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新区30年丨火炬高擎 挺起中部创新脊梁

来源:红网 作者:易添麒 编辑:刘艳芳 2018-12-28 16:42:50
时刻新闻
—分享—

微信图片_20181228160017.jpg

编者按: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实施火炬计划和国家高新区建设30周年。30年来,高新区已经成为湖南具有重大引领作用的创新高地,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载体,转变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的核心引擎。为此,红网与湖南省科技厅共同推出【大潮颂·高新区30年】系列报道,本文为湖南高新区创新发展综述之一。

微信图片_20181228154255_meitu_1.jpg

党的十八大以来,湖南国家高新区创建工作捷报频传,目前共拥有国家高新区8家,位居全国第六。

二长沙高新区是湖南首个国家高新区,也是全国集中批复的首批国家高新区之一。图为90年代的长沙高新区。.jpg

长沙高新区是湖南首个国家高新区,也是全国集中批复的首批国家高新区之一。图为90年代的长沙高新区。

三根据2018年国家高新区评价结果,在全国156家国家级高新区中,长沙高新区位居第12名。图为今天的麓谷新城。.jpg

根据2018年国家高新区评价结果,在全国156家国家级高新区中,长沙高新区位居第12名。图为今天的麓谷新城。

时刻新闻记者 易添麒 长沙报道

1988年3月的一天,北京中关村电子一条街迎来了两位外乡人。他们在这条长仅1.5公里,却聚集有1600多名科技人才、年产值超过10亿元的街道上到处走走问问,神情既惊讶又兴奋。

这两人分别是时任湖南省省长熊清泉、时任长沙市市长王克英。很快,国务院收到一份《关于加快湖南开放开发的八条意见》。其中,第六条鲜明地提出,请求批准湖南建立长沙科技开发试验区,这就是今天长沙高新区的前身。

同年5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湖南省委、省政府的意见。正是在这个月,以中关村电子一条街为基础,国务院批准建立了中国首个国家高新区——北京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3个月后,深刻影响中国高新技术研发事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进程的火炬计划也正式实施。

穷究史牍,湖南高新技术产业和高新区的建设发展从来不落人后,这支驱动技术进步、产业变革、区域创新开放发展的先锋力量,已经在湖湘大地奔涌激荡了整整30年。

与湖南科技事业同频发展

1991年,长沙科技开发试验区成为国务院首批21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之一,从那时起,高新区与湖南科技事业发展相融互促,乃至浑然一体、不可分割。

起步之初最是艰难。长沙高新区第一届党委书记陈松回忆,最困难的时候,高新区连员工工资都发不出,连陈松的好友都劝他回原单位:这样一个“临时机构”,不值得冒风险……

敢为人先是湖湘创新精神的特殊表达。1991年,湖南率先出台《关于科技兴湘的决定》,旗帜鲜明地推动科技体制改革和科技进步。新生的长沙高新区在严峻的考验中作出了一系列宝贵的探索:实行计划单列申请,有关部门直接受理、审批高新区报告,办事效率大大提升;基建规模由省计划委员会下达,不受基建计划限制;中外合资企业享受长沙市审批权;设立工商、税务、金融、保险、律师事务所、会计事务所等服务机构,国土、规划等部门驻区联合办公……

1992年,湖南拥有了第二家国家级高新区——株洲高新区。此后,湖南科技体制改革力度持续加大,尝试构建适应市场经济、符合科学发展规律、科技与经济密切结合的新科技体制。2000年到2009年,湖南进入创新发展“进阶期”,作出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湖南》的决定,在积极进取的创建环境中,湖南第3、第4家国家级高新区——湘潭高新区、益阳高新区先后通过审批。

党的十八大以来,湖南在全国率先颁布实施了创新型省份建设纲要,湖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了实施“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此后,湖南高新区创建工作捷报频传,随着衡阳、郴州、常德、怀化高新区的获批,湖南拥有国家级高新区8家,位居全国第6,另有省级高新区24家,为湖南正式获批创新型省份提供了强力支撑。

创新火炬燃遍三湘大地

2018年2月获批的怀化高新区是湖南最年轻的国家高新区,它的前身,是省级怀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再往前,它是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复的怀化工业园。

