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郴州高新区:起飞引擎全力推进项目建设掠影

来源:红网综合 编辑:谢瑞仁 2014-08-06 08:44:38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综合讯 据郴州日报报道 七月流火,林邑大地上气温不断攀升,而郴州的项目建设“升温”速度更快——
  
  赤石特大桥的工地上塔吊林立,工程车、运料车往来穿梭,搅拌机、升降机运转不停,重点项目“百日攻坚”的建设者们加班加点,全力奋战。
  
  郴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内如火如荼,一台台机器轰鸣不息,一座座厂房拔地而起。
  
  有项目才会有投资,有投资才会有发展。郴州以项目大建设带动经济大发展,近年来牢牢站稳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方阵”。
  
  今年上半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783.2亿元,高于全省4.2%,GDP增幅位居全省第一。
  
  项目建设成为助推郴州起飞的强大引擎。
  
  交通项目日新月异
  
  8月3日,安仁人段志超带着全家人在安仁火车站准备去上海度假。“在自家门口搭火车去上海”——这是老区安仁人民过去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今朝却成为了现实。
  
  今年7月1日,吉衡铁路上的火车正式驶进安仁。从此,革命老区安仁县告别了“不通火车”的历史。
  
  郴州的交通项目大建设改变的不仅是安仁。“老、少、边、穷”的革命老区桂东县和汝城县百姓,过去一直因交通不发达,无高速公路而深受困扰。
  
  去年底,湖南省高速公路网“五纵七横”中的第一纵——岳汝高速公路炎汝段正式通车,结束了桂东不通高速公路的历史,也意味着桂东和汝城这两个山区县,今后不再是“交通死角”,而是融入了全省交通主干线网络,成为了交通节点县城。
  
  郴州交通的日新月异源于2012年的决策。那年,郴州审时度势、抢抓机缘,开展了“三年交通大会战”活动,一大批交通项目开始启动建设。
  
  资金是交通建造的大“瓶颈”。面对“瓶颈”,郴州解放思想,先行先试,利用BT(建设—移交)、BOT(建设—经营—移交)等多种融资模式和运行机制,3年来累计完成投资500余亿元,是“十五”时期的17倍。
  
  BT模式让郴州以前修一条路的钱可以修三条,全市“十二五”交通建设已完成目标任务90%,是湖南省最快的。
  
  2013年是全市交通大建设的攻坚年。这一年交通大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一号工程”郴永大道高质量建成通车,创造了郴州公路建设“郴州速度”。
  
  这一年建设硕果累累:炎汝高速郴州段98公里建成通车,郴州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575公里。一条条公路犹如一条条景观带,呈现在人们面前,连通着城市和乡村,有力地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这一年郴州交通实现了“质”的腾跃——以郴永大道建成通车为象征,郴州形成了“郴资桂”为东西向、“郴永宜”为南北向的“大十字”城镇群;郴州交通从“节点”向“纽带”腾跃。
  
  目前,郴州新建公路通车里程达6069公里,其中高速公路473公里、干线公路726公里、乡村公路4870公里,公路密度已超过全省平均水平。郴州公路交通形成了市域内“半小时、一小时”经济圈和“长株潭、珠三角”三小时经济圈。
  
  区位优势叠加交通优势,为郴州起飞插上了双翅。
  
  城区项目脱胎换骨
  
  7月17日,经过一周的蓄水,郴州城区最大的人工湖——位于东河郴州高新区金田村段的金田湖露出了她美丽的面容。
  
  金田湖是郴州“十湖”工程之一,水域面积668亩,是郴州高新区投资5亿元兴建的项目。该项目的竣工,无疑再次助推了园区生态环境的提档升级。
  
  “城区变大了、变美了、变干净了。”外地来郴的客人和市民都由衷地发出感叹:郴州城区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然而,曾几何时,道路破烂不堪、污水排放、建筑生活垃圾污染等,让郴州这座千年的“林中之城”失去了美丽和纯净。
  
  “投资百亿,实现城市面貌一年一变化、三年大变化,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文明城市、国家森林城市。”郴州相继吹响了创建的集结号。
  
