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湘潭经开区党工委书记孙银生:对“新时代、新常态、新理念”的体会!

来源:湘潭经开区 作者:曹辉 编辑:刘艳芳 2018-01-10 09:37:00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综合讯 据湘潭经开区消息 2018年1月9日,《湖南日报》经济版刊发了《对“新时代、新常态、新理念”的体会——湘潭经开区党工委书记孙银生访谈》文章。孙银生在接受湖南日报记者访谈时表示:迈向新时代,关键在于把握好“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引领新常态,关键在于处理好“是”与“不是”的现实选择;落实新理念,关键在于统筹好“知”与“行”的内在要求。

  现将全文转发,敬请关注!

对“新时代、新常态、新理念”的体会

  ——湘潭经开区党工委书记孙银生访谈

  党的十九大报告全面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并对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迈进作出了新的部署。习近平总书记从经济发展长周期和全球政治经济大背景出发,审时度势地作出了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重大判断,形成了以新理念引领新常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的系统完整的经济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博大精深、内涵深刻,指引开发区的建设发展。湘潭经开区党工委书记孙银生在接受笔者访谈时,就“新时代、新常态、新理念”谈了三点体会。

  一、迈向新时代,关键在于把握好“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对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的科学判断。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政治论断,我认为,关键在于把握好“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

  第一,“变”是发展新挑战、新机遇,要求我们摆脱路径依赖,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首先,要看到发展阶段和发展要求之变。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是新时代、新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其次,要看到社会主要矛盾之变。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既不是单一的物质需求,也不是单一的精神文化需求,而是整体性的需要,包括了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要不断满足这一社会整体性需要,就需要我们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多元化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这“两变”对我们的经济工作提出了全新的挑战,要求我们从传统的思维定势、固有模式、路径依赖中解脱出来,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比如,在制定园区考核指标时,不仅要考核GDP、技工贸总收入、规模工业增加值、财税增长、固定资产投资这些常规指标,更要对标新变化、新要求,增加或者加大对新增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研发投入、专利数等科技指标、单位 GDP 能耗、空气清洁指数、污水排放量等环保指标,以及社会保障参保率、职工收入水平、文化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指标的考核权重。

  第二,“不变”是发展出发点,昭示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这“两个没有变”,是我国最大的国情,是我们谋划发展的基本依据。对于那些超越阶段、盲目乐观,脱离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调,极容易使我们对形势发生误判,错过发展的历史机遇期。在未来一个时期,我们必须继续高擎发展的旗帜,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只要国内外大势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不能也不应该改变”“必须坚定不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权威论述,清醒地意识到,任何不抓增长、不要发展的说法都是站不住脚的。

  二、引领新常态,关键在于处理好“是”与“不是”的现实选择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了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战略研判。这是“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的基本特征,基于这样的大势,我认为,新常态不是一个短期的过程,也不是一个简单的周期性的变化,而是一个增长速度减速换挡、结构调整升级优化、增长动力转化提升的较长时间的过程。表现在经济增速上,就是一种“L”型的增长。把握和引领新常态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

  第一,新常态不是要没有质量的发展,而是要更高水平的发展。新常态是调整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期和阵痛期,是粗放型向集约型发展的过渡期,是供给侧结构优化、三去一降一补实践的黄金战略机遇期。谁能引领新常态,率先走出阵痛期,谁就能在这一轮变革中脱颖而出,走在前列。过去两年里,湘潭经开区大力致力于高科技先进产能的引进,园区原有企业的转型升级、园区原有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提升,从而也促使主要经济指标都保持在了20%以上的增速,在确保高质量、高水平发展的基础上,继续当好快发展、好发展的表率也是国家级园区理应担当的历史使命。

  第二,新常态不是齐步走、慢步走,而是要在更加激烈的竞争中抢步率先走、择步跨越走、谋步科学走。在新常态下,谁率先完成结构调整、动力转换,谁就能保持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争取发展的主动。从省内外来看,深圳、杭州、长沙等城市率先调整结构、转换方式、升级动力,这些地区的经济增长不仅没有出现滑坡,反而迎来了新一轮的快速发展期。新常态下园区需要更大作为,就必须引领和把握好新常态的发展规律,在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创新驱动、深化改革等方面下更大功夫。

  三、落实新理念,关键在于统筹好“知”与“行”的内在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必须是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必须是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是遵循社会规律的包容性发展。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

  第一,“知”是发展自信,必须坚定不移以新发展理念武装头脑。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住了创新,就能更好地应对发展环境新变化的挑战,就能更好地把握发展主动权,就能更好地激发发展新动力;协调发展是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内在要求;绿色发展的地位更是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带来了发展理念和生活方式的变革;开放发展关系到国家能不能更强、民族能不能更兴的战略性问题;共享发展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强调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惠于民。

  第二,“行”是发展路径,必须实事求是把新发展理念贯穿于改革发展稳定的全领域、全过程。园区是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必须争当践行五大发展理念的标杆。在未来一段时期,湘潭经开区将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把创新作为建设全国一流园区的根本动力,着力深化新型园区系统性改革,充分释放发展新动能;把协调发展作为补齐短板、打造优势的目标,推动产业间、城乡间等协调可持续发展;把绿色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指标,转变发展方式,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把开放作为园区最大的发展特色和发展平台,充分发挥湘潭经开区和湘潭综保区一体化运作的独特优势,打造区域性、国际化的园区;把共享作为发展的根本出发点,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加快民生事业发展,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滨江新城,使生活在园区的广大人民群众都能满足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曹辉)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园区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