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谱写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邵阳积极对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融合发展综述

来源:邵阳日报 作者:袁枫 编辑:刘艳芳 2019-07-30 16:54:39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时刻7月30日讯(通讯员 袁枫)盛夏的邵阳,热潮涌动,生机勃发,邵阳经开区内,总投资10亿元的桑德集团锂电池循环利用项目建设如火如荼。该项目建成后将为邵阳市提供环保领域全方位、多层次综合处理服务解决方案,助力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低碳城市的创建。

桑德集团邵阳锂电池循环利用项目是邵阳市成功对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融合发展的一个典型实例。今年4月,2019年湖南-粤港澳大湾区投资贸易洽谈周在深圳、香港、澳门及珠三角其他地区举行,桑德集团锂电池循环利用项目、邵东智谷建设项目、邵阳经开区清洁能源智能装备产业园等29个项目现场签约,项目总投资212.7亿元。

近年来,邵阳市区位优势明显提升,支持产业发展政策逐年增多,投资环境明显改善,发展势头迅猛,尤其是开放型经济走在了全省前列。仅2018年,全市承接沿海产业转移企业500余家,完成产业投资680亿元。新增“四上”单位741家,其中规模工业企业255家,居全省第2位。今年上半年,邵阳市新增“四上”单位209家,排全省第2位。其中,新增规模工业企业88家,排全省第1位。

“二中心一枢纽”战略效应凸显

邵阳作为湘西南重镇,在历史上素为“上控云贵、下制长衡”的交通要塞,曾因水路、公路交通顺畅而创造过属于自己的辉煌。但同样邵阳市也曾因铁路是“断头路”,公路等级低,一度成为全省的“交通死角”。

在全市上下要求加快发展的紧迫感日益强烈的情况下,2016年9月,市十一次党代会确立了未来五年将邵阳建设成为湖南省域副中心、湘中湘西南经济文化中心、全国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的“二中心一枢纽”战略,这是全面建成小康邵阳的关键决策和战略定位。围绕这一宏伟目标,近年来邵阳市加快构建公路、铁路、空港和水路四位一体的立体交通网路。对外,围绕“东进、北拓、西连、南延”的发展目标,加速推进“铁、公、机”立体交通网络建设。对内,突出以“邵阳大道、西湖路”为主轴,“一环、二环”道路为城市内环,“三环城市快速路”为城市外环,“七纵十横”为重点的路网骨架,织密支路网络,建成“环网相连、节点畅通、高效便捷”的路网架构。

截至目前,高铁进城,邵阳与省会长沙的空间距离瞬间被拉近;武冈机场正式通航,一条助力邵阳乃至湘西南经济腾飞的“空中通道”正式开启;规模居全省地级市前列的邵阳南高铁站交通综合性枢纽工程加速推进,洛湛铁路、怀邵衡铁路和规划中的呼南高铁、长邵城际铁路、邵冷铁路等将在这里交会。通过实施‘二中心一枢纽’战略,邵阳市将实现从发展边缘地带向增长中心地带转变,从而成为连接多地的区域大通道、交流大桥梁、合作大平台,并快速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珠三角经济圈、北部湾及东盟经济圈、长江经济带和国家西部扶贫及生态文化旅游圈,并为邵阳市积极对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融合发展奠定了良好的交通基础。

“沪昆百里工业走廊”全面崛起

“重振工业雄风”是每一位邵阳人的夙愿,也是历届市委、市政府紧抓不放的任务。

2014年,邵阳市启动沪昆百里工业走廊建设,在全市12个县市区建设湘商产业园。2016年1月,时任市长龚文密在市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一核一带多点”的沪昆百里工业走廊构想。在担任市委书记后,龚文密又在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中将其作为“二中心一枢纽”重大战略的实施手段。其定义为“以邵阳经济开发区为核,以沪昆高速百里工业走廊为带,以各县市区工业园区为多点,打造湘中、湘西南面积最大、覆盖人口最多的工业中心”。其目标是到2020年建成东起邵东与娄底接口(沪昆高速),西至洞口与怀化接口约百里长的以邵阳经济开发区为“核”,以沿线工业园区(集中区)、重点乡(镇)为产业发展带,以非沿线县区经开区、集中区、重点行政乡(镇)为“多点”的工业走廊。

