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长沙经开区“新常态”破解转型困局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熊远帆 编辑:谢瑞仁 2014-10-27 09:15:27
时刻新闻
—分享—

(10日24日,酝酿已久的众泰云100在长沙经开区正式发布,这款A00级纯电动汽车是众泰汽车继5008EV、M300EV、E20之后,在新能源汽车方面推出的又一产品。刘晓东摄)

  ■本报记者 熊远帆 通讯员 黄姿
  
  不论究竟是“危”是“机”,波谲云诡的全球经济形势,显然还没有走出方向选择的迷雾。
  
  不久前结束的2014夏季达沃斯传来最新信息显示,全球经济形势依旧是实体经济增长乏力,同时退出非常态货币政策的阴影又挥之不去。
  
  与此同时,中国经济也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一场唯GDP的锦标赛也趋于结束。
  
  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强调,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
  
  随着各类经济数据的陆续披露,人们对“新常态”也有了更真切的认识。作为经济发展引擎的开发区将如何面对“新常态”?本报记者来到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进行了采访。
  
  1.创业故事
  
  设立不到20年,成就千亿园区
  
  10月10日,下午五点半,深秋的长沙,天边已露出了丝丝霞光。
  
  文化广场上几个背着书包的孩子正打闹着,几个老人在聊天休息。广场边的马路车流不息……
  
  若是休息日,这里又是另一番景象:放风筝的人们,下棋的老人、围观的人群,相拥而行的情侣,旁边商业中心里热闹的促销活动……充满人气与生活气息的假日图景。
  
  这里是星沙文化广场。
  
  星沙。
  
  22年前,这里还是距离长沙市区较远的望新乡,山丘、林木、田地、水塘,是这里最常见的景观。
  
  1992年10月8日,这里挥动的几把铁锹将长沙未来城市、经济、工业格局的变革之路拉通了——长沙经开区(当时称“星沙开发区”)动工建设。
  
  当时还寄居在长沙市潘家坪的长沙县委和县政府,受“南巡讲话”的启发,有了一个大胆的构想——建设一个开发区,搬迁新县城,以开发建设促县城搬迁,以县城搬迁带动对外开放。
  
  此后的两年间,各路大军从四面八方挺进星沙,原本沉睡的土地被唤醒了,一个开发区的创业故事也由此开始书写。
  
  1994年,一个叫梁稳根的青年人带领他的创业伙伴从湖南娄底一个偏远的山村来到这里,创立了三一公司,开始进军工程机械。这年,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被确定为省级重点开发区,并在该年实现工业产值零的突破。
  
  1997年,经过招商部门的艰苦努力,长沙经开区迎来了首家世界500强企业——韩国LG公司的入驻。随后,远大空调、北汽福田、光南摩托等企业陆续落户园区,开发区由艰苦创业期进入了收获期。至1999年底,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25亿元,完成税收1.8亿元,园区经济规模迈上了新台阶。2000年2月13日,国务院正式批准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晋升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2003年经开区的管理体制调整为“由长沙市委托长沙县管理为主”,享有省辖市相应的经济审批管理权限。经开区轻装上阵,集中力量抓经济建设,长沙县则负责统筹区县范围内的社会事务。经开区集中精力抓工业,致力于招大引强,加快产业聚集,形成产业优势。长沙县积极发展与工业生产相配套的现代服务业,为园区发展提供配套支撑,促进产城融合。开发区享受市、县授予的行政审批职能与管理权限,确保入区企业基本可以在区内完成项目审批(备案),免去企业奔波往返之苦,进一步提高了行政效能。
  
  在管理体制得到进一步理顺、发展思路进一步明确之后,园区生产力得到充分释放,经济得以超常规跨越发展。先后引进了娃哈哈、力元新材、金沙利彩印、中联起重机、瑞翔新材、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山河智能、长丰汽车、博世汽车、铁建重工、众泰汽车、恒天九五、纽曼数码、广汽菲亚特、住友轮胎、广汽三菱等一批重大项目入驻园区,初步形成了以工程机械、汽车制造、电子信息等产业为主导,以食品饮料、新材料、彩印包装等产业为补充的产业格局。
  
  同时,通过招大引强,壮大龙头骨干企业,发展零配件企业,产业链不断延伸,产业集群效应、品牌效应不断凸显,产业整体竞争力不断增强。园区工程机械产业异军突起,其产值占全省的60%,占全国的23%,占全球的7.2%,成为园区独具优势的产业集群。至2011年底,建区尚不足20年时,长沙经开区实现工业总产值1245亿元,成为国家级开发区“千亿园区”俱乐部的一员。
  
  2.发展迷思
  
  传统发展模式下,增长动能下降
  
  诚然,同许多开发区一样,长沙经开区在发展初期承担了艰巨的历史使命。由于缺少资金,以优惠政策来招商引资一直是其最重要的发展模式。
  
  这在当时是一种创举,不仅出色地完成了阶段性任务,为全面市场化改革积累了地方经验,而且发挥了巨大的辐射效应,拉动了政府财政收入与居民收入的提升,对长沙地区经济二十多年来的高速增长功不可没。
  
