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长春开发区:引领城市转型升级的“主战场”

来源:长春日报 编辑:谢瑞仁 2015-01-19 10:05:16
时刻新闻
—分享—
  中国经济正逐渐进入由高速增长向中速增长转变的“换挡期”,对于吉林省,对于长春市,恰恰是产业升级、汲取后劲的重大发展机遇期。作为全省经济的领头羊,省会长春重任在肩。
  
  长春经济转型升级,哪是主战场?谁是领航舰?
  
  2014年,长春将全市经济工作暨开发区转型升级会议作为全年第一个全市性会议,对开发区寄予厚望。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高广滨在2014年全市经济工作暨开发区转型升级会议上指出:长春要转型升级,开发区至关重要。必须要加快推进开发区转型升级,这是推动整个城市转型升级的重要突破口。要推动开发区向创新方向转,向集约集聚发展方向转,向以特色园区为载体的新型工业化方向转,向扩大开放方向转,向可持续发展方面转。
  
  市长姜治莹在全市开发区转型升级工作推进会上指出:开发区是改革的“试验田”、开放的“排头兵”、科技创新的“示范区”,集中集聚着全市最优质的经济资源,是推动全市经济转型升级的主力部队。
  
  一年的砥励前行,我们欣喜地看到,开发区以很少的土地创造了长春七成的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开发区已成为长春经济建设当之无愧的主力军、全市发展举足轻重的动力源、对外开放无可替代的主战场和城市化名副其实的助推器。
  
  对于老工业基地城市,长春的发展,必须把重心放在经济上,放在改善民生上,放在促进社会稳定上。稳增长、调结构、促发展、惠民生,在长春经济寻求转型升级的进程中,开发区重任在肩。
  
  2014年,是长春市经济形势最为错综复杂的一年。面对世界经济复苏低迷、国内经济调速的新形势,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开发区不辱使命,抓住国家新一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大机遇,稳中求进,转型升级,努力克难攻坚,交上了一份完美的答卷。
  
  截至2014年年底,全市开发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740亿元,同比增长8%,占全市的69.9%;实现全口径财政收入795亿元,同比增长7.9%,占全市的68.8%;实现工业总产值8890亿元,同比增长10.7%,占全市的88.9%;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700亿元,同比增长12.5%,占全市的71.1%。开发区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和“聚宝盆”。实践证明,没有开发区的发展,就没有长春城市的发展;没有开发区的进步,就没有长春城市的进步;没有开发区的创新,就没有长春城市的创新。
  
  [NextPage]
  
  转型升级的“排头兵”
  
  在中国经济列车驶入转型轨道的当下,地方经济的转型升级大幕已经拉开,作为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开发区对于城市经济发展的使命也有了新的变化。
  
  2014年9月召开的全国开发区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明确了未来一个阶段的开发区发展方向。转型升级,不仅是开发区自身发展的要求,更是地方经济转型的战略要求。进一步推进开发区发展,以开发区转型升级带动经济转型升级,也是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发展战略。市委、市政府要求,开发区要通过转型升级,突破自我,超越自我,化茧成蝶、形成质变,上升到新的发展平台;要向创新驱动转变,向产业集群模式转变,向现代化城区转变,向发展良性循环转变,向全面履行职责转变。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肖万民就开发区转型升级强调:推动开发区转型升级要加大统筹力度,管住关键环节,解决核心问题,培育新的增长点。
  
  作为开发区工作的管理部门,市工信局领导深知开发区对于地方经济发展的影响力,他们清醒地认识到,全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新常态,开发区面临着明显不同以往的新的发展环境,也积累了一些必须抓紧解决的矛盾和弊端,转型升级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经过一年的酝酿,在副市长白绪贵的带领下,由市工信局工作人员经过大量调研、论证、经过数月的努力制定的《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开发区转型升级的若干意见》浮出水面,使推进开发区转型升级工作有了抓手。2014年9月18日,全市召开开发区转型升级推进会议,正式下发了《中共长春市委长春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开发区转型升级的若干意见》《长春开发区转型升级规划(2013-2017年)》《长春开发区转型升级综合考核评价办法》《长春市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开发区转型升级重点任务分解表》等4份文件,并组织编印了《长春开发区转型升级政策读本》,从政策指导、规划发展、责任分工、考核体系等方面全面推进开发区转型升级工作的贯彻落实。
  
