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岳阳化工产业园的绿色发展路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王晴 方小毛 沈鸿 编辑:谢瑞仁 2014-09-11 08:52:26
时刻新闻
—分享—
  王晴 方小毛 沈鸿
  
  “化工”会是绿色的吗?
  
  很多人会有这样的质疑,但如果你有空走入位于岳阳市云溪区境内的湖南岳阳绿色化工产业园,他们会用实际行动告诉你,“黑色”化工正在成为历史,“绿色”已经成为现在和将来化工的“主导色调”。
  
  从改造“黑色”到拥抱“绿色”,这个过程,云溪区走了11年。
  
  2003年,抱着“工业强区”的初衷,云溪工业园应运成立。依托长岭炼化、巴陵石化的辐射影响,一大批化工企业迅速聚集,它们的成长,对于云溪工业的强壮和经济实力及财政收入的增长发挥了“支柱”的作用。
  
  但是,作为专业的化工产业园区,发展总会伴生着问题和矛盾。云溪工业园的快速成长,相应地也产生了安全生产、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
  
  怎么办?云溪区委、区政府审时度势,提出工业园的转型发展势在必行!园区经济的增长决不能以消耗资源和牺牲环境为代价,必须走一条依靠科技发展的“绿色之路”。
  
  于是,一个以追求低碳、资源循环利用、新技术支撑的战略构想和具体行动陆续实施,2012年9月,云溪工业园也正式更名为湖南岳阳绿色化工产业园,确定了“安全、循环、低碳、高效”的发展理念。
  
  过去,园区绝大部分企业生产使用燃煤锅炉或柴油锅炉,既不符合节能减排要求,也给园区造成了较大的环境污染。为解决这一困境,2011年,园区引进华能公司投资近1亿元将岳阳电厂热能资源通过配套蒸气管网输送到绿色化工产业园,供热规模达到80吨/小时,仅此一项,园区就取缔原有分散的燃煤锅炉近70个,年节约标煤折合77160吨,年减排SO21235吨,年减排烟尘1157吨,年减排CO2192300吨。
  
  对于工业所产生的污水,在现有的已经建成云溪污水处理厂、长岭炼化污水处理厂和巴陵石化污水处理厂的基础上,云溪区委、区政府创新工作思维,拟整合即将新建的临港产业新区污水处理厂,将园区及大厂的污水处理厂进行搬迁整合,在长江边新建一座规模为8万立方米/天的污水集中处理中心,实现中水循环利用和污水达标排放。
  
  通过11年的努力,园区基本实现了污染治理由过去的“末端削减”向现在的“全面控制”转变,基本建立了产业链条绿色设计、企业项目严格准入制度,并通过一体化污染集中处理设施和清洁低碳技术,有效地减少了“三废”排放。2013年,园区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氨氮和氮氧化物排放量较5年前排放总量综合下降约40%。
  
  提高资源利用率,是产业园向“绿色“迈进的一个显著标志。
  
  长岭炼化、巴陵石化等央企装置尾气年产生量约20万吨/年,尾气中富含二氧化碳及其他化学物质,原本每年需要大量费用来处理,且难以彻底消除污染排放。自园区引进凯美特气体股份有限公司投入1.2亿元建设废气综合利用的项目后,炼油尾气经处理后产生的甲烷主要作为燃料使用,氢气则重新供给炼化企业,一氧化碳一部分进入碳一产业链,一部分转化成二氧化碳提纯生产碳酸饮料、制成干冰或进入丙烯产业链。凯美特气体股份公司现已发展成为国内首家专业尾气回收的上市公司和年产最大的食品级液体二氧化碳生产企业。
  
  该园区突出以循环链条为核心,通过构建空间布局最优化、产业链接循环化、废物利用资源化、能量利用阶梯化、公用辅助一体化的“五位一体”支撑体系,继而打造了“企业小循环、园区中循环、行业大循环”的循环经济格局。
  
  “单靠引进常规化工项目,环保、土地压力将不堪重负。我们必须把增长的重心放到依靠高新技术的支撑上来。”云溪区委常委、湖南岳阳绿色化工产业园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余炯在谈到园区产业转型时强调说。
  
  加快实施腾笼换鸟,建立企业集体约谈制度和退出机制,督促企业转型升级发展,这是园区决策者创新性推出的一项新举措。岳阳建州石化有限公司是园区早期引进的一家从事甲醇储运的企业,建成后一直无法运行。通过约谈了解到投资方有意放弃该项目的意图后,园区通过牵线做“红娘”,由搬迁企业湖南德邦石化有限公司整体收购该公司,既盘活了土地,使原有装置得到有效利用,同时,又让淘汰企业顺利退出了园区。
  
  加大技术改造力度,促使企业“升级”。近三年,园区有金瀚、磊鑫、长源等12家企业新上技术改造项目,每年可新增产值20多亿元。
  
  近年来,园区始终坚持“打造人才高地、构建技术高地、引领产业高地”的发展理念,大力实施“人才兴园”战略,先后引进各类专业技术人才1020名,与23所国内外知名大学和17家专业院所建立了实验和技术支撑平台。目前,园区企业中,有国家863计划项目5个,火炬计划10个,国家重大攻关项目4个,有效专利412件。近五年获国家级成果5项,省部级科技成果22项。园区成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
  
  转型,让园区经济充满活力;转型,让园区经济发展更加强健!
  
  至2013年底,园区共开发面积15平方公里,引进各类化工及配套石化企业272家,完成技工贸收入1069亿元,创税突破100亿元。园区先后被批准和评为湖南精细化工特色产业基地、全省第一批循环经济试点园区、湖南省十大最具投资价值产业园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园区、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园区和国家低碳园区等。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王晴 方小毛 沈鸿

编辑:谢瑞仁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园区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