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长沙经开区赴湘西小溪乡开展“爱心捐赠、扶贫助学”活动

来源:红网综合 作者:陈琳玲 编辑:汤琴 2015-08-12 09:46:46
时刻新闻
—分享—
  情满小溪奔流向海
  
  长沙经开区赴湘西小溪乡开展“爱心捐赠、扶贫助学”活动
  

(在现场捐助之后,爱心小组实地走访了3户困难家庭。)

(爱心小组给汪娇送上爱心物资和善款。)


   

(小溪乡的53个家庭每户都收到了3000元的善款和学习用品。)

 

(患有先天性尿道下坠的谢地与家人一起居住在不到60平方米的老旧房屋中。)

  
  红网综合讯 据星沙时报消息(记者 陈琳玲 摄影 刘晓东)
  
  湘西小溪乡
  
  湖南省湘西州永顺县小溪乡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远远望去,碧水青山,云雾缭绕,风景如画。然而就在这风景如画的背后,却藏着严酷的现实。走到哪里都是山,一眼望去尽是坎。望不到尽头的大山犹如屏障,阻隔了这里与外面世界的联系,蜿蜒连绵的大山两头,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
  
  根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诸多管理保护条例,出于对环境的保护,小溪乡的交通状况严重落后于外界,是全省不通公路比例最高的一个乡镇,11个行政村有7个不通路,还有3个村在河边高高的山岗上,只有坐船才能出行,远的坐船2小时才能到达乡中心,近的也要1个半小时。班船一天只有一趟,错过了就要等一天。
  
  自然保护区内对于种植、养殖、渔业、狩猎、砍伐等也有严格的限制,小溪乡不少村成为了空白产业村,只能依靠微薄的低保和公益林补助来补贴生活。
  
  现场捐助53名困难学子
  
  早晨五点,雾还在小溪乡双溪村的山头紧锁,宋越已和妈妈从村组出发。这个偏僻的村民小组只有8户人家,住的都是老人家,因为没有通水泥路,不论去哪都要靠步行。今天是已经上高二的宋越第一次去乡政府,4个小时的路途,必须早些出门才能按时赶到。
  
  和她一样,在这天早早起来,和家长前往湘西自治州永顺县小溪乡乡政府的孩子有53名。8月6日,长沙经开区“爱心捐助、扶贫助学”活动在这里举行现场捐助,为孩子们送来温暖。
  
  爱心获得多方支持
  
  7月16日,长沙经开区机关党委、机关团委为践行“三严三实”,积极为群众分忧解难,向区机关干部职工发起倡议,面向湘西州永顺县小溪乡贫困学子及困难家庭,开展“爱心捐赠、扶贫助学”活动。尽管是采取自愿的方式,机关各局(室)、驻区机构、直属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捐款捐物远超预期。截至8月4日,各类衣物、图书、玩具、学习用品、生活用品等物资装满226箱,募集善款15.9万元。活动还得到了博世汽车、凯德防水、好运来物流、丽奥科技、长沙卷烟厂等企业的大力支持。凯德防水捐赠了一批学习物资,好运来物流提供免费的物资运输支持,丽奥科技捐赠50箱日用品,长沙卷烟厂捐赠价值3000元教学用品,4名长沙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大学生志愿者全程负责物资分类整理、运输及发放。
  
  8月5日,爱心捐赠小组从长沙出发,经过十几小时的车程抵达小溪乡,和小溪乡团委、11个村对接收集贫困学子的详细情况,为后续的1对1帮扶提供信息。博世汽车捐赠的30台电脑则将在9月送往小溪乡。
  
  “我没有想到这里有这么好的水泥路。”来到乡政府,宋越兴奋地对记者说,平时自己去学校,走路加坐车要3个小时,为了节省30元的车费,她一两个月才回家1次。
  
  善举感动小溪村民
  
  看着宋越,你大概想象不到,这位开朗的高中女生家庭如此困难。她的家里有三位80多岁的老人,其中两位身患疾病,妈妈在家照顾老人,全家只靠父亲一人打散工赚钱,年收入不到2万元。当她的哥哥上大学后,面对一年2万元的学费,这个家庭更陷入了入不敷出的困境。
  
  但即便如此,父母并没有让宋越失去读书的机会,现在她在永顺县最好的高中永顺一中的理科尖子班就读,在全年级1000多学生中排名前100。她也是这次爱心助学活动中代表发言的困难学生。
  
