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昆明开发区寻求破解 开创经济新格局

来源:云南广播电视台 编辑:谢瑞仁 2014-10-11 14:38:37
时刻新闻
—分享—

  中国西南的云南省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于1992年兴办,2000年被中国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是云南省唯一经过国家验收并公告的国家级开发区。开发区始终坚持“三为主、二致力、一促进”的发展方针,充分发挥云南毗邻东南亚、南亚的区位优势,开发利用云南及周边国家的优势资源,培育和发展具有地域特色和较强竞争力的诸如烟草加工、机械制造、生物技术等产业群体,吸引了欧、美、日、东南亚等国家和国内500余个项目进区,全区经济、社会事业呈现健康、快速、可持续的发展势头。目前,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寻求进一步的经济发展,不断开创经济新格局。
  
  “撒梅”刺绣产业化困局之法
  
  昆明市东郊的“阿拉彝族乡”是中国仅有的撒梅人聚居地。撒梅是彝族的一个支系,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撒梅人结合生活实际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撒梅”刺绣。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撒梅”刺绣却面临失传的危机。
  
  78岁的张美凤是地地道道的撒梅人,也是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她从8岁起就开始学习剪纸、刺绣,如今算来,她的“绣龄”已经有70年了。张美凤表示,我的孙女们都不穿我秀的衣服了,也不会刺绣了。
  
  女儿张从仙介绍,二三十年前,村里老一辈人做完活休息的时候,经常坐在一起刺绣。现在很少有人学这个了。撒梅刺绣有严谨的体系,随着时代的发展,年轻一辈们对民族服饰的观点也在悄然变化,比起花一个星期的时间缝制一双绣花鞋,她们更愿意花钱买一双现成的高跟皮鞋。
  
  2008年,阿拉彝族乡托管到国家级开发区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撒梅”刺绣获得了“嫁接”新产业的强劲推动力,为了传承和推广撒梅刺绣文化,经开区妇联为撒梅刺绣与旅游企业牵起“红线”。
  
  昆明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妇联主席胡靓表示,“我们是想通过区内旅游企业的平台,为阿拉街道的民族刺绣产品走向市场寻找销路,将阿拉彝族的手工刺绣作品发展成为昆明的旅游产品之一。但是企业试着推广后发现,旅客们看的多,认可的多,但买的却很少。”
  
  企业的销售人员认为,这和价格、产品种类有关。“一双纯手工的绣花鞋至少也得卖五六百元;而一套撒梅服饰则需要几千元。但走马观花的旅客们则更热衷于购买绣有民族图案的手机包、挂件等小东小西的小物件。”
  
  一位旅客表示:“我觉得绣品的珍藏和观赏价值多过实用性。”
  
  在尝试搭建销售渠道,摸索产业化推广后,昆明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妇联发现,要让撒梅刺绣成功“嫁接”新产业还有许多问题需要逐一解决,但这并没有阻碍他们的探索之路。甚至专门召开研讨会,就撒梅刺绣的品牌包装以及经营模式等展开了探讨。
  
  胡靓表示,“撒梅文化是值得深挖的。今年是经开区的文化创意产业起航年,我们希望乘此机遇,为撒梅刺绣与文化产业的结合探寻路径。”

[NextPage]


  
  失地农民集体当上股东
  
  昔日的果林、荒山变成今天的“信息产业基地”。从2000年最初听到征地的消息到现在,原昆明市呈贡县洛羊镇大冲村的村民,经历了从“刨土地”到“当工人”、从“村民”到“社区居民”的身份转换。而如今,大冲村人正踏着全域城镇化的节拍,大步融入新经济生活。
  
  大冲社区居委会主任李江:“当时,我们就想着盘活村中集体资产,帮助失地村民转型就业。但如何成立经济实体,采用什么样的企业形式来实施,我们心里还是没谱。”
  
  在过去的1年中,大冲村上下进行了层层讨论,最终表决:通过成立经济实体,市场化运作集体资产。2011年5月11日,“云南大冲置业有限公司”成立。
  
  当时,大冲社区居委会来到昆明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工商分局。他们不知道,对于经开区工商分局来说,这样的咨询也是“头一遭”。“按《公司法》规定,公司股东应由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构成,而其他组织中村委会可以作为股东,但未明确居委会是否可以。”一下子,工作人员犯了难。
  
