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新区30年丨浏阳高新区:长沙入浏“第一站”风劲扬帆正当时

来源:红网 作者:刘露 编辑:刘艳芳 2018-12-18 08:51:59
时刻新闻
—分享—

微信图片_20181212150927.jpg

编者按: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实施火炬计划和国家高新区建设30周年。30年来,高新区已经成为湖南具有重大引领作用的创新高地,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载体,转变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的核心引擎。为此,红网与湖南省科技厅共同推出【大潮颂 高新区30年】系列报道,追寻、记录30年来湖南各大高新区的改革实践和发展轨迹,敬请关注。

红网时刻记者 刘露 长沙报道

沿着长沙一路向东放眼望去,扑面而来的是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一座座整齐排列的厂房、一条条宽阔平坦的道路,宜业宜居的现代化品质新城画卷徐徐展开。一大批国际知名企业标识尽收眼底,这里就是长沙入浏“第一站”的浏阳高新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跨越15年,自2003年园区建设指挥部成立,至2016年获批浏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从一个制造产业集聚区,到在强手如林的长沙工业版图中占有一席之地,凭借的是坚持走“特色立园、创新强园”之路。它的履历表上,每一笔都熠熠生辉:国家再制造产业示范基地、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湖南首家国家绿色园区、中国新能源汽车十大产业园区.....作为湖南省产城融合示范区和园镇一体样板,一座活力迸发、宜业宜居的现代工业新城正拔地而起,为众多投资者呈现全方位、保姆式的创业生态圈。

“实力高新”点亮城东名片

2003年3月28日,园区成立授牌仪式.jpg

2003年3月28日,园区成立授牌仪式。

▲-2016年7月29日,园区升格为浏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jpg

2016年7月29日,园区升格为浏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5-(2).jpg

长沙入浏“第一站”,长永高速公路永安收费站出口互通(郭立亮摄)。

荒山、农田、民房……回忆起2003年时刚入浏阳高新区时的场景,湖南湘贤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刘建忠用三个词来概括。“当时都是泥巴路,泥泞不平。有一次雨后开着车就陷在了路上出不来。”刘建忠说。

“浏阳交通便利,物资丰富,区位和招商引资优势明显。特别是各级政府秉持务实高效、积极主动的工作作风,让我们坚定了在浏阳高新区落户发展的决心。”2018年12月8日,深圳市豪恩声学股份有限公司50亿声学产品智能制造项目在浏阳高新区开工建设。豪恩声学董事长王丽深情地表示。

在项目开工现场,蓝思科技集团董事长周群飞在接受采访时说:“我所有的客户都可以成为她的客户,非常期待在湖南有整个电子信息产业的各种零部件。”

豪恩声学项目的落户,牵线搭桥的人正是周群飞 。在这个项目中,王丽也邀请好友董明珠领导的格力电器参与设计。周群飞、王丽、董明珠,三位商业女杰在高新区携手上演了一出“投资大戏”,不仅给项目增添了看点和前景,也为浏阳高新区发展环境作了最好的注解。

十五年征程,只争朝夕。从荒山、农田、民房到投资者眼中的交通便利,物资丰富, 从“制造”到“智造”成功跻身省级高新区行列,浏阳高新区创新不止,梦想不息,产业不断升级。大道通衢,一座现代化园区崛起于在长沙入浏“第一站”,风劲扬帆正当时……

智造大幕盛装开启

2003年,浏阳高新区在浏阳市"兴工强市"战略部署的春风中应运而生,抓住沿海企业内迁机遇,利用永安镇区位优势和汽车零部件制造产业的基础,创建以工程机械和汽车零部件为主的工业基地,名为湖南浏阳制造产业基地。

刘建忠是浏阳市永安人,早年在长沙创办企业,后来参加浏阳市政府举行的“浏阳籍在外企业家故乡行”的活动中,看到了政府发展经济的决心,毅然回乡发展,在永安镇成立湖南长通铜业有限公司,成为高新区第一批入园企业,并更换公司名称——湘贤科技。

“铜制品加工的投入高、利润较低,时代快速发展让我感受到,只有高科技产业才有更好的发展。”当时,刘建忠感受到市场发展新风向,舍弃铜加工,选择石墨烯行业,开始与中南大学、湖南大学等高校展开合作,每年投入数百万元,在石墨烯研发及应用方面进行研发。

