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综合讯 据岳阳经开区消息 这是一个暴雨倾城的七月,一场历史罕见的持续强降雨席卷岳阳。7月5日,城陵矶水位逼近34米,超警戒水位1.45米;岳阳市上下出动1.72万人参加巡堤查险,累计抢排渍水4.86亿立方米。
这是一幅可歌可泣的救灾画卷,岳阳经开区上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全身心投入到金凤桥管理处白石岭村的抢险救灾之中。广大党员干部当前锋,做表率,奋战在救灾一线,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提交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生动答卷;广大人民群众紧紧团结在党员干部周围,用大爱和善良为抢险救灾赢得了宝贵时间。
“一切以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为第一要务,全力抢险救灾,全力关心群众。”岳阳经开区工委书记王小中深入一线,对救灾工作进行现场指导。金凤桥管理处、区城管局、建设交通局、农村工作部等单位工作人员昼夜奋战,全力以赴,谱写了一曲感人的救灾战歌。
暴雨持续
白石岭村受灾严重
7月2日起,经开区全城连续遭遇大暴雨、部分地区特大暴雨,降雨强度之大、范围之广、持续之久,历史罕见。仅7月3日上午10时至4日上午10时,24小时,通海路管理处降雨量达127.3毫米,康王乡达112.3毫米,兰桥水库达107.8毫米,伍家洞水库达145.7毫米。
强降雨期间,地处城郊结合部的金凤桥管理处白石岭村部分区域由于地势低洼,积水严重,房屋被淹或倒塌,交通道路中断……
截至7月6日上午8时,该村已有149栋房屋被淹, 512亩农田被淹,487名群众被紧急转移。
迅速响应
抢险救灾压倒一切
暴雨不止、险情不断,经开区迅速行动。
7月3日下午,全市防汛抗灾工作视频会紧急召开,对当前防汛抗灾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
7月3日晚上10点,始终牵挂白石岭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该区工委书记王小中顾不上休息,冒雨来到现场,看望受灾群众,指导抢险救灾工作。“晚上还有暴雨,要逐户逐屋排查,迅速将群众安全转移。”当晚12点多,王小中在白石岭村现场如是吩咐金凤桥管理处相关负责人。
7月4日上午8点,王小中又召集相关部门、各乡镇、管理处和区防指成员单位等主要负责人召开全区防汛工作紧急会议。“一切以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为第一要务。”王小中要求,要高度重视,明确目标,加强巡查,落实责任,全力抢险救灾,全力关心群众。
4日上午9点,该区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文春方,区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黄小年在参加完会议后,紧急赶赴受灾现场,研究抢险救灾方案。经过多方协商,确定紧急挖出一条3米深的沟渠引排洪水,将积水经岳阳楼区花果畈村排入芭蕉湖水系。
7月5日上午8点,担心了一整夜的王小中再次来到现场,查看沟渠排涝情况。当得知经过3个多小时的排涝,积水已下降不少时,王小中甚感欣慰。
7月7日上午,王小中召集相关部门在白石岭村再次召开救灾工作会,会上成立专门救灾工作领导小组,明确由区工委委员周和平任组长,牵头负责下一阶段该区域防汛排涝和老百姓返家前水电路的恢复及防疫等工作。
……
紧急启动
全力保障群众安全
号令一出,万众一心。
区、处、村三级党组织迅速响应,纷纷深入村组、走近群众,与村“两委”干部一起奋战在防汛最前线。研判汛情、科学调度、“制订方案,劝导、断电、维稳……一场轰轰烈烈的抢险救灾攻坚战随即打响。
灾情发生后,金凤桥管理处工委书记易朝晖于7月3日晚9时左右赶赴现场组织抗灾救灾,从此再没有离开半步。他10岁的女儿刚放暑假,一人在家,也没来得及安排,仅电话拜托老师接到家中。他自始至终坚守现场,指挥安全转移群众,连夜开挖排水沟,妥善处理水、电、路、桥等安全隐患。
“雨还在下,水还在涨,房子随时可能被淹,你们必须尽快撤离。”面对不愿意撤离的群众,金凤桥管理处工委委员、副主任易贤德带领机关和村组干部一家一家上门做工作,确保受灾群众全部转移到附近宾馆借住或投亲靠友。