  得知此事后,昆明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工商分局马上进行专题研究,最终,同意了大冲居委会的请求,决定采用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企业类型建立公司,核准了房地产开发利用、园林绿化工程设计与施工、物业管理等经营范围。
  
  与一般的股份制公司不同,云南大冲置业有限公司的股东是全体村民,公司的盈利在更大层面上是为村民某利益。
  
  企业法人、大冲社区居委会副主任李安:“公司要开发的任何一个项目,必须在党员、居民大会上通过才能实施。接下来,公司将对集体所有的剩余土地进行开发,对大冲村‘城中村’改造项目中的21000平方米商铺进行统一经营。‘城中村’改造项目完成后,物业管理也将由公司负责。这些项目运行起来后,将产生大量的就业岗位,到时,公司将在失地村民中进行择优录取,竞争上岗。”

[NextPage]


  
  探索“农转城”社区的养老新路径
  
  近年来,开发区建设在中国各地如火如荼,其所形成的带动力,正在拉动城郊的经济社会发生巨大变化,推动城镇化步伐不断加快。在昆明,历经21年创业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已在昆明主城东部的城郊建起一片产业新城,而那里的村民也正经历着“农转城”的巨变。在全力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昆明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不断摸索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近期,该区通过在“农转城”的新型社区建设居家养老中心,开拓出了社区居家养老的新路径,切切实实让老百姓分享了开发区的发展成果。
  
  中午,80岁的李兰正躺在按摩椅上享受按摩,“脊背、手、脚全身都按摩着了。”
  
  说起居家养老中心,89岁的李桂香连连称赞:“好呢,有这么个玩的地方很棒。”
  
  李桂香天天都要来的这个地方是大冲社区的居家养老中心,这是随着大冲村城中村改造项目一起规划建设的社区公共设施,由位于一层的四套住房组成,分别设有书屋、休息室、棋牌室等,并配套建设了食堂,总建筑面积达602.46平方米。
  
  在居家养老中心对面,社区还为老人们盖起了食堂,桌子椅子都已经到位,配餐室装修完毕。
  
  大冲社区居委会主任李江介绍:“这里很快就可以投入使用了,到时候,社区里的老人们可以免费在食堂吃饭。社区每周还为居家养老中心安排了500元资金,由工作人员负责为老人们购买他们想吃的零食。”
  
  在大冲社区,通过发挥集体的力量打造居家养老中心,真正实现了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这样完善的建设思路,也凝结了昆明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对“农转城”中新型社区的深刻理解。
  
  城镇化不是简单地变平房为楼房,而是一个涉及村民工作、生活方式等方方面面巨大转变的复杂过程。大冲社区作为昆明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内首个竣工的城中村改造项目,一直走在探索城镇化的前列。如今,居家养老中心很好地解决了年轻人转移就业与老年人日常照顾的矛盾,更为社区老人安享晚年创造了良好条件,在昆明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乃至昆明市树起了社区居家养老的典型。
  
  大冲社区党总支书记李云寿表示:“待各项设施全面运转起来后,如果人员不够,社区还要再招工作人员。”
  
  昆明装备制造业发力高端化
  
  装备制造业是昆明工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产业,也是昆明起步较早的产业之一。今年以来,昆明的装备制造业正在以大企业为引领,加速产品结构调整,引进先进技术,推进产业迈向高端化、精密化。
  
  在云内动力位于昆明经开区的生产基地内,从铸造到装配的各车间有序分布,形成产业各环节的合理布局与衔接。在乘柴事业部,从德国进口的先进生产线正在进行柴油发动机机体、机盖的加工,呈现出自动化生产的高效与精密。整机装配生产线上,10台检测设备,5台机器人,34台自动半自动设备正在有序工作。2012年以前,云内动力产品仅有4100、4102系列商用车柴油机和单一匹配SUV的D19国三柴油机,产品单一,配套厂家主要面向轻型卡车市场。如今,云内动力实现D系列从单一配套SUV向客车、SUV、MPV、轿车、皮卡、高端轻卡等领域配套转变。而天然气发动机实现客车和轻卡、工程车的配套。目前,该公司柴油发动机产品均已达到国四、国五排放要求。国四排放标准全面实施后,将迎来更好的发展机遇。
  
