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长沙1月15日讯(时刻新闻记者 易添麒)“扶贫各项举措如股股清泉汇聚,不断提高老百姓的生活水平,重大疾病却如开闸放水,让不少老百姓一夜致贫返贫。”
1月15日,在湖南打响新一轮扶贫攻坚战前夕,湖南省人大代表、湖南圣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戴立忠接受记者采访时提出了健康扶贫的新思路,建言湖南强化重大疾病防控体系建设,通过壮大民族医疗产业等方式降低医疗费用,用医疗保障体系为民生提质成果竖起坚实“防护墙”。
因病致贫成突出民生难题
2016年,湖南年度民生发展指标全面完成,贫困人口减少125万,湖南扶贫攻坚的总目标更令人振奋:到2020年底前确保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村全部退出、贫困县全部“摘帽”。
戴立忠在工作生活和走访过程中,发现了不少因大病致贫返贫的案例。一个个问题一直悬在他心头:新的贫困人口是否在不断产生,脱贫人群是否在危重疾病面前拥有风险抵御能力?
国务院扶贫办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因病致贫、返贫户在全部贫困户中的占比为44.1%,比2013年增加了1.9个百分点。大病带来的治疗费用成为贫困人群形成的最突出原因。
在湖南,2015年底贫困人口中因病致贫数量达180万,占比达38.7%,部分地区甚至高达50%以上。
“城乡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不断增长,我们的扶贫工作力度逐年加大成果显著,但重大疾病必须引起重视。2015年湖南住院病人人均医药费用为6980.3元,但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才10993元,大病医疗给一个家庭带来的影响不言而喻。”戴立忠说。
基层健康保障体系亟待加强
“防止大病致贫返贫,首先要防止小病变大病,其次要降低疾病诊断治疗费用。这两点都要求我们加强基层健康保障体系建设。”
在戴立忠看来,中国老百姓常说的“病来如山倒”恰恰反映了基层大病预防意识不够、基层医疗保障资源布局不科学,导致小病成大病,疾病一来就让老百姓猝不及防。
以女性癌症发病率最高的宫颈癌、乳腺癌为例,宫颈癌是目前唯一可防可治的癌症,早期发现的治愈率接近100%,但一旦发展成晚期,生存期就大大降低,医疗费用也将大大增加:一期乳腺癌的5年生存率超过95%,而四期乳腺癌的5年生存率只有16%,且治疗费用至少是一期的10倍以上。
“如果能提升基层治疗诊断水平,降低诊疗费用,社区等基层医疗机构就能帮助消灭很多萌芽中的大病,大医院也能腾出资源提供大病个性化诊疗方案,这才是医疗资源的合理利用。”戴立忠说。
壮大民族医疗工业或是破题之道
提升基层健康保障水平任重道远。由于需要采购的检验检测设备和相关试剂过于昂贵,基层的诊疗水平难以得到实质提升,居民对费用的质疑和诊疗水平的不信任也让“家门口就医”的观念无法深入人心。
国外医疗技术垄断是国内医疗成本高居不下的重要原因。以医疗器械行业为例,国外医疗垄断巨头占据国内约70%的市场,在高端医疗设备方面甚至占到80%以上的市场份额,国内进口医疗设备价格普遍高于欧美日等原产国50%甚至100%。一例双腔心脏起搏器植入手术需要8万元费用,这其间采购的国外耗材费用超过90%,国内的医疗诊断和手术费用竟然不足一成。
事实上,我国医药产业部分细分领域已涌现了一批能与国际医药巨头抗衡的高性价比产品。国内某家医疗机构打破上述心脏起搏器相关设备技术垄断后,相关耗材仅售价一万多元,迫使国外耗材在国内售价直降40%。
经过多年攻坚,位于长沙高新区的湖南圣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重大传染病和癌症等基因检测方面的相关技术已经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仅“高敏肝炎病毒性基因检测”一项国内检测费用就降低60%。而在中国,这样一个检测项目的年市场容量达1500到2000万次。凭借卓越的技术研发实力,2016年12月,该企业的“慢性乙肝诊疗体系创新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没有强大的民族医疗产业,就没有全民健康,也就很难实现全民小康,民族医药企业规模与实力与国外垄断企业还存在较大差距,在市场拓展上屡遇难题。建议政府增加医疗行业透明度,让民族企业赢得施展空间,打破国外企业医疗设备的进口垄断。”戴立忠说。
据此,戴立忠建议加大国产高性价比医药产品采购力度,给予民族企业在市场拓展方面的支持,如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鼓励各级医疗机构采购国产创新型医药产品,以各级卫计委直属的公立医院为试点,推动民族医药企业与医院共建“创新型医药产品推广应用示范窗口”,建立考核医疗机构的相应奖惩机制等。
此外,他还提出了扩大医保报销范围、拓宽医保资金来源和提高医疗救助水平等一系列提升基层医疗保障水平的举措。
来源:红网综合
编辑:刘艳芳
本文为园区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