经过近6年的研发,湘贤科技终于有了自主研发的石墨烯产品及衍生品,并在今年正式投产。“2019年将是企业大展拳脚的时候。”刘建忠自豪地说。

湘贤科技只是浏阳高新区企业发展的缩影。2018年11月13日,总投资30亿元的天岳碳化硅材料项目开工活动在浏阳高新区举行,这标志着国内最大的第三代半导体碳化硅材料项目及成套工艺生产线正式开建,将为长沙碳基材料产业发展增添“新引擎”。时隔半月,投资10亿元的国内最大单体华域视觉智能车灯生产基地奠基,将着力打造成世界一流的全新智能化标杆生产基地,助推汽车产业链迈向智能化时代。

近年来,浏阳高新区抢抓“一带一路”“中国智能制造2025”战略机遇,主动接受长沙省会中心辐射,大力发展智能制造产业,努力打造中部产业转型升级样板区。目前,园区聚集了豪恩声学、华域视觉、宇环数控、华恒机器人、中铁五新、金丰林等100余家智能装备制造、智能汽车零部件及物联网企业。在湖南省工信厅2018年12月12日公布的《全省92家中小企业上云标杆通报》中,园区湖大艾盛、博大机械、法泽尔3家企业获评省中小企业“上云”标杆企业。其中博大机械、湖大艾盛通过“上云”加快智能制造的案例,已入选国家工信部中小企业局编印的《中小企业智能制造实战100例(2018)》。

▲-如今的浏阳高新区厂房鳞次栉比.jpg

如今的浏阳高新区厂房鳞次栉比。

梧桐茂兮凤凰栖

“春江冷暖鸭先知,栽好梧桐凤凰栖”。

营商环境就像一根扁担,一头担着城市的发展,一头担着企业的未来。近年来,高新区将营商环境的打造工作提升到一个新高度。

3-(2).jpg

园区政务服务中心。

“作为入园最早的企业之一,在园区耕耘已有15年,最大的底气源自园区高质量的贴心服务。感受最深的也是园区的办事效率高、服务意识强,‘保姆式’帮助企业解决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12月11日,浏阳高新区长沙博大机械零部件有限公司董事长蒋剑锋时表示。

说起园区的服务,长沙凯中电气科技有限公司项目工程师冯还春竖起大拇指,为园区的“项目报建”审批速度“最多跑一次”改革点了一个赞。5年前,他从深圳总公司调入浏阳,负责浏阳项目一期厂房、员工宿舍楼的建设。2013年3月份,他和一个负责资料的同事负责跑项目审批,当时从高新区到浏阳市需要1个多小时车程,为了尽快跑下批文,公司还派了一台专车。当时,由于各个部门办公比较分散,一天最多跑一个部门,有时为了一个资料要跑上好几次。如今,冯还春不用派专车,也不用资料员。他一个人骑着自行车,5分钟左右就可从办公室到达浏阳高新区政务服务中心,所有事项不出园就能够办理。

“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

优化营商环境就是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浏阳高新区始终坚持以企业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以深化“放管服”改革为抓手,进一步做好简政放权的“减法”、做细监管的“加法”和优化服务的“乘法”,努力聚企业聚人心,让企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涌流。

2004年2月到园区就职的张露,如今是园区管委会副主任,她见证了园区一路成长的过程。

让张露印象深刻的,就是招商。“刚刚起步的园区,招商靠工作人员一家家找,一家家谈,招商难度不言而喻。”远赴沿海省份、不论工作日还是周末,只要有项目,园区招商团队就一直在路上,这是当时招商团队的真实写照。然而,受制于配套不齐全等问题,起初入园企业少之又少,张露说,那时园区一年引进项目最多不过13个,有时因征拆问题,企业几年拿不到地,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招商。“那时,我们连开年会的地方都没有。”

随着时间慢慢推移,地域广阔、位置优越、“保姆式”服务等优势不断凸显,成为企业选择在园区落户的主要原因。尤其是通过“放管服”改革,园区以优质服务为核心竞争力,获得入驻企业一致好评。对接洽谈、建设、投产三个阶段中,园区都有专门的团队为企业提供精细化服务,解决企业难题。

