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广州市人社局等单位联合举行市区联动专场招聘会,虽然应聘者如云,但制造业企业仍难招到一线工人,有制衣厂甚至为一线工人开出了4000元至6500元的月薪,但一个上午只收到3份简历。
春节过后,企业喊出“用工荒”,其背后实际上是“农民工慌”。农民工慌什么?一是工资待遇和权益保障,二是留守儿女教育、安全没有保障。可见,企业普遍出现“用工荒”,折射出了农民工的多重诉求,如情感归属、社会认同、国民待遇等等。
不可否认,在现代城市中,农民工还是“农民”的代名词,未能真正被城市接纳和尊重,他们非但未能真正融入城市,甚至在城市还没有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位置”,使他们在城市缺少安全感和幸福感。特别是,农民工所代表的城乡隔离、社会保障不公和歧视性待遇等一系列问题,在某些城市还表现得比较突出。可见,“用工荒”是个社会性问题,仅靠企业改善工作环境和提高薪酬待遇,难以解除“用工荒”的窘境。
因此,欲破“用工荒”,先解“农民工慌”。城市化的发展离不开广大农民工的贡献,“农民工荒”的出现是一个明显的信号:必须更加重视改善农民工的生存条件,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使民工能够在城市安居乐业。有关部门和企业要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为农民工创造一个安心工作和生活的外部环境,并用行政和市场的手段及时淘汰一批靠低工资维持经营和“道德认证”不过关的企业。在提高农民工的薪酬待遇,适当改善他们的工作环境的同时,加快企业工会组织建设,实行集体合同制度,加强对企业的监督,打击恶意欠薪、工作环境恶劣、剥夺休假权和休息权等损害农民工权益的行为。可见,建立农民工权益保障长效机制才是破解“用工荒”的治本之策。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张西流
编辑:汤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