  近年来,昆明市积极引导装备制造业以技术创新为动力,以优化产业结构和增强竞争力为主线,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昆明中铁、云内动力、昆明电缆、昆船、昆明机床、CY集团、云变、昆明电机、力神重工、克林轻工等一批大中型骨干企业也积极发挥引领带动作用,向集约化、高端化、信息化、成套化、服务一体化的方向发展。
  
  随着骨干企业规模不断发展壮大,创新能力和水平的持续增强。未来几年,装备制造业将成为构建昆明现代产业体系的突破口,助推昆明建设成面向西南重要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同时,装备制造业将为昆明市“8185”产业培育提升计划中的其他工业产业提供有力的装备支撑,促进全市工业经济提质增速、倍增发展,为昆明市社会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NextPage]


  
  昆明加强技术创新提升产业竞争力
  
  在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昆明嘉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通过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填补了云南在特种泵制造的空白。以前,中国国内大型化工企业多选用进口化工泵。而如今,以嘉和科技为主的化工泵已经取代了进口产品,并成为昆明装备制造的拳头产品之一。2014年,嘉和科技的一个技术改造项目正在稳步推进,该项目完成后,将有力支撑该企业石油化工泵的生产,助推企业在2020年前完成年产6000台石油化工用泵产业化生产线的建设。
  
  2013年,昆明共有34个项目列入技术改造云南省级财政补贴专项资金,共计安排扶持资金5030万元。项目涉及装备制造、医药等重点行业。截至今年3月底,该批34个项目已全部开工建设,累计完成投资242248万元,完成投资计划进度的46.36%。
  
  昆明市高端装备制造集群成形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引导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是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重要抓手。目前,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昆明正获得更强的推动力。
  
  昆船、云南CY集团、云内动力、昆钢重装、台工精密机械等企业在重型装备制造领域、精密机床自造等领域形成核心竞争力和较强带动力。
  
  以企业为引领,以产业基地为承载,在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加坡工业园,以承载电力装备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形成电力装备产业集群,并致力于打造本地化高端电力装备核心竞争力的“电力装配工业园”,正在形成集群优势。截至目前,该工业园已经吸引了电力装备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入驻,并通过“央企入滇”引入了中船海装、南瑞集团和长城集团等央企上市公司。目前,云南能投电力装配工业园已经引入了高海拔电力自控系统、高性能大容量储能动力电池、生物煤层气开发和资源综合利用、电机节能变频技术等领域项目,正在朝着打造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示范基地的目标迈进。
  
  云南发力能源装备高端制造
  
  云南具有丰富的水电、风电资源,为促进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2012年,云南省将“云能投电力装配工业园”的建设列入当年三个一百重点项目之列。2014年,该园被指定为第47届APEC能源工作组会议云南唯一指定现场观摩点,来自国内外政府官员、专家对项目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截至目前,这个位于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加坡工业园的“电力装配工业园”已经有部分企业入驻并投产,2014年年底,该项目的主体工程将全部完工。
  
  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创建“人才特区”再加码
  
  近期,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召开2014年人才工作推进会,指出今年要以完善园区人才服务格局、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以争创云南省人才工作一流水平为目标,深入开展“人才特区”创建工作。
  
  2014年,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积极帮助广大企业招聘高校毕业生。年内计划组织或参加各类人才招聘会12场,提供招聘岗位4500余个,引导和指导1000余名高校毕业生到经开区实习或就业。
  
  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张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骨干企业规模的不断发展壮大,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创新能力和水平的持续增强。未来几年,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装备制造业将成为构建昆明现代产业体系的突破口,助推昆明建设成面向西南重要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同时,装备制造业将为昆明市“8185”产业培育提升计划中的其他工业产业提供有力的装备支撑,促进全市工业经济提质增速、倍增发展,为全市社会经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来源:云南广播电视台

编辑:谢瑞仁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园区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