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份受理办结事项11087件
人民网长沙4月11日电 进入4月份以来,湘潭经开区办税服务大厅实行午餐后休息时间轮流值班,推行办事“最多跑一次”中午休息时间不打烊,贴心为前来办事的企业和群众服务。
说起这个制度的实施,源于3月14日中午,湘潭经开区办税服务厅,一女士带着5个月大的婴儿等待下午上班后办理个人增量房契税申报,办税服务厅工作人员发现这一情况后,立即安排人员启动应急窗口,提供延时服务,在10分钟之内为该女士办理了契税申报。由此,九华办税服务厅在4月正式实行午餐后休息时间轮值制。
以上只是湘潭经开区推出办事“最多跑一次”改革的一个缩影。湘潭经开区“最多跑一次”改革自3月9日正式启动以来,各项工作正在稳步推进,跑出了新成效,获得了企业、群众点赞。
湘潭经开区政务服务中心。
“一窗通办”——
3月份共受理办结“最多跑一次”事项11087件
自“最多跑一次”改革正式启动以来,湘潭经开区多部门联动,密切配合各尽其能,坚持“用户需求导向”,切实从群众和企业的办事需求出发,梳理全区办事事项518项,按照“能进则进”的原则,公布第一批“最多跑一次”事项220项,其中法人办事类105项,自然人办事类115项,并已完成第一批220个事项的标准化办事流程制定。
通过科学设置综合受理窗口,优化集中受理窗口,整合全区政务服务资源,从政府自身发力,实现从“找部门办事”到“找窗口办事”的转变。加强窗口人员服务意识和业务培训,按照“认识到位、工作到位、责任到位”的标准,提升服务水平,窗口效能初显。3月份,全区受理办结第一批“最多跑一次”事项11087件,办结率为99.8%。其中,网上预约办事103件,网上预审15件。
湘潭经开区依托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积极响应省里要求,上线“一体化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全面实行企业网上“一口申报”、政府“一窗办理”,打破部门条块分割,将原来零散、单独的报批手续,从立项、报建、建设到竣工实行全流程“一窗受理”,实现项目全流程监管。
“一网通办”——
线上线下联手,群众办事即到即办
与此同时,湘潭经开区进一步健全线上平台建设,现已完成的“九华政务”APP一期开发,以移动端为重点,在界面设计上,贴近群众使用习惯;在具体功能设计上,注重与市级相关系统的信息共享和服务协同,紧密联系市政府政务服务中心,共享市级平台的建设成果。特别是在APP上推出的“分事项、分时段”精细化预约服务,让群众办事即到即办,节省办事等待时间,有效破解了人流峰谷不均、办事窗口拥堵等难题。
对于办事人而言,一次性告知他们需要准备的材料及办事流程,是审批和服务落到实处的一个重要标志。为严格落实一次性告知制度,湘潭经开区努力提升网络信息设施基础,加强“57512345”统一政务咨询投诉举报热线建设,进一步
健全运行机制和完善功能,实现群众和企业到政府办事“拨打一个号码,知晓全部事宜”。
湘潭经开区进一步整合资源,以“审批向政务大厅集中,服务向企业群众贴近”为思路,延伸政务服务,打造“区-乡(街)-社区”三级政务服务平台,构建更加便捷高效的政务服务体系。以基层需求为导向,建立“零距离”服务机制,提升乡街综合服务功能,确保全区办事群众小事到村(社区)服务站,大事到乡(街)政务大厅,逐步做到群众办事“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实现基层政务服务“最多跑一次”。
湘潭经开区政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正指导客户办理相关业务。
贴心服务——
让群众、企业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湘潭经开区办事“最多跑一次”改革,就是为了提升工作效率,切实让群众、企业感受到九华园区的便捷高效服务,共享发展成果。
3月以来,湘潭市不动产登记中心九华分中心按照“便民、高效、廉洁、规范”的服务宗旨,积极落实湘潭经开区“最多跑一次”改革要求,组织工作人员上门送服务,为行动不便的老人进行上门面签,减少了办事群众上门次数,切实提升老百姓的体验获得感。
响水乡政府依托便民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的机遇,充分发挥乡、村级便民中心平台功能,在办理社保、医保、就业、计生等方面进行探索实践,加强培训提高经办人员业务能力,对于“最多跑一次”中的即办件都能做到即来即办,对于上报件做好一次性告知、受理、初审、上报工作,较好地实现了申请人办事“最多跑一次”,获得了基层群众的广泛好评。
这些只是九华相关部门切实按照“最多跑一次”要求,为群众、企业贴心服务的一部分,随着改革的深化,九华的政务服务将会实现新的突破,努力形成“最多跑一次”改革的九华样板。(杨国强 黄渊祥)
来源:人民网
作者:杨国强 黄渊祥
编辑:刘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