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开工一批、竣工一批、运营一批,长沙金霞经开区凝聚起奋进的磅礴力量,以优质服务快速推进产业项目建设。园区里,塔吊林立、一座座现代化厂房拔地而起,一股金秋时节收获忙的气息扑面而来。红网长沙站、时刻新闻联合长沙金霞经开区推出系列报道《奋进的力量——金霞经开区“项目建设年”暨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特别报道》,带您领略金霞经开区的产业项目建设,如何燃动星城。
位于长沙金霞经开区的长沙新港分三期建设,一期于2003年建成投产,二期于2006年建成投产。目前,三期正加快建设。
助力不靠海、不沿边的长沙连通世界,长沙新港“承担起了它的使命”。
长沙新港三期工程效果图。
红网时刻记者田甜 万牧昆长沙报道
在湘江之畔的长沙新港码头,只见水中船行如织,岸边车水马龙,南北片区界限分明,集装箱、件散杂货、汽车滚装等功能区排列井井有条,项目三期建设如火如荼,一片蓬勃的气象。这个通江达海、物流全球的水运口岸,十数年来,稳扎稳打,目前正站在长沙金霞经开区这个“开放高地”,迈向更“开放”的未来。
位于长沙金霞经开区的长沙新港分三期建设,一期于2003年建成投产,二期于2006年建成投产。目前,三期正加快建设,建成后,设计吞吐能力可达1200万吨,实际产能1500万吨,港口功能将进一步完善,港口设计吞吐能力大幅提高,长沙新港正式迈入千万吨级内河港口行列。
“目前已建成投产3个泊位,今年11月份将新投产2个泊位,后方陆域20万平方堆场初具雏形,铁路专用线预计2021年建成投产。”湖南长沙新港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谢跃煌介绍,长沙新港三期项目征地500亩,投资12亿,规划建设2000吨级(兼顾3000吨级)泊位6个,新建4.5公里铁路专用线一条,正线全长4.48公里,铺轨里程7.7公里,配套建设“铁水联运”仓库、管理用房等设施约3.6万平方米。
立足园区优势,助力国家物流枢纽建设
“长沙入选首批国家物流枢纽,为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今年9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联合印发《关于做好2019年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工作的通知》,长沙入选的消息一度刷爆朋友圈,这意味着,不靠海、不沿边的长沙,以其高质量的物流基础设施体系建设,赢得了认可。
“从外部环境到内部条件,从港口建设到营运状况,长沙新港已经迈入了新时代,未来发展潜力巨大。”谢跃煌说,长沙正打造水陆空立体交通枢纽,在此过程中,长沙新港“承担起了它的使命”。
东靠贯穿南北的京广大动脉、南依东西走向的长石铁路,毗邻长沙铁路货运新北站,铁路专线规划进港;公路与京珠高速、上瑞高速、长常高速和107国道相连,可直达黄花国际机场……依托金霞经开区区位交通优势,即将建成的长沙新港三期项目,将实现铁路、公路、水路 “无缝对接”,为物流全球提供更便利、更环保、成本更低的物流解决方案。
以智能物流为主导产业的金霞经开区,是第一批国家级示范物流园区,是湖南省唯一的综合性现代物流园区,也是中部地区唯一的铁水公管多式联运的集中连片发展区。在这里,不仅有直达欧洲的铁路、中欧班列(长沙),更有长沙国际铁路港二期工程、长沙深国际现代综合物流港、长沙传化智能公路物流枢纽港项目等国家物流枢纽重点建设项目,水路、公路、铁路、管道、邻空“五元化”大交通平台,直接带动的是通达全球的“大物流”。
融入“一带一路”,助力长沙连通世界
通江达海,物流全球。长沙新港已开辟国际集装箱内支线7条,每周进出口国际集装箱航班40多个,集装箱货物以外贸为主,占到吞吐量的85%以上,外贸出口集装箱占全省的60%以上,占长株潭地区进出口箱量的90%以上。长沙新港是湖南外向型经济的重要物流通道。1-8月,长沙新港完成货物吞吐量630万吨,同比增长24.93%,其中集装箱吞吐112696.5标箱,同比增长6.36%;件杂散货吞吐404.63万吨,同比增长38%。
“货物通过上海港运至世界各地,相继开辟了韩国、日本、美国、欧洲、澳洲、非洲、南美、地中海等国际航线。”谢跃煌表示,一直以来,长沙新港与国际航运中心——上海港深化合作,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
长株潭城市群的规模以上企业的原材料和产成品是通过水路运输,涉及汽车产业、化工、橡胶、工程机械、粮食加工、养殖、钢铁、建筑工程、陶瓷、烟花、电子等产业,长沙新港的建设,将助力相关企业从长沙走向世界。
“一带一路”搭起梧桐枝,开放金霞引来凤争栖。“长沙新港未来可期。”谢跃煌说,长沙新港的所在地金霞经开区,是长沙开放型经济的“桥头堡”,这里具备了极具竞争力的“开放”条件,不仅有长沙新港、中欧班列(长沙)等开放通道,还有跨境电商产业园、保税物流中心、中部进出口展示交易中心等开放平台,更有省市区各级政府以及金霞经开区不断拓展开放领域的决心以及主动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将金霞打造成开放型经济新高地的一流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