“我出门太急,没来得及拿衣服,现在想回去拿衣服换洗。”面对群众正常生产生活诉求,区处两级不仅安排了工作人员及时疏导群众情绪,还为群众购买了盒饭、矿泉水、衣服、日常应急药物等物品,确保群众衣食无忧。
连日来,在抢险救灾现场,到处都是党员干部忙碌的身影。受灾地区群众从他们疲倦的面容、嘶哑的声音中感受到了力量,找到了“主心骨”和“顶梁柱”,增强了战胜洪涝灾害的信心和决心。
截至7月6日8时,白石岭村安全转移群众487人。
争分夺秒
紧急开辟排涝通道
在水灾面前,时间就是生命。
7月4日下午5点多,紧急调度协商会议刚一结束,两台挖机立马进场施工,金凤桥管理处和该区公安、建设、城管及该村村组干部立即投入现场施工。
尽管身穿雨衣和套鞋,但在暴雨面前,任何遮挡都是徒劳,施工人员全身瞬间被雨水淋透;尽管田地里种着庄稼和蔬菜,但为了确保生命之道及时畅通,群众都全力支持开挖田地,没有任何怨言;为了确保沟渠迅速畅通,指挥人员顾不上休息,几天几夜坚守在现场指挥调度,不讲任何价钱……
人手不够用,在漆黑的夜晚,工作人员一边用牙齿咬住手电筒,一边腾出双手比量沟渠行走线路。雨水、汗水交织,工作人员全身湿透,确保工作顺利推进。
“通了,通了……”7月5日凌晨4点50分,随着最后一堆泥土被铲平,积水开始顺着水渠源源不断往外排去。水渠长约360米,宽约6米,深约3米,途径大屋组、白石组、茶厂组、涂家组、知青点组等。
经过夜以继日的强排作业,截至6日上午8点,白石岭村内积水已下降1.5米。针对有可能继续出现的降雨天气,区城管局和金凤桥管理处着力做好应急准备,对沟渠进行拓宽加固和清淤,确保排洪正常有序。
党员带头
实际行动践行“两学一做”
危险面前,总有一种力量在支撑;危急关头,总有一种信念在坚守;危难时刻,总有一种精神在迸发。一个党组织就是一面旗帜,一名党员干部就是一颗定心丸。在抢险救灾这份临时考卷上,党员干部们的作答从不逊色。
看着沟渠挖通排水的一刹那,鏖战了一通宵的黄小年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这一夜,他强忍着自己的风湿疼痛,24小时一直坚持在现场指挥调度。与此同时,区城管局局长贾建宏皱着的眉头也略微舒展了,在现场连续坚守了48小时以后,他顾不上回家洗漱,躺在白石岭村村部内的椅子上就睡着了。
“他已经2天没合眼了,一直战斗在一线。” 7月6日凌晨6点,在白石岭村村部,看着金凤桥管理处工委书记易朝晖躺在椅子上休息,70岁的老人周爹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领导干部在带头,基层党员也在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先锋模范的表率作用。
“我是支部书记,村里的情况我最熟悉,我有责任和义务坚守在现场。”从7月2日开始,白石岭村支部书记刘乐华就一直坚守在一线,没有离开过半步。
像刘乐华一样,在此次抢险救灾的战场上,有许多党员干部坚守一线,为了人民群众,无私无畏、英勇战斗,没有吃一顿安稳饭,没有睡一个安稳觉,没有穿一件干净衣服。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两学一做”的深刻内涵。
群众配合
自愿拆房开辟通道
在无情的灾难面前,感人的一幕幕不断上演。
7月5日上午11点多,在白石岭村村部办公室,劳累了一夜的组长们轮班去休息,家里没有受灾的村民官望月、曹军,这几天一直在义务加班,当起“巡逻员”。“看到乡邻们受灾严重,我们也想帮帮忙!”官望月说,这是白石村第一次受到这么重的灾害,大家都很齐心,只要有需要,都会自发去帮忙。他穿着一件背心,肩膀上还留着一条条晚上帮忙搬重物的红印。凌晨2点多回家打了个盹,一早他又来到村部帮忙。
排涝通道的顺利拉通,更离不开一些可爱群众的全力配合,为支持防汛救灾,他们顾全大局,甘愿舍弃“小家”。
知情点组村民赵伯华的住房在排涝通道的开挖线上,当晚上村干部上门做工作时,他毫不犹豫地带着家人进行转移,将妻子和老人安顿好,赵伯华又回到现场充当义务指挥员。
茶厂组的村民沈岳军,凌晨12点多被村干部敲开家门,要求转移时,他二话不说就同意。本以为只需挖开一半房屋,他什么东西都没有拿出来。因临时变化,房屋被全部挖开,他默默地与亲人去废墟堆里翻找存折和相关物品。儿子的毕业证都是翻了一上午才找出来,但沈岳军毫无怨言:“救灾是大事,我们无条件支持!”
灾难面前最是考验人心。在这场暴雨带来的灾害面前,经开区金凤桥管理处白石岭村的村民们用他们的大爱和善良为抢险救灾赢得了宝贵时间。(蔡华波 张冰明)
来源:红网综合
作者:蔡华波 张冰明
编辑:刘露
本文为园区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