  随着转型升级步伐的加快,长春市开发区体系不断健全。目前,全市拥有开发区、工业集中区27个,其中,4个国家级开发区、15个省级开发区、5个省级工业集中区、3个市级开发区,基本形成了国家级、省级、市级开发区梯次设立,城区和县域开发区均衡布局,工业和服务业开发区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NextPage]
  
  培育产业优势的“顶梁柱”
  
  未来的市场竞争不是一个企业与另一个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产业集群之间的竞争,是产业链上分工与协作能力的较量,是区域经济间资源整合效应的较量。
  
  集群发展,正是市工信局为长春市开发区转型升级谋篇布局的主体思路。
  
  2014年,长春市各开发区把产业集群作为发展的基本模式,围绕长春市规划的西南部汽车产业集中发展区、西北部轨道客车产业集中发展区、东北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发展区、东南部现代服务业集中发展区和县(市)新型工业集中发展区,加快50个产业集聚区建设,集中精力培育特定产业集群。截至2014年年底,有21个以发展汽车、轨道客车、农产品加工和现代服务业为主的产业集聚区的产业集聚度超过70%,有3个开发区和5个特色产业园区工业产值超千亿、超百亿。双阳吉通德国工业园、经开区聚乳酸产业园、保税区跨境电商产业园等一批新兴产业园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通过产业集聚,凝聚产业集聚力量,产业集群发展影响不断放大。全市开发区不辱使命,已经成为为长春经济培育产业竞争新优势的“顶梁柱”。
  
  项目建设的“主战场”
  
  在转型升级的进程中,开发区紧紧抓住项目这个牛鼻子,促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重大项目建设力度不断加大。2014年,全市开发区共开工投资3000万元以上项目1347个,计划总投资8349亿元,实际完成投资2428亿元。
  
  重大项目建设取得突破,30万辆奥迪Q工厂、丰越RAV4、百万台EA211发动机、长客装备搬迁改造、轨道客车高速动车组检修基地等一批重点工业项目建设取得重要进展;清华金融科技园、江苏赛格LED应用推广中心、普洛斯电子商务、天瑞金互联网金融科技园等一批重点科技创新型项目已经正式落位;万豪东方广场商业综合体、绿地缤纷城体验式购物广场、汽车贸易物流园项目、际华物流商贸园等一批重点高端服务业项目开工建设。
  
  对外开放的“大平台”
  
  利用外资质量继续提升。全年共引进和签约投资超亿元的重点项目近百个,实际利用内资预计完成852亿元,同比增长14.6%,占全市的89.5%;实际利用外资预计完成45.6亿美元,同比增长15.4%,占全市的89.9%。
  
  开放平台建设取得新突破。2014年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完成,共签约阿里巴巴速卖通跨境电商、中国邮政跨境物流、中外运保税仓储等44个项目;空港开发区招商引资全面启动,总投资70亿元的新华联奥特莱斯主题购物公园及普鲁斯小镇、总投资20亿元的纳川度假酒店、总投资20亿元的新大养老康乐城等一批重点服务业项目已开工和签约。
  
  创新发展的“先行者”
  
  转型升级是战略,加快发展才是目标。长春迫切需要提高创新能力,加快创新发展,构建新的竞争力。开发区,这个创新发展的先行者,在创新体系建设方面成果卓著。
  
  2014年,全市开发区累计拥有高新技术企业186户,拥有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97个。东北亚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取得新成效;长春光机所光电子平台基础设施基本完工;北湖科技园一期投入使用,入驻高科技企业25家,集技术创新、科技服务、战略投资、人才培育于一体的吉林省集成创新综合体落户园区。
  
  [NextPage]
  
  城市发展的“新空间”
  
