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走进常德经开区桃林路双创大厦三楼,工会助力中小企业创业就业成果展示大厅里,“梦想工厂”的蓬勃扑面而来。园区企业的创业就业成果生动陈列,产业链工会的服务印记随处可见。科技企业孵化器联合工会办公室就设在此处,常德经开区总工会派驻的专职工作人员贺思蕊,每天在这里为创业者们编织着“服务网”。她的办公桌上,一张“服务清单”记满数十家在孵企业的待办事项。
在成果展示的醒目位置,“劳模工匠智囊团”的故事格外亮眼:肖进春扎根车间破解新材料生产难题,陈俊团队培养的技术骨干在制药一线接力传承……这些由常德经开区产业链工会凝聚的劳模工匠们的“智囊力量”,与工会干部们的政策服务形成合力,让政策红利精准滴灌,让工匠智慧赋能成长,共同为这片创业热土注入源源不断的动能。
链上建会织网 筑牢服务根基
这样的精准服务,源于常德市总工会以“工会链”赋能“产业链”的创新实践。常德市总工会深入一线蹲点指导,由党组书记牵头,班子成员分别带队,组建专项工作组进驻常德经开区,聚焦职工创新创业中的难点堵点精准发力。工作组既选树先进典型引路,又紧盯薄弱环节攻坚,通过每周雷打不动的“创业会诊会”,持续提升服务质效。
常德经开区同步成立推进职工创新创业工作专班,整合总工会、产业发展部、组织工作部、市场监管部、企业服务中心等部门力量,建立专班联席会议制度。专班每季度召开专题会议,聚焦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中小企业发展等核心议题“圆桌议事”,仅去年至今已推动解决厂房扩建、人才引进等实际难题47个,切实为企业孵化成长扫清障碍。
2024年,在常德市总工会指导下,常德经开区总工会将常德经开区科技企业孵化器所属企业按照产业链的划分,建立了智能装备制造、互联网+、新能源新材料、服务业等4个科技企业孵化器产业链联合工会。
常德经开区科技企业孵化器智能装备制造产业链联合工会主席程红玲的故事,正是“链上建会”的生动注脚。这位1975年出生的女企业家,2019年毅然辞去广东国企的稳定工作,带着对生物识别技术的执着回到常德,在常德经开区创办了湖南晨晫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创业初期,工会帮她对接厂房、申请补贴,甚至带着跑供应链。”程红玲说,如今,她的公司已跻身“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行列,其研发的虹膜锁获得湖南省“创客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创客组二等奖。
作为智能装备制造产业链联合工会主席的她,创新推出“动态管理台账”,既推动孵化成功企业“破壳成长”,也积极吸纳新入孵企业“抱团发展”。“常德橙果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刚来时只有3个人,我们立马对接高校资源,为企业招才引智,现在发展劲头很好!”翻着台账,程红玲眼里满是同为创业者的自豪。
“产业链工会帮我们对接了太原科技大学专家团队,技术难题迎刃而解!”特农机械负责人的感慨,道出了链上服务的实效。在常德经开区,产业链工会如同“纽带”,串联起政策、人才、市场等资源,让企业不再“单打独斗”。
湖南双畴网络科技等4家企业通过工会推荐,在“创客中国”大赛中拓宽资源渠道……如今,在链上工会的赋能下,一批企业如湖南奥泰克科技、常德金德新材料等,正展开双翼在各自领域高飞,共同绘就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图景。
劳模工匠领衔 破解技术瓶颈
“宋劳模,这数控加工总出偏差,您给把把关?”早上8点,全国劳模宋奇峰、湖南云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机电车间主任宋奇峰刚走进车间,就被常德市金诚汽车配件制造有限公司的技术员拉去看样品。他掏出那本翻卷了边的“工艺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记着20多个技术方案,都是他每月为3家产业链企业“坐诊”时积累的“药方”。
常德经开区总工会建起“劳模工匠服务站”,12名劳模工匠组成“智囊团”,为产业链上的在孵企业注入技术动能。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常德力元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技术部部长肖进春,是“智囊团”里出了名的“技术急先锋”。深耕新材料领域多年的他,带着一身硬功夫穿梭在各在孵企业间,从设备安装调试到生产工艺优化,手把手帮企业啃下一个个技术硬骨头。有次一家新材料企业的生产线参数总不稳定,他连续多天守在车间,带着技术员逐项排查,最终拿出的优化方案提升了生产效率。
今年上半年,30对师徒结对子,让“传帮带”在车间里蔚然成风。三金制药“陈俊创新工作室”培养出的贺美艳,不仅成了常德最美执业药师,更带着自己的“技能大师工作室”,手把手教出一批制药骨干,让工匠精神在流水线上传薪接火。
“宋奇峰劳模创新工作室”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苏玲、张全会与后辈们一起钻研纺织新工艺,培养出的技术能手已成为湖南纺织业的中流砥柱;橙果智能科技公司的汽车焊接线设计及机器人仿真项目,获评为常德经开区2024年度十大精品创业项目之一。
“用需求清单对接服务清单,让企业得实惠、工匠有干劲。”常德经开区工会主席罗志立说。如今,劳模们带着绝活奔走在产业链上,正推着“湖南制造”加速向“湖南智造”跃升,让更多中小微企业在技术赋能中拔节生长。
整合资源要素 助推企业腾飞
“杨主席,我们想开拓长三角市场,能不能搭个桥?”一大早,湖南双畴网络科技负责人就找到互联网产业链联合工会主席杨萌。杨萌立刻翻开“资源对接表”,3天后就为企业争取到参展机会。杨萌的“服务秘籍”,是常德经开区总工会建立的“三库一平台”:创业达人库、精品项目库、导师库,加上每季度组织的产业沙龙。
常德经开区总工会组织的每季度的产业沙龙,20个席位经常一抢而空,钱亿海作为活跃的创业分享者,经常在沙龙分享会上进行创业辅导,与其他“创业达人”集思广益,针对部分企业出现的问题“看病会诊”,助力初创科技企业找到更多发展机遇。“以前单打独斗,现在沙龙成了‘资源对接会’,上个月刚谈成一笔订单!”退伍军人创业者刘玉清难掩激动。楼宇内同类型企业“上下楼”成产业链,资源互换、业务合作频繁涌现。
常德经开区总工会牵头建立创业达人库、精品项目库、优秀导师库,评选出10名“创业达人”、十大精品项目,选聘10名创业导师,为企业提供精准指导。这样的“化学反应”处处可见:返乡创业的李标雄夫妇创立常德市同创包装有限公司,企业发展到需要布局数字化营销,工会牵线请来技术专家上门指导,杨萌身为“创业导师”,亲自帮着打通电商渠道,为其开拓产品市场。湖南金富力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更是从孵化器“破壳”后,在工会助力下形成产业链闭环,三元正极材料产能跃居全国前三。
“你看这栋楼,楼上做研发,楼下搞生产,工会就是中间的‘传动轴’。”站在双创大厦前,罗志立感慨。这里的每一家企业,都在链上工会的赋能下,朝着“湖南智造”的星辰大海,奋力翱翔。
来源:湖南工人报
编辑:李文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