怀化高新区还有着另一个身份——武陵山区首家国家高新区。它的批复,是湖南以升促建、推动国家高新区在各市州加快布局的具体体现。

按照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十三五”规划,全国正加快推进中西部地区省级高新区升级,推动国家高新区在全国大部分地级市布局。对湖南而言,这是以高新区为龙头、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一大历史机遇。

“作为高新技术产业关键人才和技术突破的暖巢,高新区的数量和分布情况,是衡量一个省份科技创新能力和均衡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正因为如此,我们全面加大服务和支持力度,力争实现国家高新区在大部分地级市布局。”湖南省科技厅高新处负责人介绍,高新区的发展需要较好的高校、科研院所等智力基础和创新环境,在具备上述条件的市州积极推动高新区创建升格,既能充分释放智力和科研优势,又能更好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与怀化高新区类似,常德国家高新区的前身是鼎城经开区。在这轮“转型创建”过程中,常德国家高新区形成了与国家级常德经开区错位发展的格局,常德也成为继长沙、湘潭后湖南同时拥有国家级经开区和高新区平台的市州之一。

相比国家级高新区,湖南对国家级高新区升格的后备力量——省级高新区的支持更为明显。一批工业集中区或经开区通过引导集体“转身:浏阳高新区前身为浏阳工业集中区,湘阴高新区前身为湘阴工业园,津市高新区前身为津市工业集中区,娄底高新区前身为涟源经开区,望城高新区前身为铜官经济工业园等。

目前,湖南拥有省级高新区24家,其中,宁乡高新区已经通过了升格国家高新区的专家论证环节。这些高新区既是各市州高新技术产业土壤日益成熟的结果,也将在未来的升格发展中推动湖南国家高新区布局日益优化,让创新火炬更好地照亮市州经济发展的未来。

四湘潭高新区位居全国国际高新区第66名,相比2017年上升9个名次。.jpg

湘潭高新区位居全国国际高新区第66名,相比2017年上升9个名次。

内能释放助力中部崛起

作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核心载体,高新区和高新技术产业正为湖南振兴实体经济和加速中部崛起提供支持。

从省内数据来看,高新区正成为推动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根据2017年的数据,国家高新区数量仅为全省139个省级及以上产业园区的5.7%,却集聚了全省近40%的高新技术企业,创造了全省近1/3的工业总产值和出口总额。技工贸总收入占全省产业园区的24.3%;高新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全省产业园区的26.0%。

创新方面,2017年全省高新区专利申请量和专利授权量分别占全省产业园区的50.8%和35.3%,技术合同交易额占全省产业园区的32.7%。企业万人当年专利申请数及授权数高于全省产业园区平均水平,分别是1.97和1.94倍。

值得注意的是,进入而立之年的湖南高新事业已经开始释放发展内能,成为湖南创新力量和开放作为最突出的代表。

科技部通报的2018年度国家高新区评价结果显示,在全国156家国家级高新区中,长沙高新区位居第12名,株洲高新区位居第31名,湘潭高新区位居66名,益阳高新区位居68名,衡阳高新区位居89名,其中,长、潭、衡3个国家高新区较上年度排名均有所上升。

此外,国家高新区积极对接“一带一路”建设,大力实施企业“走出去”战略,出台促进外经外贸、跨境电子商务、服务外包等产业发展的系列政策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2017年,湖南各大高新区进出口总额4126.35亿元,同比增长23.0%。

其中,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正在创新发展方面先行先试、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成为助力中部崛起战略的关键力量;2018年,自创区技工贸总收入将达到1.1万亿元,预计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2500亿元,自创区成为湖南高质量发展的引擎,广受瞩目的“自主创新长株潭现象”迸发出新的活力。

湖南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湖南各大高新区对“创新引领 开放崛起”战略的全面践行,越来越多的创新型特色园区将在湖南诞生,必将从引领产业技术发展、促进产业升级和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等层面推动湖南在中部崛起战略中展现更大作为。

来源:红网

作者:易添麒

编辑:刘艳芳

本文为园区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yq.rednet.cn/content/2018/12/28/4517921.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园区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