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综合讯 据湘潭高新区报道 从最初坚定“工业立园”发展思路,到后来扶植“两型”产业开发,虽说只是几个名词的转换,却让高新人经历了一段艰难的岁月。经过不断摸索学习,“两型”渐渐从一个模糊的概念,内化为一场势在必行的战斗。“两型”规划、“两型”产业、“两型”建设等先进理念陆续成型,无疑为这座致力于打造“高端装备谷、低碳新园区”的科技新城注入了鲜活的血液。
预约招商门槛,树“两型”标杆
和国内其他国家级高新区相比,湘潭高新区的“新鲜”,不仅体现在她“小而精”的产业布局和战略定位上。还在于,这张稍显年轻的“新面孔”发出了与“同龄人”不一般的声音。
从1992年正式成立,到2009年正式获批国家级高新园区,再到“两型新城”建设理念的提出,高新区花了不少时间,也曾付出过代价。
“所有入园企业,一律采取环保、安监一票否决制。”高新区产业发展局局长田振斌的一席话,着实让人为之一惊。明白人都知道,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日益增大的背景下,许多园区对项目已到了“求之不得”的地步,哪还有人会主动对项目说“不”的呢?
“产业必须有准确的定位、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它们必须符合园区的‘两型’定位。”田振斌介绍说,过去曾有多家实力雄厚的企业要求入园,但因其发展理念与高新区“两型”概念相悖,最终只能遗憾出局。
打造新能源“政策洼地”
谈到高新区的“两型经”,“新能源产业”是个绕不开的话题,尤其是风电装备制造产业。
“我们希望,将来只要一提到湖南的新能源产业,人们第一个想到就是湘潭高新区和湘潭高新区的风电产业。”田振斌告诉我们,世界首台5兆瓦永磁直驱型近海风力发电机组就是湘电风能自主研发、制造的。
为全力支持湘电风能产业发展,高新区为此专门制定了一套产业链招商政策。除大力引进配套项目外,高新区还组建了多家企业结集而成的风电装备产业联盟,力求把这支联队伍做大做强做精。
采访中我们了解到,高新区现有近50家新能源企业。随着园区进一步发展壮大,越来越多的“两型”、“低碳”技术将在这里诞生。
“两型”深入农家低碳拥抱未来
高新区下辖的吉安路社区,位于芙蓉路与吉安路交汇地段,社区范围有三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超过1.5万。
“通过社区引导宣传,居民们如今已逐渐养成了节水、节电、节气的好习惯。”吉安路社区负责人略带惊喜地透露,在园区的大力倡导下,社区居民不仅家家户户都装上了节能灯具,改造了排烟管道、加装了节水器,过去垃圾乱丢乱扔的现象,也随着分类处理“两型”理念的深入而消失。
通过长期不懈地推行“两型”产业发展,高新区在今年9月正式获批成为全省首批清洁低碳技术推广试点单位。
根据相关实施方案的设计,未来,高新区将着力构建集低碳发展规划标准体系、低碳技术孵化平台、产业节能改造等于一身的高质量、高品质的未来低碳发展策略,到2016年前初步形成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园区先锋。
来源:红网综合
编辑:谢瑞仁
本文为园区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