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浏阳经开区(高新区)2019年经济工作会议现场。张迪 摄影
红网时刻长沙3月7日讯(记者 刘露)以前“各自开花”,如今将实现1+1>2乘数效应。一盘棋谋划、一家人融合、一股劲推动,这是记者在3月7日召开的浏阳经开区(高新区)2019年经济工作会议上感受到的。两个园区一起开经济工作会议,释放出怎么的信号?蓝思科技集团常务副总经理李晓明在接受采访时候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作为东部经济型走廊,融合意味着长沙向东产业发展将更大更强,对于企业来说产业集群上下游的“朋友圈”将更广。
2018,多个第一让两园更有底气
在今天召开的会议上宣布了两园区在2018年的成绩单:浏阳经开区在全国219个国家级经开区中排名第68位,较2017年前进20名,蝉联全省产业园区综合评价第一名;浏阳高新区在长沙市省级园区绩效考核中名列第一。
全年两园区紧抓重大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经开区日写DITO触控传感器项目获评全省、长沙市“五个100”重大产业建设优秀项目,并位列第一;蓝思消费电子产品防护视窗组件和盐津铺子烘焙产品智能生产基地项目代表浏阳接受长沙市重点项目观摩,为浏阳市夺得县市第一名。高新区宇环数控、华域视觉项目获评长沙市“五个100”工程优秀项目,项目引进与落地、履约率和竣工率在长沙市省级园区中位列第一。
2019,1+1>2积蓄蓬勃崛起新能量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决胜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更是园区实现大突破大跨越的攻坚之年。为此,两园区牢牢把握历史机遇,以更高的格局和站位统筹两园融合,以超前的全局思维谋划新城建设,全方位提升园区综合实力。计划引进产业项目80个以上,其中投资过50亿元项目3个;全年铺排重点建设项目117个,其中新开工76个、续建41个。
全年将落实“产业项目建设年”部署,坚持招大引强,紧扣产业链招商,创新招商方式,深化内部挖潜,推动园区“三主两特”产业转型升级,争当全省“五个100”表率;突出项目攻坚,狠抓项目进度,突破瓶颈制约,掀起新一轮项目建设热潮;注重科技创新,以智能制造为引领,推动科技创新,聚合智力资源,继续推进质量、效率和动力变革。加快两园融合,推动新城建设再提速。把握长沙建设“一体两翼”和浏阳打造金阳新城高端要素汇聚平台机遇,以更大力度推进统筹融合进程,以更高标准完善功能配套,以更严要求创建平安园区,加速两园融合步伐,推进对外融城、内部建城。
未来,打造营商环境最优投资成本最低的“五最”园区
或许,对于很多园区、企业来说,2018年的“冬天”可能有点冷,而浏阳高新区湖南湖大艾盛汽车零部件装备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熊礼明则感觉心里温暖如春。
“近两年我们陆续获得了‘长沙市智能制造示范企业’,湖南省中小企业‘上云’标杆等称号,并获评2018年国家工信部《中小企业智能制造实战100例》收录的典型案例(湖南省两家企业之一),这一切离不开园区支持,在智能制造上,园区鼓励我们,在需要帮助的时候,园区工作人员总会第一时间帮我们解决困惑,为浏阳的营商环境点赞。” 熊礼明说。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企业的壮大、创新创业的活跃,一刻也离不开良好的营商环境。
记者获悉,2019年,浏阳两园将深入贯彻全市“营商环境优化年”工作部署,围绕“政务服务便利化、政策环境法制化、政商环境亲清化”目标,实施流程再造、效能革命、权益保护、政策兑现等专项行动,打造审批环节最少、办事效率最高、创业环境最优、体制机制最活、投资成本最低的“五最”园区。 全面推行产业项目“先建后验”改革,力争取消社会投资类建设项目初步设计审批。深入推进商事登记改革,继续实施“一照通办、一码通用、证照分离”改革,实现新开办企业所有手续3个工作日内完成。健全不动产登记信息互通共享机制,全面推行不动产登记、交易、税务“一窗受理、一站办结”,实现不动产登记5个工作日内完成。制定服务工作手册,明确职能职责,优化工作流程。加快“智慧金阳”建设,推广“网上办”“互联网+政务服务”,实现“一次办”“网上办”比例达到95%以上。制作“二维码”办理流程,对照办理时限、要件数量、办事环节、跑路次数、网上办理等关键要素,做到一事一码,用“码上办”助力“马上办”。
来源:红网
作者:刘露
编辑:刘艳芳
本文为园区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