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国家高新区:做好“高”和“新”两篇文章

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作者:杨文利 编辑:汤琴 2013-10-18 09:26:35
时刻新闻
—分享—
  本报记者 杨文利 报道
  
  “国家高新区突出做好‘高’和‘新’两篇文章,对区域经济的辐射、示范和带动作用明显。”在10月1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的“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科技经济紧密结合”新闻发布会上,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表示,国家高新区已经成为区域创新的增长极。
  
  万钢介绍,2012年国家高新区达到105家,工业增加值占全国的14.5%,企业研发支出、技术合同成交额占全国比重和新产品销售收入占高新区总收入比重均超过1/3,获得的专利授权量占全国企业专利总数的50%,单位产出能耗为全国平均水平的50%,表现出很强的持续性、成长性和辐射带动力。2012年,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实现总收入2.5万亿元,对北京市经济增长贡献率达25%。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总收入年均增长30%,2012年超过5000亿元。上海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实现企业总收入1.88万亿元、增加值3300亿元,有效发明专利占上海市的2/3以上。
  
  万钢认为,国家高新区的发展有聚集效应,因为它的导向很明确,就是高新技术产业;人员来源也很明确,科技人员带着创新的梦想,面向市场,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经过20多年的不懈努力,不仅国家高新区发展起来,高新区里面的企业和科研机构也都发展起来。
  
  虽然国家高新区成就喜人,但是由于处于不同地区和不同发展阶段,各国家高新区的发展并不均衡。在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新时期,万钢强调,各国家高新区在创新发展方向上要根据自己的资源禀赋、产业结构和能力确定面向未来的发展战略。要注重“高”,也就是高起点。吸引更多的更优秀的创新创业人才进来,形成具有特色的产业集群;按照产业链部署创新链,使创新链、产业链和资金链紧密结合;要发挥政府公共服务功能,每个高新区都建立和自己产业特色相近、相符合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使中小企业的研发成本大幅度降低。
  
  万钢强调,要促进科技和金融的结合。他表示,目前国家高新区企业在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上市的比例相当高,今后要更加完善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研发设备加速折旧等普惠政策,促进科技型企业成长壮大。此外,要注重开放合作,“走出去”、“引进来”,要吸引外资企业参与我国科技项目的实施,促进与国内研发机构的机构性合作,建立共同的实验室,推动基础研究发展,为高新技术的创新提供重要的基础和前沿研究。
  
  万钢还介绍了我国科技创新取得的最新进展。他表示,近年来,我国全社会研发(R&D)支出年均增长20%以上,目前已突破1万亿元,其中企业占74%。截至2012年,研发人员总量达到320万人年,稳居世界第一;SCI收录的我国科技论文数快速增长,连续四年居世界第二;发明专利授权量达21.7万件,稳居世界第三。全国技术合同交易额年均增长超过20%,达到6400亿元。全国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持续快速增长,达到约10万亿元。经过多年积累,我国逐步从跟随者变为并行者,一些领域已有领跑能力,成为具有重要影响的科技大国和创新大国。
  
  谈到科技体制改革,万钢透露,去年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召开和中央6号文件发布后,目前多项改革政策文件已经陆续出台。当前,科技部正推进相关工作,如建立跨部门、跨地区的科技项目公开、透明的管理信息平台和经费监管体系,向社会开放,接受社会的监督;建立国家科技报告制度和创新调查制度,推动国家科技资源持续积累、完整保存和开放共享;改革奖励制度,优化奖励结构,减少奖励数量;继续推动完善科研院所管理制度,加快事业单位分类改革。

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作者:杨文利

编辑:汤琴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园区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