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综合讯 据湘潭日报消息(记者 曾明辉)逐步启动对我市“绿心”范围内20多家以化工、建材为主的落后产业退出;建立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生态环境保护的市场化机制;推进长株潭城铁建设,促进长株潭一体化……
2015年是“两型社会”第二阶段改革建设任务的收官之年,湘潭将以建设“两型社会,实现“两个率先”为主线,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抢抓自主创新新机遇,打造湘潭经济发展升级版。
“经济发展新常态这一大背景,事实上是‘两型’建设的一个发展新机遇。我们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来推动相关机制改革,让‘两型’工作实现质的飞跃。”湘潭市两型办相关负责人如是认为。
将工作具体铺开来看,今年,湘潭将着力在全面深化改革、长株潭一体化、生态环境治理、绿色循环发展、创新模式机制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重大突破。
强化生态治理提升与保护
湘潭的“两型”建设,站在生态治理提升和保护建设的维度,瞄准“一进一退”两个方向。
去年,竹埠港“退二进三”取得突破性进展,关停的28家企业,带来了明显的节能减排效果。今年,我市将继续加大“绿心”地区综合整治及企业退出力度,提升“绿心”地区的生态环境。
“逐步启动对我市‘绿心’范围20多家以化工、建材为主的落后产业退出,制定企业退出实施方案,明确退出时间;完成‘绿心’地区50头以上和湘江流域500-1000米以内规模养殖业关闭退出,并及时形成总结经验进行推广。”3月17日的全市“两型”建设研讨座谈会上,绿心地区的规划、生态保护,被再次强调。市两型办负责人表示,今年的“两型”建设,将突出规划落地机制,强化生态治理提升和保护体系。
退出与保护建设同行。根据规划,今年,将完成大昭山省级森林公园规划编制工作,并启动公园项目建设;做好金霞山省级森林公园申报工作,并启动规划编制;力争启动澄月湖省级森林公园的申报工作。
在“绿心”地区启动一批生态修复、林相改造等生态项目建设,争取在2015年实现“绿心”地区森林覆盖率达到43%、禁止开发区森林覆盖率达到56%、森林蓄积量达到35.06万立方米、生态公益林比例达到54.5%;继续推进昭山景区提质改造、芙蓉大道昭山段景观建设,以及昭山晴岚、盘龙农业示范园等生态项目建设,提升生态保护和发展水平。
探索生态文明市场化机制
一直以来,环境产业因其独特性,诸如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领域都属于公共服务范畴,环境产业有较强的政府引导性与计划性,这使得没有充分向市场化转型。
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要“建立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生态环境保护的市场化机制,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
去年,我市经过积极探索,在九华污水处理厂和竹埠港“退二进三”项目中引进PPP(公私合作)模式。
在竹埠港重金属污染重点区域治理时,岳塘区采用了第三方治理模式,率先进行试点。岳塘区政府与专门从事环境污染治理的高科技民营企业湖南永清投资集团签署合作协议,永清投资集团提供环保治理的专业技术与资金支持,合资组建“湘潭竹埠港生态治理投资有限公司”。这种模式的好处在于:在治理过程中,第三方不收取治污费用,而是在治理完成后,从治污成果中受益。
市两型办负责人表示,今年,我市“两型”建设将突出生态文明改革,推广竹埠港“退二进三”治理经验,运用PPP(公私合作)模式,建立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生态环境保护的市场化机制。
同时将探索推行自然资源产权、使用权交易制度,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资源初始产权配置机制和二级市场交易体系。探索建立健全节能量、碳排放权、水权交易制度;探索建立第三方合同能源管理推广机制;开展城乡污水、垃圾处理等污染治理设施建设运行特许经营,推行第三方建设营运环保基础设施。
此外,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落实主体功能区制度、建立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机制、建立生态文明考核评价体系和责任追究制度、推动区域合作“飞地经济”模式,也包含在今年我市“两型”建设任务之中。
协同推进长株潭一体化
“找准长株潭一体化发展的切入点,湘潭获取新一轮发展的新契机。”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谈文胜在3月17日的湘潭“两型”建设调研会上指出。
实现长株潭一体化发展,这意味着,从区域规划,到产业发展,再到城际交通、生态保护、要素保障等各个领域,湘潭都将与长沙、株洲进行对接。其中,项目对接在其中起到的作用不容忽视。
市两型办负责人介绍,首先是实现区域交通互联互通。“建立长株潭高速外环、长株潭城际铁路环线协调的区域高速运输体系;完善城际快速交通体系,建设由武广大道、湘潭西二环、伏林大道接长沙南环线和株洲东环线的城际快速环线;形成由九华大道、湘江风光带、昭山大道对接长沙的长潭内环线,由昭云大道、百合大道、铜板路、武广大道对接株洲的株潭内环线;争取长沙地铁3号线南延至沪昆高铁湘潭北站、长沙地铁5号线南延至湘潭,争取渝长夏铁路线路规划经过湘潭,协调抓好长株潭城际铁路及配套站场建设。”
产业协作直接推动长株潭一体化发展。按差异化发展原理,重点打造风电新能源产业集群、以矿山机械为主的专业机械制造产业集群及以汽车零部件制造为主的产业集群;争取由省级层面调整编制长株潭城市群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区域性产业集群和主导产业,优化整合三市产业布局,遏制产业趋同、恶性竞争。
长株潭环境联防联治和公共资源共建共享,也是长株潭一体化的重点工作。如协调推进湘江流域综合治理等环境保护项目,积极协调和争取省会展中心、艺术中心、体育中心、长株潭科技馆等长株潭区域性重大公共设施项目和文化产业项目在三市中心地区(昭山、九华示范区)选址建设,实现公共文化资源三市共享。
来源:红网综合
作者:曾明辉
编辑:汤琴
本文为园区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