的企业实现了党建100%全覆盖,没有党员的企业通过挂靠或组建联合支部的形式覆盖率也达到85%以上。

  党组织建立起来之后,经开区又出台专门文件和提供有利的条件,要求各党支部规范地开展党建活动和主题党日活动,让党员过上正常的组织生活。同时,注重将企业中的优秀中坚力量吸引到党组织中来。今年7月1日,在鲜红的党旗下, 湖南兴业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设备主管唐满荣举起拳头庄严宣誓,成为中共预备党员。今年,该区在非公企业中发展了24名新党员。据统计,各企业中层以上管理者90%以上都是党员。

  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

  组织健全了,如何发力?为此,经开区确立了“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指导思想,把着力点放在支持和促进企业生产经营上来,提倡“服务型”党建。

  该区首先通过“多样化选用、规范化管理、专业化培训、制度化激励”等途径,采取“三会制”机制(即企业党组织负责人参与高管决策层每周一次的办公会议,党员代表参加经营管理层会议,定期召开党员职工说事会议)、“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等机制,着力进行“四个培养”(即把企业主培养成党员,把技术骨干、优秀员工培养为党员,把优秀党员培养成技术骨干,把党员技术骨干培养上领导岗位),实行“三个优先”(即场地经费优先提供,党员优先选拔录用,党员优先免费教育培训),打造“五优”示范点,选优配强“两支队伍”,增加了党组织在企业中的“话语权”。

  泰富重装的游志远、桑顿新能源的陈代卫、宾之郎的何其乐等就是典型代表。他们除具体负责公司的党务工作外,还是公司的高管。他们用党建思路谋划人力资源,用党员标准培养企业骨干,成为了企业的“引才使者”、“识才伯乐”和“留才保姆”。园区各企业党组织积极发动党员职工建言献策,主动参与企业的经营决策,成为了企业科学发展的推动者。

  宾之郎科技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晓虽不是党员,但她从党建有效促进企业发展中尝到了甜头,并十分重视党建工作,斥巨资打造的“e家人党群活动中心”深受党员、职工喜爱。今年“七一”前夕她获评湘潭市“党建之友”。她骄傲地介绍:“企业实行‘三会制’后,既提升了决策质量,又调动了党员职工的工作热情,还激发了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可谓一举三得。”事实也印证了这一说法,公司党委书记何其乐说:“仅去年一年,公司党委通过党员代表参加经营管理层会议,共提出合理化建议10余条,创造经济效益30多万元,在行业竞争异常激烈、市场大环境不够景气的情况下,公司业绩却逆势上扬,保持了20%以上的增幅。”

  非公企业党组织不仅在企业发展上着力,而且在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上作出了积极贡献。区“两新”党委和企业党组织经常组织党员尽己所能参加助学扶困、抗洪抢险、赈灾捐款、创文创卫、义务献血等活动,党群同心,进一步巩固了党组织在非公企业的战斗堡垒地位。

  付出必有回报。2016年,湘潭经开区被湖南省委“两新”组织党工委评为“两新”组织基层党建示范单位,区党群活动中心被列为全省“两新”党建示范点。今年,“五一”前夕,湘潭锅炉公司共产党员谭昉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七一”前夕,区内“两新”组织的一批党员和党组织受到市级表彰。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园区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