为确保这一战略构想的成功实现,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科学规划,按照统筹安排、发挥优势、辐射带动、有效调控、环保优先等原则,根据区位条件、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等因素,编制了全市各园区和重点乡(镇)的产业发展指导目录,明确了核、带、点的主导产业定位和发展目标,成功建成7个省级工业园区,实现了县县有工业园区,县县建成湘商产业园的目标。这些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平台,为邵阳市对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融合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粤港澳大湾区及沿海地区的一大批客商纷纷投资园区,一大批好的项目接连在园区落户扎根。

截至2018年底,沪昆百里工业走廊沿线工业园区入园企业1976家,占全市总量的88.61%,拥有规模工业企业855家,较2014年增加441家,年均增长约110家,园区内就业人数达22.98万人,较2014年增加10.26万人,年均增长15.94%。

“一二三四”全域旅游蓬勃发展

邵阳市是传统农业大市,生态、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草山面积居全省首位,旅游资源总量居全省第3位,全市现有350余个大小景区景点,其中有1个国家公园,1处世界自然遗产,3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5处国家森林公园,7处国家湿地公园,10个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4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3A级以上旅游景区30个。

粤港澳大湾区是全国最具潜力最为活跃的经济区域,其溢出效应、辐射效应巨大。旅游业是邵阳的优势产业,2018年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同比增长53.57%,实现旅游收入同比增长31.53%,增幅位于全省前列。在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这样的历史机遇下,邵阳市旅游业也迎来空前发展机遇。近年来,市委、市政府依托交通优势,立足资源禀赋,以点带面,以线相连,与毗邻粤港澳大湾区的广西开展全方位旅游合作,打造了桂林-崀山-张家界、桂林-崀山-韶山等旅游精品路线,邵阳旅游正加速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成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为确保这一目标实现,市委、市政府不断优化旅游规划编制,聘请高水平规划专家,因地制宜,整合优势资源,着力提升城市建设规划和项目规划水平,把旅游业的发展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部分,把邵阳作为一个大的旅游产品,去塑造整体形象,完善整体功能,激发整体活力,张扬综合吸引力。2018年制定出台了《邵阳市旅游产业发展奖励扶持办法(试行)》,2019年成功编制《邵阳市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19-2035)》,多措并举完善全市旅游综合服务设施,聚焦近期、中期、远期目标,着力构建“一核、双心、两翼、三廊、四板块”全域旅游空间格局。

一核引领,即以世界级丹霞景观为依托,发挥崀山世界遗产地和国家5A级旅游景区品牌效应,联动张家界、桂林,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张崀桂世界遗产旅游走廊。双心并重,即恢复宝庆古八景,建设邵阳新八景,修筑八大文化场馆,建设资江八桥景观,打造宜居、宜游、宜养、宜业的传奇宝庆城中央游憩区和区域文化旅游集散中心,同时依托武冈机场打造邵阳西部重要旅游服务中心。两翼齐飞,即打造东部城市商务旅游翼、西部生态康养旅游翼;三廊贯通,即全面贯通古商道文化旅游廊、张崀桂旅游廊、资江生态景观旅游廊;四大板块,即打造大崀山旅游、大南山旅游、雪峰山花瑶旅游、城乡商贸休闲旅游。

追逐粤港澳大湾区的强劲发展步伐,我们强烈地感受到邵阳旅游产业的勃勃生机。邵阳市旅游产业从无到有,由小渐大,每一次前进,都是决策层以及全市人民发展观念的嬗变。在这篇嬗变的乐章中,旅游这一“朝阳产业”将伴随邵阳市与粤港澳大湾区的互融互通焕发出更加澎湃的活力!

来源:邵阳日报

作者:袁枫

编辑:刘艳芳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园区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