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着力打造新“千亿集群”,推动食品、烟草裂变为两大千亿产业集群,图为华润怡宝纯净水生产线。)
(长沙将积极引导新能源、节能环保、纺织服装、住宅产业、电子商务等有潜力的产业集群式发展,加快形成“重点带动、多点支撑”的产业格局。图为梦洁家纺的新生产线投入使用。)
原标题:今年一季度目标: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达15% 长沙工业力争马年“开门红”
记者 张怀中
2014年一季度新目标:力争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达到15%,规模工业总产值完成全年生产计划的20%。新年伊始,长沙工业战线贯彻落实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布局产业倍增计划,紧抓项目,推进持续发展,做到早谋划、早协调、早开工、早投产。
今年一季度,工业经济面临的不确定因素很多,运行出现波动的可能性较大。面对这一变化,长沙工业战线正全力以赴、迎难而上,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切实做好今年一季度全市工业经济的开局工作,力争实现工业生产“开门红”。
力争实现马年工业生产“开门红”,抓住春节“假日经济”有利时机,显得十分重要。目前,市工信委正组织食品饮料、纺织服装、医药等行业与旺季消费关联度大的企业,加大力度生产;支持、鼓励生产任务重、产品订单多、节日供应量大、市场销路好的企业,在节假日期间加班生产,满足市场供应。
确保增速
推动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在过去的2013年,在国际经济复苏乏力、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工程机械行业整体发展回落较大的不利背景下,长沙工业经济低开稳走、持续向好,各项指标逆势攀升,多点支撑格局日趋稳定。
预计全年规模工业产值突破8000亿元,全部工业总产值预计突破9500亿元。
“2014年,是全力实现‘产业倍增’计划承前启后之年,也是积极推进长沙工业转型升级、力争工业经济量质齐升的关键一年。”市工信委党委书记、主任赵跃驷表示,从长沙工业实际看,根据“产业倍增”计划的年度分解目标,以及结合在全市范围内展开的工业经济新增点调查,2014年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需达到13%-14%,规模工业总产值需达到14%以上,才能确保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然而,今年长沙工业经济形势仍然不容乐观,转型升级的工作任务仍然十分繁重,稳增长、保任务的压力仍然较大。
为此,市工信委将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做强主体、紧抓项目、强化服务、助力融合发展,推动长沙工业的快速发展。
做强主体
着力打造新千亿产业集群
“我们将进一步调整结构,推进高端发展。”赵跃驷介绍,今年长沙工业发展,将重点聚集北斗卫星导航应用、先进储能材料、太阳能光伏装备、生物医药、3D打印等技术优势,全力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突破性发展,在软件与信息服务、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技术等高新技术方面抢占制高点,不断推动制造业高端发展,主攻高端技术,发展高端产品,创建一批“三高”产业、“三高”企业、“三高”产品。
与此同时,充分发挥产业集聚效应,拉长产业链、提升配套率,着力打造“千亿集群”,在扶优扶强工程机械、新材料的基础上,推动食品、烟草裂变为两大千亿产业集群,推动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产业规模加速壮大,成长为新的千亿产业集群。
“做强主体,推进创新发展,也是今年长沙工业发展的关键点。”今年,长沙将围绕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开发30项省级新产品和100项市级新产品;推广“协同创新示范活动”,鼓励和引导加大研发投入,加快新产品开发和新工艺应用,开发更多的新产品和专利产品,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支持企业自主创新,积极申报发明专利、新型实用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加大知识产权自我保护力度。
推动发展
年内新开工20大工业项目
工业倍增,项目是关键。今年长沙将紧抓项目,推进持续发展。全市将加大工业招商力度,积极引进科技含量高、环境污染少、产业关联强、税收贡献大的项目,确保年内落户10个重特大项目和产业链核心配套项目。
对有投资意向、签订框架协议的项目,长沙将全力做好前期服务工作,力争年内新开工20个重大工业项目。重点突出抓好中联环境产业园、中联重卡、大众汽车、基伍手机、康奕达茶油、洋河酒业、格力电器、中盐株化集团精细化工生产基地等20个重大项目建设,确保快达产、快见效。进一步推进两型发展,培育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和高端制造等两型产业,创建4个以上两型园区和50家两型企业。
今年长沙工业发展,将注重联动,推进融合发展。主要措施是打破部门分割和行业阻隔,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两轮驱动”,加强电子信息与制造业、电子信息与生产性服务业、工业与农业、工业与旅游等关键产业的深度融合,催生一批新的产业项目、产业业态和产业增长点。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张怀中
编辑:唐小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