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通讯员 尹华增 邵阳报道
初夏时节,位于邵阳市双清区火车站乡莲荷村的市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内绿意盎然,游人不断,一派生机。
近年来,邵阳市水利局大力实施“科技兴水”战略,成效显著。4月底,在邵阳市召开的全省水利科技工作会上,邵阳市水利局以“平台建设引领水保事业可持续发展”为主题作典型发言,先进经验受到推荐,并吸引省内众多水利工作者前往示范园参观学习。
做大园区 拓展水保科技载体
邵阳市水利局在做大园区上下工夫,不断丰富拓展水保科技载体。市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距市中心7公里,核心区占地400亩,是一家集生产科研、科普教育示范推广、休闲观光于一体的纯公益性科研园区。该示范园以水土科技为载体,园区内因地制宜设置了科普展示与办公、示范治理、观测实验、生态苗圃和城郊水保休闲五大功能区。
园区建设实施“三步走”战略。通过多部门、多渠道联袂打造,如今,已将示范园苗圃种植面积扩大到3000余亩,苗木总储量达1亿株,较2012年增长了10倍,品种也由原来的几个增加到近千个,建成了全市最大的花卉基地、果木基地、盆景基地和造型基地,苗木销往全国各地,形成了绿色产业大市场。2017年2月,邵阳市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成功创建为国家级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同年10月,又被评为我省第14批省级水利风景区,是该批次唯一一家水保型水利风景区。
做强园区 挖掘水保科技深度
邵阳市水利局以科技为依托,在规划中遵循“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合理布局、科技支撑、注重效益”的原则,确定了今后一个时期园区建设的发展思路和目标任务。在湖南省水利厅的大力支持下,邵阳市水利局多方筹措园区建设资金,近3年,科技投入超过100万元,先后建成径流场实验基地、人工模拟降雨实验基地等。同时,通过探索与高校联姻,开展科技攻关,进行多个水土保持及相关的科学试验研究,取得丰硕的科研成果。其中,“新邵县高家坳金矿废弃地植被快速恢复技术”获得市科技进步三等奖、省水利水电科技进步三等奖。
示范园利用遥感技术与环保、气象、水文等部门合作,从事基础数据的收集与检测,攻克“南方红壤矿区植被恢复技术”难题,被媒体广泛报道,成为南方典型红壤水土流失治理的标准示范基地。同时,加强与同级科研部门的科研交流,市环保局的空气监测点、市水文局的土壤墒情监测点等都先后落户示范园。此外,还吸引了湖南大学等众多高校、科研院所将校外实验基地落户示范园。
做美园区 推动水保科技惠民
近年来,为了推进园区旅游开发,示范园以“国家级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为主要特色,建设风景优美、风光旖旎的水利风景区,并辐射整个双清区乃至市区,为公园式城区建设注入新活力。示范园最大程度地保护了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专门组织团队制定了景区旅游规划,坚持保护与开发并举,使景区维护好原生态自然系统。现在,该示范园不仅是邵阳城区生态环境“后花园”、旅游休闲好去处,更是科学实验好窗口、科技推广“好舞台”、科普宣传好基地。
花若盛开,蝴蝶自来。示范园还通过试种经果林、水保林,唤醒原来“沉睡”的乡村园林工程经济,带动附近村民流转土地上千亩,依托园林产业走入市场,形成了水保园林经济产业带,年产值近千万元。同时,每年来示范园的考察团超过20个,来此做实验的研究生达100人次,年游客人数超过10万,周边上档次的农家乐达20余家,有效带动了周边群众增收。
来源:红网综合
作者:尹华增
编辑:刘艳芳
本文为园区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