  但从另一方面来看,却不利于土地的集约化利用,对生态、资源构成压力,也导致了“投资依赖症”的出现。过去,长沙经开区大多以劳动力密集型的制造业为主,但近年来,随着新一轮国际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全球经济格局的改变,国内外经济形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国内,人口红利逐渐消退,土地、资源、能源的约束压力增强,新技术革命降低了土地等传统要素的重要性。
  
  在外部,欧美市场因为金融危机而出现疲弱,海外市场需求不振,出口导向的制造业拉动模式面临挑战。
  
  同时,城镇化速度不断提高,科技发展让交易距离缩短和虚拟化,一些新兴产业对土地、人力等的要求不强,让这些传统经济要素的价值下降,降低了一些远离城市中心的开发区的吸引力和传统优势。
  
  这些转型期的问题也反映到了长沙经开区的实际发展中。
  
  一是工程机械产业持续低迷。中国工程机械行业自2011年下半年开始步入“严冬”“低迷”状态,进入理性增长阶段。虽然目前回暖趋势有迹可循,但也仅限于小幅回升、缓慢复苏。
  
  二是园区发展要素制约更趋严重。土地指标紧张、资金压力增大是最主要的瓶颈因素,园区土地供地率偏低、闲置土地盘活不足、应收土地款存量大等问题依然没有得到妥善解决;财政负债规模上升,作为市场经营主体的经济技术开发集团公司自身造血功能不强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三是基础建设提标提档要求更高。园区道路、绿化、亮化、美化等基础建设的档次和质量,离上级要求和群众期盼还有较大差距,提标提档、发展提质工作很紧迫,任务很艰巨。
  
  四是社会管理面临新问题。随着蓝思科技、上海大众等重大项目的入驻,公租房、安置区、用工、交通、治安、城管等方面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社会管理工作任务更趋繁重。除了以上方面的问题外,还有生态环保、安全生产、拆迁矛盾、群众信访等也面临新的问题。
  
  在新的经济和发展态势下,增长的动能有所减弱,一度让人困惑。
  
  [NextPage]
  
  3.直面转型
  
  职能转变,探索创新经济管理模式
  
  “新常态”意味着什么?增速换挡,结构优化,政策转型。
  
  长沙经开区的未来该怎么走?适应“新常态”是“必修课程”。
  
  在中央政府的层面,也透露出对以往开发区发展模式的反思。去年底,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成立之后,曾引起不少地方效仿,一哄而上,纷纷提出自贸区申报方案,为了不重蹈“开发区热”的覆辙,中央停止了所有申报流程。就是希望自贸区用先进的制度、透明的监管和优良的营商环境来吸引投资者,而不是走传统开发区的老路。
  
  今年5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求是》杂志上发表署名文章,明确强调自贸区不是搞“政策特区”或“税收洼地”,而是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探索创新经济管理模式。
  
  这种以优质服务来取代优惠政策的新做法在长沙经开区或许已有体现。
  
  今年,国家多项支持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政策出台,长沙经开区管委会敏锐捕捉到了产业机会,开始着力培育集成电路产业。
  
  今年在长沙经开区正式投产的长沙创芯集成电路有限公司是我省首家开放式晶圆代工专业制造公司。预计达产后,年销售额将超过10亿元人民币。
  
  说起为什么选择落户长沙经开区,来自台湾的公司董事汤金祥说:“你见过每天早上七点半开早会安排一天工作的开发区管委会吗?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管委会领导主动登门的次数比我去管委会的次数要多得多。”
  
  长沙经开区管委会认为,推进转型升级,是破解当前主导产业下行、生产要素制约等新形势、新问题的重要关键。按照“倍增倍升、满园扩园、提标提档”的要求,“打造宜业宜居、产城融合的现代城市工业经济综合体”,全力推进转型升级各方面工作,打造升级版长沙经开区。
  
  ——纷至沓来的上海大众、广菲克莱斯勒、长沙生态科技新城项目、工程机械交易展示中心、通号轨道、创芯集成电路等重大项目,已与过去有了不同。它们或动能强劲或品牌实力雄厚,或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这对长沙经开区做大汽车、工程机械产业,加快发展电子商务、会展交易、物流配送、商业地产、生产性服务业等新兴业态作用巨大。
  
  ——用“真金白银”支持科技创新,推出专利驱动创新系列举措,建设“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鼓励支持企业引进高端人才和研发团队,开展科技攻关和自主创新,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生态环保是园区持久的竞争力,严把环保准入关,严格环境执法,推进循环经济,建成“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实现“两型”发展、绿色发展。
  
  ——完善商业与生活配套,促进产城融合。用市场的手段推进大型商场、宾馆、餐饮、娱乐、运动健身设施等项目建设,满足园区内生产生活需求,为园区企业群众提供就近、便利、充分的商居生活配套。
  
