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量变引起质变 创新引发嬗变—湘潭高新区打造经济升级版

来源:湘潭高新区 编辑:编辑:唐小慧 2013-09-24 09:06:58
时刻新闻
—分享—
  今年年初,“打造经济发展的升级版”写入了湘潭高新区的发展目标。经过半年的奋斗,这一令人瞩目的关键词收获了令人欣喜的成果。龙头企业带动产业转型实现逆势增长,打造城市综合体提升城市品质,引入工业地产开拓发展空间……全力以赴推动的转型发展,高新区迎来了质变和量变的双重利好,一个升级版的高新区近在眼前。
  
  龙头带动逆势增长
  
  走进湘电风能的厂房,繁忙的场景让人讶异。在国内风机产能过剩,市场整体低迷的大环境之下,湘电风能不仅不愁销路,反而逆市而上,佳绩不断。公司负责人告诉我们,今年上半年,通过产品中标及合同预订的方式,湘电风能的风机产品订货总量达1000台。
  
  这是什么概念?一份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新增装机容量1296万千瓦左右,湘电风能以893MW装机容量,市场占有率6.9%,跻身2012年新增装机容量第五名,比2011年排名上升一位。
  
  该负责人介绍,品质、创新和售后都是企业制胜的法宝,这确保了产品市场占有量的不断提升乃至逆势增长。为提高产品核心竞争力,轻松应对因市场机制所引起的突发状况发生,公司一直致力于自身综合实力的提升,不仅建立实行了国际化大型企业营运体系,更在风机新技术的应用和新产品的研发、制造持续发力。该负责人说,这也是湘电风能产品不愁销路,年销售量成倍增长的原因。
  
  作为高新区的龙头企业,湘电风能的逆势增长突破了企业个体的局限。通过产业链的传导,湘电风能带动了园区内世优、崇德等一大批配套企业发展。高新区一位负责人说,今年湘电风能自身实现40亿元的产值,带动园区其他企业实现相关产值80亿元,“不得不说高新区引导企业从单兵作战向产业链整合的转型走出了成功的一步”。
  
  受湘电风能、湘电新能源等重点新能源企业拉动影响,今年1-6月,高新区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完成产值50.6亿元,同比增长33.6%。其中,湘电风能完成产值15.75亿元,同比增长109%,全年计划排产风机500台套,已完成生产222台套的排产,在同行业高兆瓦风电机组中的规模和技术已上升到国内前四的位置,近两年的订单都已预订完成。湘电新能源今年已经确定能实现11亿元的产值,建成风电场3个,并成功收购云南峰潮等新能源企业,下半年还将重点完善省内三十六湾、金江风场的建设工作。两大风电龙头企业的快速回升也有效地带动了风电产业链近30家配套企业的协同发展。
  
  城市升级打造综合体
  
  路过东方红南广场附近的人们一定会注意到,一个宏伟的项目已经酝酿成型:不久的将来,这里将矗立起高新区的新地标——中央商务区(城市CBD),有望第一个打破湘潭没有城市综合体的纪录。无独有偶,今年5月,大汉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与湘潭国家高新区正式签约,计划投资60亿元兴建“湘潭·大汉新世界”,在汽车东站附近打造一座大型城市综合体。
  
  什么是“城市综合体”?顾名思义,“城市综合体”是将城市中的商业、办公、居住、旅店、展览、餐饮、会议、文娱和交通等城市生活空间的三项以上进行组合,并在各部分间建立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助益的能动关系,从而形成一个多功能、高效率的综合体。
  
  城市地标,是一座城市的形象名片,也是城市经济的风向标。作为高新区引入的第一个城市综合体项目,不仅意味着城市升级提质的进程悄然加快,同样意味着高新区现代服务业的飞速发展,已经为一座城市的嬗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如今,湘潭国家高新区已形成了新能源装备制造、精品钢材深加工、矿山装备制造和现代服务业的“31”产业集群。目前,湘潭高新区现代服务业规模企业有签约项目8个,总投资将达到181.2亿元。国际度假酒店项目总投资5亿元,将建成五星级国际度假酒店;湖南高新国际汽车物流城项目,总投资5亿元,建设中部地区国际品牌汽车贸易城;湖南合金物流园项目,投资5亿元,打造全国最大的合金物流基地和平台;企业总部基地项目,总投资100亿元,在双马街道法华山建设企业总部基地;上海国际商城项目,投资25亿元建设长株潭地区规模最大、功能最完备的小商品市场、建材市场、机电市场、大型超市等商贸物流中心;新物产物流园项目,总投资12亿元建设现代物流园项目;炜峰国际大酒店项目,总投资1.2亿元建设四星级酒店;宝安江南城项目,总投资28亿元,建设大型高端中式住宅项目等等。
  
  未来,高新区将重点布局“两轴四片、一山两园”。即以芙蓉东路和迅达大道为第一轴,东二环为第二轴,布点东方红南广场、汽车东站片区,二环线两侧为商业贸易区;法华山为企业总部基地、养老中心;打造铁牛埠码头物流园和火车东站至新物产物流园,进而建设中部地区商贸物流枢纽、总部基地、文化创意产业集团等。
  
  如今,高新区专门成立了现代服务业发展机构,其任务就是在实现高新技术产业腾飞的同时,将高新区建设成中部地区的企业总部基地、物流商贸中心、服务外包基地、科技服务中心,面向全国、辐射亚太地区的现代服务业创新示范区。
  
  可以预见的是,第二个、第三个、第N个城市综合体已经在望。一个又一个的城市综合体项目接连进驻,投资方相中的是高新区飞速发展的现在和潜力涌动的未来。经过20年的积累蓄势,高新区已展现出磅礴气势和迷人魅力,一座现代化的新城正在迅速崛起。
  