在此基础上,园区基础配套设施的不断完善,承接项目和服务能力不断增强,“以商引商”风气渐浓,园区名气不断扩大,意向企业络绎不绝。

如今,园区从“敲门招商”变为企业主动上门。“现在我们每天至少要接待三四波客商。”张露透露,对于上门来了解入园政策和情况的企业,园区除了以最优的服务接待外,还对项目进行考察甄别,择优选择。

从最初的零星企业到现有工业企业400余家,如今,高新区构建了以智能制造为主导、再制造为特色的“一主一特”产业格局,形成了先进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再制造、碳基材料等重点产业链,是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湖南首家国家绿色园区、中国新能源汽车十大产业园区和国家再制造产业示范基地。

博大中央广场--彭红霞-摄.jpg

博大中央广场。彭红霞-摄

赤橙黄绿青蓝紫,俯瞰中的礼耕小游园宛如一个天然调色盘,一草一木,一砖一石皆为情。.jpg

赤橙黄绿青蓝紫,俯瞰中的高新区的礼耕小游园宛如一个天然调色盘,一草一木,一砖一石皆为情。

下班后,三五个工友相约篮球场,让汗水洗去一天的疲惫,奔跑跳跃,重新焕发活力。.jpg

下班后,三五个工友相约篮球场,让汗水洗去一天的疲惫,奔跑跳跃,重新焕发活力。

梦想照进现实

十五年前,浏阳市委、市政府在浏永公路旁的永安镇提出新的构想——借力交通、兴工强市,大力发展制造产业。十五年后,这里已迈入产城融合发展新时代。

建园之初,民生项目设施较为落后,缺乏优质医疗、教育资源,没有大型综合体和五星级酒店等,一直是这里百姓的心病。

没有母城依托缺乏“地利”之势,“高新人”相互激励撸起袖子“造城”。水电未通、道路不畅,“高新人”日夜兼程,打通交通骨架完善生产配套。

从幼童到老翁,都能切切实实感受到身边民生设施的加速变化,享受高新区这些年给大家带来的红利。昔日的荒山矮楼已被一幢幢气势恢弘的大楼、一座座鳞次栉比的厂房、一条条宽阔平坦的道路所取代,到处生机焕发、多彩多姿。

随着长沙东部开放型经济走廊的战略推进,浏阳高新区加快实现与长沙、浏阳的双向融城:一方面,园区位于浏阳西大门永安镇,依托“长沙入浏”第一站的区位优势,拉近了与长沙的距离,是浏阳融入长沙名副其实的“桥头堡”;另一方面,浏阳高新区作为经济发展高地,同时又紧密依托浏阳主城区,向东加快与主城区的融合。

园区铁路、公路、空运等交通网络密集分布,周边有京广、沪昆、渝长厦、蒙华、长浏城际铁路等已建在建筹建铁路,长浏高速、金阳大道、开元大道等穿境而过,距黄花国际机场仅15分钟车程。优越的交通,使园区成为长三角、珠三角两大经济圈双重辐射的黄金地带,崛起为长沙空港新城东部的核心区、浏阳对接长株潭的“桥头堡”,成为新一轮优势资源汇聚的集中点。

融长沙、造新城、抓配套、强载体。“城市建设好不好,百姓满意才叫好。”十五年来,园区日新月异,不变的是对城市规划的坚守:清雅小游园里,清晨和傍晚,随处可见锻炼的市民。十五年来,这片当初的荒山黄土摇身一变,成为一条靓丽风景线;博大中央广场、滨海新干线和教建新都汇等商业综合体相继入驻,园区用十五年的时间提升城市品位,圆了更多居民的“安居梦”。

立足省、市对金阳新城的全新定位,园区2018年大力完善城市功能: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确保319国道、永裕路、经九路等9条骨架道路内外联通;建新中路、坪头南路、督正路、鼎盛路等支路结网成环,全面疏通“毛细血管”。

“早上散步去上班,晚上到家门口的公园打打球,周末到家旁边商场逛逛。”“出门见绿,家门口就是小公园,空气清新,心情舒坦。”这是浏阳高新区居民惬意生活的真实写照。

长沙东大门,在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春风下,这片热土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浏阳高新区这艘载着智造梦想的帆船,凭借改革开放的春风,将昔日的梦想照进现实。

来源:红网

作者:刘露

编辑:刘艳芳

本文为园区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yq.rednet.cn/content/2018/12/18/4316968.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园区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