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创客”,还要闯几关?

来源:新华社 作者:王晓磊 韩淼 郭信峰 编辑:汤琴 2015-03-10 09:26:56
时刻新闻
—分享—
  据新华社北京3月9日电(记者 王晓磊 韩淼 郭信峰)创客,一个风风火火“闯”入政府工作报告的新名词,如今正“声名鹊起”。尽管名字“火”了,但中国创客仍显稚嫩,规模、水平参差不齐,公众仍然感到陌生。大国创新,缘何寄厚望于草根?点燃“万众创新”,创客要闯哪些关口?
  
  “生死”关
  
  在梦想中艰难跋涉
  
  创客不得不面对一个残酷的现实:大部分人如果创业,是注定要失败的。目前国内青年初次创业成功率不足10%,而创客们的创业成功率则可能更低。
  
  “研究了几年,只剩下一堆‘纪念品’,这很常见。”海南创客联盟发起人何侠说。全国政协委员俞敏洪道出实情:“我打算每年帮助支持80到100个创客,支持他们的新项目。我清楚地知道,这些项目最后有一大半会失败。”
  
  “求速死”是创客生活的常态。接受采访的创客们说:“我们的目标不是存活,而是速死;你必须不断试错,在挫败中创新,在‘死’中重生。”
  
  环境关
  
  鼓励创客,不是做做样子就行
  
  “创客”一词的中文译者、资深创客张浩正在研制一种新型机器人,成本不低,所需的一台工业机器人就要十几万元,当地虽然有扶持政策,却往往难起到实质性帮助。以一项设备采购补贴政策为例,今年7月前注册的公司,必须明年7月备案,才能申请后年的资助。张浩说,3年等下来,创客可能早“饿死”了。
  
  类似的“卡子”还有不少:申请专利可获补贴,但以个人名义申请专利,必须要当地户口,若以企业名义申请则费用要贵数倍;有的扶持政策必须“海归”才能享受,让本土高校毕业的他非常不解:“创新是平等的,为什么区别对待‘土鳖’和‘海龟’?”
  
  “事实上,缺钱的背后,是缺鼓励创新的体制机制,是缺对好创意的筛选和发现能力。鼓励创客,不是光撒点胡椒面、设个基金、出台个扶持政策就可以的。”全国人大代表刘群说。
  
  名利关
  
  急功近利是创客的“天敌”
  
  创客区别于传统创业者的一大特点是,首先并不追逐利益,而是追求“改变”。代表委员们说,很多人当创客,只是因为“喜欢”,因自己的创造“改变世界”而欣喜。也正是如此,他们才能在孤独寂寞中淡泊名利,“痛并快乐着”。
  
  在谈到百度鼓励创新时,全国政协委员李彦宏说,主要做法就是招最优秀的人,给最大的空间,看最后的结果,平时管理中不打卡、穿着随意、上下级关系不明显,这样可以公开平等进行讨论,不断刺激出各种创意。
  
  创客张浩说,希望社会给一个宽松宽容的环境,不要将失败者打趴在地,要鼓励他们站起来。

来源:新华社

作者:王晓磊 韩淼 郭信峰

编辑:汤琴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园区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