  “谢谢社会上这么多好心人帮助我们,我会更加努力学习,回报大家。”宋越笑着说。
  
  事实上,她只是捐助现场53名困难学子中的一位。在座的大部分孩子,都是留守儿童,幸运的是,他们的家庭都知道教育的重要性。在座家长代表有一种朴素但可贵的价值观,再穷不能穷教育,只有教育才是孩子走出大山的唯一出路。
  
  这一天,这53个家庭每户都收到了3000元的善款和学习用品,11个村的负责人为各村村民们领取了日用品、衣物、棉被等物资,三所小学收到了崭新的书本、教具。长沙经开区爱心捐助小组现场发放物资162箱,剩余62箱由民政办暂时保存,日后择机发放。
  
  “这是小溪乡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捐助活动。”小溪乡团委书记彭海涛说。小溪乡乡政府在活动之后发来的感谢信中写道,“爱心如潮奔涌,善举感动小溪,这次活动就像一场甘霖,润湿了全乡人民的心。”
  
  (爱心捐助请联系彭海涛:13974375227)
  
  唯有爱能让这里热闹
  
  潮湿的房屋在阴雨天里更加暗了,光从缺失的房板里透进来,照在屋子里6口人的脸上,这里是10岁的谢天和8岁的谢地的家。现场捐助后,在一片细雨中,长沙经开区爱心捐助小组实地走访了三户困难家庭。
  
  困难面前坚持送孩子上学
  
  8岁的谢地个子瘦小,裤子总是湿的。他患有先天性尿道下坠,经过5次手术,花费近十万元,却还是没有治好他的小便失禁。他的爷爷奶奶身体不好,母亲股骨头坏死,每次坐下都要承受疼痛。但是,面对儿子治病欠下的债务,她每天靠编织藤制品打工赚钱。养家的重担背负在男主人的肩上,环卫工人的工资杯水车薪,全家年收入不足万元。两个孩子都在小溪村小学上学,这个小学只有20个学生,1个老师,开设幼儿班和一、二年级,等到了高年级,孩子们就要前往离家几十分钟车程的中心小学读书,这些费用都让这个家庭捉襟见肘。
  
  面对教育费用的压力,家长必须竭尽全力。50平米的房子摇摇欲坠,狭窄的房间里,谢冬阳的书桌占了一半,一盏节能灯照不亮整个房间,却能照亮一双求知的眼睛。他的母亲因抑郁症失去了生活能力,父亲在房门前做着卖日用品的小生意,货物连一个小小的玻璃柜台都摆不满,但他要靠这微薄的收入供两个孩子上学——开学升初中的谢冬阳和正在读高二的谢冬阳姐姐,“压力非常大,”父亲说,大女儿一学期4000元学杂费,儿子的是3500元,“无论如何也要坚持下去。”
  
  爱心队伍带给孩子们希望
  
  要坚持下去的不仅仅是家长,同样还有这些孩子。“我要走40分钟才能到学校,”7岁的李思宇说。爷爷奶奶每天一早就要劳作,父母在外打工,她不能期待和城市孩子一样有车坐、有家人接送。她说自己最喜欢画画、看书,但是在她的本子上只有铅笔涂抹出来的黑色。
  
  在李思宇家不远处的一座山上是小溪乡老村,全村人出行只能坐船。
  
  在半山腰,有一所村小学,教室就在村部楼里,条件设施十分简陋。从学前班到三年级,有10余名孩子在这里上学,村小师资力量十分薄弱,加上校长一共两位老师。开设的课程仅有语文、数学、美术三门课程。因为贫穷,有些孩子甚至连最基本的课本教材都没有,更别说学习必备的字典、辅导书、练习簿等学习资料。
  
  要改变命运,走出大山是唯一的选择。小溪乡有6500多人,但是常住居民不到2000人。条件好的外迁了,大部分有劳动能力的青壮年都外出打工了。汪娇的父母就在福建打工,一年回家十几天。放暑假了,她从县里回来和爷爷生活,这个村组在酉水河边的一座高山上,居民生活基本不下山。事实上,在小溪乡,大部分的村组都很安静,留守在家的老人和孩子,是没有太多的欢笑声的。
  
  唯有偶尔到来的爱心队伍,能让这些村子热闹起来。我们期待有更多这样“热闹”的场面。

来源:红网综合

作者:陈琳玲

编辑:汤琴

本文为园区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yq.rednet.cn/c/2015/08/12/4119424.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园区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