  扩容提质、道路改造、开辟绿地、美化环境……郴州100多个项目同时启动,整个城区成了项目建设大战场。
  
  与市中心城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同步进行的还有“绿城攻坚”、“城乡绿化攻坚”。2009年,郴州打响这两场“攻坚”战,坚定地朝着“四创”的目标一步步迈进。
  
  为推进项目建设,郴州建立了市级领导联系重大项目工作制度,实行“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机制。各级领导干部靠前指挥,参战督战,问题在一线解决,矛盾在一线化解。
  
  在这场城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攻坚战役打响之后,郴州的城市发生了“蝶变”——
  
  城区破旧的民房、城中村等,被一栋栋高楼、一个个环境优美的小区所替代。105条脏乱差背街小巷,也在这场城市脱胎换骨的改造中,获得了新生。
  
  从城东的爱莲湖公园到城西的南岭植物园,从城南的五岭阁公园到城北的苏仙游园,全城大大小小的公园、游园就有114个。它们星罗棋布、相依相掩,城是园、园是城,分不清哪是城、哪是园。
  
  郴州通过开展4期的“绿城攻坚”,让城区超过一半的面积被绿色掩映,构筑起了“一圈两环、蓝脉绿网、十山十湖”城市大园林生态圈,成功实现了“开门见绿色,出门进游园”。
  
  2013年,郴州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2014年,创建国家卫生城市通过省检,进入了最后的冲刺阶段;创建国家森林城市赢得了国家林业局核查验收组的高度评价和肯定。
  
  郴州的变化引起了外界关注。今年,云南省派出了4次相关考察团来郴;广东不仅派出了20多批次的考察团入郴调研,还派出干部来郴州挂职学习。广东《南方日报》及电视等媒体,多次聚焦郴州这个城市的惊人变化。
  
  产业项目异军突起
  
  8月2日,郴州高新区内的湖南格兰博有限公司车间一片繁忙,格兰博智能小机器人生产线自从落户郴州后,就不断地接到来自全球的订单,从生产销售情况来看,已是供不应求。
  
  让企业负责人喜上眉梢的是另外一件喜事:今年,通过郴州市科技部门的申报,格兰博“家居服务机器人开发关键技术攻关”项目申报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已通过初审,将获得国家层面的更多支持。
  
  “过去来郴州看的是矿山冶炼企业,现在看的是高新技术企业,郴州在裂变。”省委常委、省长株潭两型试验区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张文雄来郴调研后,对郴州的产业项目建设发出这样的感叹。
  
  转型跨越的核心是项目建设。
  
  长期以来,占据矿业主导地位的是以柿竹园、黄沙坪、宝山、瑶岗仙、香花岭等为代表的国有矿山企业“老五虎”。2012年,郴州开展工业项目大会战,启动实施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1143个,完成投资503.8亿元。
  
  全市大力转机制、促转型,支持民营龙头企业规范发展、做大做强,以宇腾、金贵、银星、华信、展泰、金旺、众德、丰越等为代表的民营企业“九大金刚”强势崛起。
  
  与此同时,郴州通过国家级的“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这块金字招牌,近3年来,新引进转移型企业1300多家,台达电子、高斯贝尔、富士工业园、奥美森工业园、氟化工园等转移型龙头落户郴州。
  
  郴州着力突出以LED为重点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建设和有色金属深加工创新产业集群建设,稀贵金属和LED创新型产业集群两个项目已经通过了省科技厅审批。
  
  通过实施一大批电子信息、新材料、先进制造等新兴工业项目,郴州共有64家企业被批准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今年上半年的总产值达393.3亿元,同比增长18.4%。
  
  郴州已由资源输出地变为输入地,由原料提供者变为成品提供商;原来“一矿独大”变为多元产业支撑格局,全市三次产业结构已调整为目前的9.8:57.6:32.6。
  
  在“多”与“快”的合力下,项目建设正在郴州这一片热土发生“聚集效应”。如今,一处处重点项目建设现场,正成为点燃郴州起飞的强大引擎。

来源:红网综合

编辑:谢瑞仁

本文为园区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yq.rednet.cn/c/2014/08/06/4122999.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园区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