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3大亮点看长沙高新区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刘凌 陶小爱 编辑:谢瑞仁 2014-07-22 11:53:50
时刻新闻
—分享—
  本报记者 刘凌 陶小爱 通讯员 吴小敬 李欣
  
  这里,每家企业时刻充满着创新的冲动;这里,每片土地都流动着巨大的创新能量;这里,每天都演绎着自主创新的精彩故事。这,就是被誉为“湖南硅谷”的长沙高新区。
  
  3月19日,长沙高新区举行表彰大会,拿出5700多万元,重奖一批勇于自主创新的企业和高层次人才,再次掀起了园区自主创新的高潮。
  
  长沙高新区作为中部地区首个部省共建的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自主创新风起云涌,亮点频现。2012年,技工贸总收入达到1760亿元,规模工业总产值达到1238亿元,成为全省首个技工贸总收入和规模工业总产值双过千亿元大关的园区。
  
  亮点一:拥有18个国家级产业基地、44家省级以上研发机构,居全省园区之首
  
  2月19日,中联重科实现“开门红”,当天,358台工程机械设备,从中联重科各工业园区浩浩荡荡开赴海内外市场,总销售金额达6.18亿元。2012年,中国工程机械行业遭遇“严冬”,中联重科却依托国家混凝土机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3个国家级技术创新平台,平均每个工作日研发一款高附加值新产品,成功抢占市场制高点,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增长17.8%和16.7%,成为长沙高新区首家纳税过20亿元的企业。
  
  中联重科的逆势飘红,是长沙高新区企业自主创新的成功典范。
  
  近年来,长沙高新区不断优化环境,使企业真正成为推动技术创新和创新发展的主体。园区出台优惠政策,对龙头企业、驰名品牌、行业标准、发明专利等予以奖励扶持,支持企业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型产品,增强核心竞争力。同时,园区强力推进“产学研金”一体化,促使园区企业和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共建研发机构逾500家,其中国家和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企业技术中心44个,数量居全省园区首位。截至目前,长沙高新区企业累计授权专利8400多件,每万人拥有发明专利居全国高新区第2位。
  
  企业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让长沙高新区在全国众多园区中脱颖而出,陆续捧回了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国家新材料产业基地等18个国家级基地的“金字招牌”。
  
  如今,在长沙高新区国家级软件产业基地里,以长沙软件园为龙头,聚集了湖南80%以上的软件企业和一大批电子信息企业,吸引了微软、IBM、摩托罗拉等一批国际一流企业的加盟。在以中联重科为龙头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里,长沙高新区汇聚了华泰重工、中标实业等数十家骨干企业,成为国内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工程机械研发、生产和营销中心……
  
  2012年,在这18个国家级产业基地里,产值过亿元的企业达86家,过10亿元的企业超过10家。
  
  亮点二:园区人才总量达8.1万人,其中海外人才达1万余人,在全省园区中遥遥领先
  
  3月中旬,首批入选长沙高新区“555”高层次人才计划的名单揭晓。刘晓忠、王军被授予创新创业领军人才称号,分别获得长沙高新区颁发的100万元创新创业资助。
  
  根据“555”高层次人才计划,5年内,长沙高新区将设立1亿元人才发展专项资金、5亿元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引进50名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和500名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
  
  “555”高层次人才计划是长沙高新区加速各类高端人才聚集的又一创新之举。
  
  要引凤凰来,先栽梧桐树。深谙此理的长沙高新区不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提升园区对人才的吸引力、聚集力。近年来,长沙高新区不断推出有利人才创新、创业的大手笔:园区财政每年设立3000万创新专项资金,对重大创新项目给予贷款贴息和投入支持;设立5000万元创业引导资金,对科技领军人才创业给予100万元创业启动资金;率先设全省首个区级高层次人才服务窗口,为高层次人才子女就学、落户、通关、医疗保险等提供“一站式”、“一条龙”服务,为他们落户园区解除后顾之忧……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随着园区龙头企业带动引进、科研载体辐射引进、创业基地孵化引进、招聘服务协助引进、健全网络立体引进等立体式引才体系逐渐成熟,海外高层次人才、优秀青年科技人才、高技能专业人才、博士后等高端人才纷至沓来。目前,园区人才总量达8.1万人,其中各类海外人才达1万余人。园区聚集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试管婴儿之母”卢光琇、材料专家黄伯云等一批世界知名的科学家,杂交水稻制种技术、生殖遗传工程技术、炭/炭航空制动材料制造技术、超级计算机技术等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海外高层次人才创办的企业有130个科技项目列入国家、省部级火炬计划,174个项目列入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其中戴立忠博士创办的湖南圣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彭滢博士创办的大邦(湖南)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等,技术水平均达到国际一流。
  
  亮点三:园区拥有各类投资机构200多家,注册资金达300亿元,规模为全省园区之最
  
  许多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创新、创业的初期,由于得不到金融资本的及时支持,往往“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沙高新区每年新注册的企业多达1000多家,其中绝大多数都是科技型中小企业。打破融资瓶颈,帮助这些企业实现它们的创新梦想,成为长沙高新区营造良好创新环境的重中之重。园区决策者果断决定:集合各方力量,在资本与项目之间架起桥梁,实现“为资本找项目”和“为项目找资本”!
  
  2011年11月,长沙高新区支持长沙银行、浦发银行、建设银行在园区内设立湖南省首批科技支行,并给每家科技支行设立2000万元的风险补偿基金,同时承诺:科技支行向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出现风险,风险补偿基金将出资承担70%的损失。这种“你贷款,我承担大部分风险”的模式,一下打开了银行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的大门。这3家科技支行成立1年多的时间里,开发一系列符合中小企业需求的金融创新产品,对园区200多家中小企业贷款近8亿元。
  
  2012年,园区为支持初创企业,出资3000万元,联合民间资本,在全省园区率先设立“天使基金”,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初创期科技企业,截至目前,天使基金总规模达1.5亿元。长沙安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研发、生产、销售快速食品安全检测仪器的小微公司,由于缺乏流动资金,不仅规模难以扩大,甚至一度举步维艰,“天使基金”看中该企业的发展前景,对该公司投资300万元,解了企业燃眉之急,公司很快进入快速发展轨道。目前,“天使基金”已对3家初创小微企业提供贷款600万元。
  
  科技支行、“天使基金”的成功促使长沙高新区在金融创新的道路上越发自信。中小企业统贷统还融资平台、小额贷款公司、企业合作成长基金等一系列贴心服务中小企业的创新金融产品在园区相继诞生,与园区众多投融资机构构建了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在这个体系内,各类投资机构达200多家,注册资金超过300亿元,规模居全省各园区之首。近3年来,长沙高新区完善的金融服务体系融资超过200亿元,为园区科技创新提供了强大的资金支持。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刘凌 陶小爱

编辑:谢瑞仁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园区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