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益阳高新区:企业迁徙背后的产业“聚变”之路

来源:益阳高新 编辑:岳敬然 2025-08-04 11:22:47
时刻新闻
—分享—

太阳发光放热源于其内部不断进行“核聚变”,即较轻的原子核结合成较重原子核,释放巨大能量。

在益阳高新区特别是东部产业园,正经历系列产业“聚变”反应。

图片

益阳高新区东部产业园。

跃迁

东部产业园是益阳高新区的“产业心脏”,园区内现代路网如大小血管纵横交错,一家家企业不断填满“格子”,组成园区日益丰满的产业版图。

科力远新厂区位于东部产业园鱼形山路,占地面积16.79万平方米。眼前偌大的厂区井然有序、一应俱全,几个月前那场“硬仗”让人记忆犹新。大批生产设备、一千多人紧锣密鼓搬迁,短短20多天完成新旧产线的无缝对接,迅速实现了规模化量产。

图片

益阳科力远电池有限责任公司东部产业园新厂区。

新厂区今年4月刚投产,算得上东部产业园的“新面孔”。科力远在益阳却已是人尽皆知的“老牌子”,2001年便扎根朝阳产业园,后南迁至创业园,此次再搬到十多公里外的东部产业园。

“在朝阳产业园时产值三四个亿,到创业园后增至七八个亿,去年底已达到近11个亿,今年搬到东部产业园继续保持强劲增长。”科力远相关负责人介绍。

一步一个脚印,隔几年上一个台阶。这是科力远深耕益阳高新区近二十五年的前行路径。

图片

益阳信维电子科技产业园。

力助

这是一场政企同心协力的“双向奔赴”。

大厂搬迁过程纷繁,只要企业“吹哨”反映,园区各部门事无巨细立即响应,益阳高新区通过“24小时不打烊”服务机制,倾力帮助企业解难题、办实事。

益阳高新区抢抓“两重”“两新”等系列政策机遇,为园区企业极力争取政策与资金支持,已给科力远发放1.5亿项目扶持资金、0.12亿搬迁补偿费用,为企业顺利搬迁、提质扩容提供有力依托。

当科力远初入园区“缺东少西”,益阳高新区投入约400万元建设日排污量1000立方米的污水提升泵站,解决企业日常生活污水排放问题。职能部门积极行动,协助企业食堂办理经营许可证,提供廉租公寓解决150名企业员工住宿,将厂区纳入共享单车、快递服务范围,全方位提供各项配套服务,解决企业发展后顾之忧。

图片

益阳科力远全新MES自动生产线。

破立

搬迁并非简单的“挪个窝”,而是一场“破局而立”的嬗变与新生。

科力远投入大量资金,为新产区拓展出更大发展空间。企业原来局限市内,用地紧张、场地有限,现在扩建了厂房、宿舍、食堂。新厂区按照智能化、绿色化的标准建设,在原有基础上增加5条柔性自动生产线,并新招了四五百员工,满足企业增产扩容所需。

随着生产线扩能升级,MES等先进生产管理系统愈加施展自如,进一步优化生产模式、减少生产成本,科力远的精益制造能力和生产效益得到了大幅提升。目前,已与美团、哈啰、iRobot、伟易达等消费类电池行业头部企业建立起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共享充电领域的产销规模处于国内领先地位。2025年1-2季度,该企业实现营业收入和利润的大幅增长。

“今年营收目标瞄准15亿,保持行业前三!”科力远以新厂投产为契机,打造二轮车电池包的核心制造基地,在换电业务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该企业进驻“东进桥头堡”东部产业园,与金博股份、惠同新材等聚链成群,有力夯实了新能源新材料主特产业根基。益阳科力远正依托集团大储能产业生态创新联合体,持续带动园区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科力远为园区立下了一根标杆。益阳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左志锋表示,科力远扩能升级项目是园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战略布局,对推动全市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益阳高新区将进一步落实惠企政策和助企服务,承接好科力远集团领军的大储能生态创新联合体优势,推动企业实现两年扩能升级倍增发展。

图片

益阳橡胶塑料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潮涌

科力远并非个例。近年来,益阳高新区掀起一股企业搬迁升级发展潮。

益阳橡机比科力远更早一步行动,由会龙山脚下到朝阳产业园一路“打怪升级”,成长为国内橡胶机械行业骨干企业。2021年整体搬迁到东部产业园后,开启从传统制造向数字化制造的转型之路,企业生产和销售及研发等迈上了一个新的高度。同年,益阳橡机纳入中国中化麾下。并于2024年在益阳成立中化橡机,对国内三家老牌橡企益阳基地、桂林基地、三明基地实施一体化管理。2023年,企业自主研发生产的国内首台、全球最大规格剪切型GN700密炼机成功下线,大容量密炼机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024年,企业产值增长75%,出口爆发式增长500%,产品远销全球40多个国家。当前,益阳橡机正积极筹划在东部产业园布局新品研发,新建大型炼胶实验中心,推动企业进一步升级发展。

图片

艾迪奥新建千亿只关键电子元器件研发生产基地。

类似的“励志成长故事”不断涌现。益阳高新区瞄准电子信息产业,引进信维声学将深圳部分生产基地搬迁至东部产业园,并与之合力建设信维电科产业园。依托信维在韩国、日本的研发中心,聚合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信维电科高端MLCC项目脱颖而出,被列为湖南2024年十大产业项目之一。艾迪奥新建千亿只关键电子元器件研发生产基地,入选全省电子信息制造业重点项目。信维电科、艾迪奥等企业聚链成群,为益阳打造“世界电容器之都”添砖加瓦。

图片

金博股份牵头建设的“碳谷”产业园。

金博碳素也走过类似的路。企业从市区两处厂区汇聚到东部产业园,发展成为碳基材料龙头企业。并在“聚变”一定程度后引发“裂变”反应,孵化出金博氢能、金硅科技、金博碳陶等多家金博系企业,中国“碳谷”初具雏形。另一家新材料行业骨干企业益缘新材,最初租赁园区厂房安身,2024年新建近10万平方米全新厂房,投产500万千米/月金刚石线研发生产项目,朝着年产6000万千米金刚石线的目标迈进。这些企业构筑起园区新材料产业的坚实“家底”。

园区企业因势而动,以搬迁促整合、以“聚变”引“剧变”,映射出清晰可见的产业“聚变”之路。

图片

益缘新材新厂区。

开来

近年来,益阳高新区扛起国家级高新区的责任担当,强化“要素跟着项目走”,不断优化资金、土地、用水、用能等要素保障,园区配套水平与承载能力持续提升,全力保障打造高质量发展主阵地主战场主引擎。

特别是去年园区稳步推进改革,针对园区人员机构及社会事务大做“减法”,同时全力做好产业发展“加法”,深入实施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行动、重点产业倍增计划等,持之以恒推动资源集聚、企业壮大、产业升级。于是我们看到在东部产业园这片产业热土上,一批批企业搬迁整合、提质扩容。

今年以来,湖南持续推进园区整合优化。6月24日,益阳高新区召开“十五五”规划编制动员部署会,强调强化产业园区主阵地建设,统筹推进产业规划、空间规划与专项规划的多规融合,优化空间布局与要素配置,把产业集聚的主阵地进一步做大。

新一轮产业“聚变”正迎面而来。

来源:益阳高新

编辑:岳敬然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园区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