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重庆高新区六大“秘籍”为企业当“保姆

来源:重庆商报 编辑:唐小慧 2014-05-08 09:51:42
时刻新闻
—分享—
  重庆商报讯 到今年年底,重庆高新区将有1.6万建设行业农民工拥有自己的平安卡,获得“安全护照”。昨日,记者从高新区管委会获悉,该区自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来,在建设领域围绕“转作风、优服务、促发展”的工作目标,强化六种意识,为辖区建设企业提供诸多“保姆式”服务。
  
  个性化服务让平安卡更“平安”
  
  今年,全市建筑行业施工现场将推行平安卡,卡片上将存储持卡人个人基本信息、用工记录、领薪信息等,并通过网络上传至市城乡建委。通过这种卡片的发放及使用培训,不仅使农民工能够进一步掌握安全生产知识,还能够方便企业和个人维权。4月21日,在金凤佳园公租房项目现场,高新区建筑行业平安卡办理培训工作正式启动。
  
  “跟普通的集中授课不同,高新区对于平安卡的培训工作更加个性化。”昨日,负责此次培训工作的高新区建设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考虑到一线建筑工人普遍文化程度不高,培训组深入钻研培训教材、改进讲授方法、增加培训人次,现场为参训人员示范安全帽、安全带、防滑鞋等的正确佩戴方法,并讲授安全生产相关知识。为了不影响项目工期,培训组利用休息时间进入工地讲课,甚至为个别农民工开小灶,“手把手”地帮助他们。
  
  如此一来,农民工开心了,因为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权益;企业也高兴了,因为工地生产更安全,企业也没因延误工期造成成本的增加。按照计划,高新区2014年将完成对辖区建设工程从业人员1.6万余人的培训,并在2015年全面普及建筑行业平安卡。
  
  六大“秘籍”当好“保姆”
  
  据悉,3月底以来,高新区根据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安排部署,在建设领域提出了服务辖区建设企业的六个意识,即目标意识、服务意识、标准意识、忧患意识、时间意识和责任意识,为建设项目各参建企业当“保姆”。
  
  例如,为强化服务意识,出台了《优质服务常态化管理措施》,变被动管理为主动服务。针对辖区企业报建项目,从初步设计审批开始,就提前主动打电话沟通,为企业解决困难和问题。在强化标准意识方面,更加注重以群众的认可为标准,将办结满意度纳入员工季度和年终考核。此外,还进一步强化时间意识,对业务办理流程进行了优化。例如,以前建设企业办件,需要反复跑多个部门,整套行政审批全部办完需53个工作日。而目前高新区要求辖区建设主管部门制定内部流转新的业务流程,企业在一个部门就能得到最终审批结果,办件时间也有望缩短到24个工作日。
  
  通过强化六种意识,高新区为建设项目提供了全方位的“保姆式”服务,营造出一流的经济发展软环境,使高新区成为开发建筑企业投资兴业的热土。

来源:重庆商报

编辑:唐小慧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园区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