  ——做好政务服务,优化项目建设环境。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长沙经开区出台了《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立行立改措施》,要求“副县级以上干部下基层服务企业和项目每月不少于7次,每年不少于84次;科级干部下基层每月不少于4次,每年不少于48次”,将工作重心下移,深入项目,服务企业。政务服务上,推出定向服务、上门服务、跟踪服务,零距离服务,全面优化审批流程,公示审批进度,推行全程代办,缩短项目落地周期。对接上级简政放权的部署,减少审批,加强监管,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政企分开,市场的部分用市场手段解决。经开区管委会和经济技术开发集团公司实现“两块牌子,两套人马”,属于市场经营的问题由集团公司负责,管委会负责部分行政许可和服务企业。
  
  4.未来之路
  
  平常心下更冷静地跨越
  
  当一匹赛马由普通的马驹被训练成一匹强大的良马时,每遇到一道新的障碍,马的胜算肯定会大一些,虽然它随时可能被绊倒,但其经验、智慧和自信将引领它跑得更远。
  
  “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也像一匹良马,努力成长中的磕绊跌倒都已成为过去,现在更需要冷静地跨越。
  
  从发展轨迹来看,长沙经开区从之前的跨越式发展到现在的转型发展,也大致经历了一个从散到聚、从引进到输出、从制造到创造的过程。而在产业园区的功能构建上,企业集中布局进入,为今后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合构建,全产业链效应发挥都提供了可能,进而使工业园区的“集聚”性更强。
  
  提及蓝思科技,这个在当年倒闭的LG曙光的土地上经“腾笼换鸟”引进的新企业,每年超大的用工量都是媒体关注的焦点。
  
  撕开劳动密集型企业的标签,创新的血统才是企业壮大的起搏器。
  
  无论是早期的摩托罗拉、诺基亚,还是现在的华为、三星、苹果,从研发到生产,蓝思科技已成为极具代表性的全球高端供货商。
  
  它是国内外第一家通过自主研发,将玻璃的冷磨、热熔、热压、真空镀膜、丝网印刷等整合于一体,将玻璃镜片应用于多媒体及电子消费产品显示屏的高科技企业,可以说是玻璃制品业界“第二次革命”的奠基人。
  
  “我们一直在研发新产品、新材料、新设备、新技术。布局技术含量高的前瞻性产品。”蓝思科技副总经理彭孟武说,在长沙经开区,蓝思科技是用工量最大的企业,“但不要因为人多就当做是代工厂,我们不是简单的组装,而是有成熟的工艺与专利技术。”
  
  蓝思科技还在不断开发手机屏幕新材料,如陶瓷、人造蓝宝石等。三年前,该公司对这些新材料开始进行研制开发及应用推广。
  
  “其实,我们能把屏幕做成什么样,手机可能就会变成什么样。玻璃屏幕对未来手机变化影响巨大。”彭孟武说,目前蓝思科技拥有5000研发人员和三个研发中心,“我们把代表行业未来发展趋势的项目重点布局在了长沙经开区。”
  
  转型创新的基因一旦激活,发展的路径就开始转变,贴近,更贴近,向市场问需求,因需求而研发生产,创造了可持续的内生动力。
  
  “现在充电桩还很少,如果我现在生产一台售价二三十万的电动车,你买不买?”众泰控股江南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苏金河这样问记者。
  
  这些年来销售不温不火的众泰,索性在长沙基地把重心转向技术门槛更低的低价电动车上。这款命名为云100的微型电动车,最高时速85km/h,续航里程150km,在拿到国家补贴4.75万元和地方补贴后,价格在5万元左右。
  
  押宝微型电动车既是一次“钱景”广阔的战略选择,也能填补其长沙基地剩余的产能。在苏金河看来,目前,国内售价3、4万元的低速电动车市场需求很大,但苦于无法上机动车牌照,而拥有正规生产资质的众泰汽车,在生产资质与工艺品质上,有“门外汉”低速电动车生产企业无法比拟的优势,也能顺利上牌。
  
  “5万块钱,电动车开回去,一个月只消耗一百多块钱,现在你要不要?”苏金河力争今年年内实现5000辆销量,未来3年内实现赢利。
  
  企业的成长不靠政策喂大,而靠市场,这是一种最健康的成长方式。
  
  长沙经开区的经济指标也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前三个季度,园区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204亿元,同比增长12%;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86亿元,同比增长15%;实现工商税收68亿元。全年有望圆满完成工业总产值1650亿元,工商税收102亿元的目标任务。
  
  工程机械产业的主要经济指标从去年跌入“谷底”到缓慢爬升,每月产值逐月提升;汽车制造、电子信息产业蓬勃发展;新投产项目产能陆续释放,克莱斯勒、长沙科技生态新城等重大项目相继落户……我们有理由对长沙经开区的转型升级发展前景表示更新更高期待。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熊远帆

编辑:谢瑞仁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园区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