  科技创新持续给力
  
  近日,2013中国城市公共汽车节能大赛落下帷幕。获得金奖的珠海银通新能源广通10.5米纯电动公共汽车所用的动力电池,是湘潭高新区火炬园银河新能源制造。
  
  于2011年1月落户湘潭高新区火炬创新创业园的银河新能源,是一家致力于新能源开发的高新技术企业,拥有强大的大容量圆柱型锂离子动力电池、电动车驱动系统总成、充电站设备的研发能力。
  
  由于技术先进,这家企业赢得了不少厂家的“追捧”,甚至远在德国的巴士也装上了“中国芯”。公司负责人向我们介绍:“与世界上电池能量密度最大的每公斤110瓦时相比较,公司生产的产品每公斤可以达到150瓦时,拥有更加持久的动力。而其电耗只有油耗成本的1/10。”这一技术科技含量领先世界同行水平。目前,该公司拥有3项国家发明专利,5项实用型专利。
  
  同样是在竞争市场上大展拳脚,高新区崇德科技研发的高速轴承可与目前市场上的各类进口品牌的高速轴承相媲美。该产品正式推向市场后,在一年内迅速占领国内高端市场,每年成几何倍数的增长,很快在业内小有名气,像苏尔寿、西门子等客户都已进入了小批量订货状态。
  
  园区企业的发展,折射出园区产业转型的侧影。近年来,高新区结合湘潭机电一体化的产业和园区发展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产业基础的优势,提出了重点引进、孵化和培育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关键部件产业的发展思路,全力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招商。目前,火炬园内已有湘电莱特、银河新能源、创能电机、格林新能源、心澄电气等10多家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企业落户,园区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产业的雏形已初步展现。
  
  一个产业的发展路径,映衬出高新区科技创新不断给力背景。高新区负责人说,我们打造经济升级版的共识,核心是要在稳增长中提高质量和效益,提高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推动产业向中高端升级。这样的转型理念,让高新区在科技创新上不吝投入,园区创新驱动力持续活跃。助力神十飞天的金凤电缆、斐声海内外的湘电风机、国内首创的高科技瓦斯专用管道、列入国家“863计划”的康奕达水酶法茶油、媲美国际先进的崇德科技高速轴承……越来越多产地铭牌上刻着湘潭高新区的高科技产品,行销全国各地,甚至在国际市场上大展拳脚。
  
  最新数据显示,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54家,占全市总数的38%。今年高新区还获批全省节约集约用地先进单位、国家重大科技活动知识产权评议试点单位、国家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科技创新工作在全市保持领先地位。
  
  工业地产蓬勃兴起
  
  “这里是一个社区,一个企业大院。”在高新区科技企业加速器项目一期工程的项目工地上,负责人跟我们介绍。“一个企业一个院”,在商品房深入人心的今天,你想过企业也能和普通家庭住户一样,在一个小区里共同成长吗?
  
  这不是玩笑,正是工业地产的通俗比喻。作为高新区蓬勃发展的工业地产项目代表之一,科技企业加速器项目瞄准的不是个人,而是企业。作为湖南省的第一个企业加速器,高新区科技企业加速器项目总用地面积860亩,其中工业用地700亩、商业用地160亩,到2013年年底,完成一期262亩建设,16家企业建成厂区建设并投产,一期重点培育先进矿山装备制造领域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高成长性科技企业。到2016年底,加速器建成后,可容纳150家企业入驻,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100亿元,申请专利200余项,注册商标100个,成为科技创新的聚集地。
  
  对于大多数市民来说,科技企业加速器是一个陌生的词汇。项目负责人介绍,企业加速器最早在上世纪90年代末美国西雅图市产生,现已遍布欧美各国。我国从本世纪初开始探索加速器建设,目前北京、上海等地的加速器已经运行得相当成熟。对于大多数中小型科技企业来说,在进入快速发展期的同时也面临着土地资源紧缺、资金周转困难等问题,这制约了企业持续创新和规模膨胀发展的步伐。在这种情况下,一种能最大程度满足企业对生产空间和经营发展需求的新型创新创业科技园区——科技企业加速器应运而生。
  
  近年来,高新区孵化培育了一大批科技型中小企业,这些企业经过多方扶持和孵化器的孵化后,成长速度快、创新能力强、发展模式新,具备再创业、再发展的基础,但其在进入快速发展期的同时面临着土地资源紧缺、资金周转困难等问题,比如,很多孵化企业毕业后需要生产厂区,但是单一的某一个企业的用地并不大,很难获得用地审批。企业加速器就是采取统一规划、连片建设的方式,为这类企业提供集研发、装配生产和经营为一体的厂房及配套设施,同时为企业提供发展所需的专业化服务和完整解决方案,满足企业随时随地可能出现的个性化高端需求。未来加速器的总规划用地面积将达到2300亩,可入驻约300家企业。
  
  “科技企业加速器通过创新服务模式满足高成长科技企业对发展空间、商业模式、资本运作、人力资源、技术合作等方面个性化需求的新型空间载体和服务网络。这种新型的地产业态既是对土地资源的节约利用,也让不少中小企业减轻了成本压力,达成了双赢发展”,项目负责人说。同时,园区还对入驻企业将实行“一站式”管理,提供“一条龙”服务。统一的物业管理和物业管理资源的共享,企业专属的融资服务平台……这一系列的政策,将为入驻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科技企业加速器是高新区工业地产行业一个典型代表,却不是唯一代表。高新区科技孵化器,东方金谷产业园……作为新兴业态的工业地产,一大批工业地产项目正蓬勃兴起,并已经改变原有的发展格局,走出一条社会经济效益突出、前景广阔的发展之路。

来源:湘潭高新区

编辑:编辑:唐小慧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园区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