  随着开发区转型升级步伐的加快,开发区已经成为产城融合发展的主要平台,市民生活服务完善的新城区,为城市发展提供了承载空间。
  
  2014年,全市开发区共完成基础设施投资405亿元,新增和完善“七通一平”配套面积超过30平方公里。全年新开工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37个,计划完成投资87.4亿元,实际完成投资41.6亿元。
  
  不只是地理空间,开发区还为城市的区域形象创造了不断提升的上升空间。2014年,长春高新区在国家高新区指标体系评价中综合排名第15位,可持续发展能力排名第4位;经开区在全国经开区综合排名中位居第11位,位居中部经开区的第一位;净月高新区在新升级的17个国家高新区中排名第一。2014年,净月高新区获得国家现代服务业数字媒体产业化基地、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国家信息消费试点区称号;兴隆综保区获准开展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试点;长春高新区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通过科技部中期评估。
  
  这些成绩的取得,无不提升着长春这座老工业基地的城市品位和区域竞争力,增加着在这里生活的人们的幸福指数。
  
  推动开发区转型升级上台阶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这一年,开发区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纷繁复杂,肩上的使命也在发生着变化。2014年,长春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开发区转型升级的新要求,对开发区转型升级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指明了方向。
  
  市工信局作为全市各级各类开发区的综合协调部门,充分发挥高位统筹作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关于加快推进开发区转型升级的一系列部署和要求,紧紧围绕一个重心,突出“两化”建设,重点抓好“五项”工作,着力实施“三项”保障措施,推动开发区转型升级再上新台阶。
  
  一个重心,即围绕深入开展民营经济综合配套改革示范区试点这个中心,充分发挥开发区作为改革开放“试验田”的作用,鼓励开发区在开展行政审批流程再造试点、建立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试点、金融创新试点、创新土地保障机制试点等方面进行先行先试,推动全市民营经济大发展、快发展。
  
  突出“两化”建设,即突出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和产业集群发展的总要求,把推进产业发展、创新和转型作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关键,围绕发展壮大主导产业,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打造50个产业集聚区,形成14大产业集群。按照长春市提出的“做强做精主城区、加快发展县域开发区、突出发展4个县城、集中扶持一批重点镇,加快建设绿色、智慧、人文城市”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目标,调整和优化开发区产业布局,切实发挥开发区在推进新型城镇化、促进产城融合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重点抓好“五项”工作。一是重点抓好科技创新。坚持经济开发与技术开发并重,全力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试点,大力培育科技创新型“小巨人”企业,加快建设创新型开发区。二是重点抓好项目建设,夯实开发区作为项目建设的载体,聚焦光圈,突出重点,加快引进和建设一批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重点项目,进一步增强开发区发展后劲。三是重点抓好投资环境建设。继续加大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统筹规划和加快推进水电气热及污水处理、垃圾及工业固废处理等工程建设,提高区域要素的保障能力。四是重点抓好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牢固树立节约集约用地理念,切实提高工业用地单位面积投资强度,切实加强开发区特色产业园区和中小企业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加快企业集聚发展。五是重点抓好体制机制创新工作。充分发挥开发区现已形成的“精简、统一、高效”和“小政府、大社会,小机构、大服务”的体制机制优势,做好转型升级新形势下开发区体制和职能设计,通过不断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使开发区永葆发展活力和竞争力。
  
  着力实施“三项”保障措施。其一,对市里确定的开发区转型升级20个方面、45项重点工作完成情况加强调度,确保各项目标任务落实到位。其二,对全市开发区转型升级情况综合考核评价,建立以经济增长、质量效益、社会民生、生态建设、安全生产、债务管控为重点的开发区转型升级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切实把开发区发展的积极性引导到加快转型升级上来。其三,按照产业集群发展的总要求,研究编制全市开发区产业发展规划、产业发展指导目录等,进一步明确各开发区的产业发展方向,统筹产业规划和空间布局。
  
  市工信局的积极而为,推动了全市开发区的转型升级发展,而来自各开发区的成绩单,也印证了一年来的发展,长春市各大开发区不辱使命,克难攻坚,在转型升级这条充满挑战的道路上,再次成为“领头羊”和“顶梁柱”。

来源:长春日报

编辑:谢瑞仁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园区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