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如何让开发区走出腐败“洼地”?
2014-06-23 10:51:47 字号:

  作为地方经济发展的主战场,各种开发区在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记者近期在海南、安徽等地采访时发现,一些地方的开发区由于权力集中,缺乏有效监督,腐败案件时有发生。(6月20日《半月谈》)
  
  开发区作为地方经济特区,通常被誉为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引擎。其对培养懂市场经济的领导人才,驱动地方经济发展,功莫大焉。然而,开发区腐败案高发频发态势表明,开发区似乎已陷入腐败“洼地”的泥潭。
  
  与其他区域相比,作为地方经济发展高地的开发区,优惠政策多、工程项目多、资金量大,同时开发区集行政审批权和行政执法权于一身,官员自由裁量权大,在招商引资、征地拆迁、土地出让、组织人事、行政审批等多个环节,给权力寻租留下了巨大空间。因此导致的开发区腐败泛滥成灾不但使国家经济利益蒙受巨大损失,也在社会上带来了恶劣的影响。
  
  其实“大楼立起来,官员倒下去”,是很多地方都存在的问题。开发区之所以沦为“腐败重灾区”,看似是天然的“生态环境”导致的,其实与监督制约机制和监管制度缺失、土地管理法规不够健全息息相关。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些一把手又高度集权,在面对巨额经济诱惑时,往往无法抵御诱惑,致使在这些腐败案中,“一把手”违规违纪问题居高不下,这充分说明更严格的反腐制度,在经济特区尤其不能缺席。
  
  反腐倡廉要360度无死角,公权力也不是“咸猪手”,要使开发区走出腐败“洼地”,避免公权力沦为谋取私利的工具,必须健全让开发区官员“不能腐、不愿腐、不敢腐”的制度。一是要强化廉政教育,并尽快建立一个完善的相对独立的监督体系,加强监督力量,坚决惩治腐败,最大程度化解领导干部廉政风险;二是要整治庸懒散软、吃拿卡要以及不作为、慢作为、乱作等不良作风,规范执纪执法行为,最大限度地控制和减少自由裁量空间;三是强化权力制衡,限制开发区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特别是要限制一些所谓“高配”的“一把手”权限。总而言之,要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做好廉政风险防控工作,以确保权力健康稳定运行,引导开发区科学和谐发展。

                                                            长江网  李心娇

来源:长江网

作者:李心娇

编辑:唐小慧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