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2019碳基材料产业发展论坛暨科技成果展示活动在长沙举行。
会上,一批高校与企业科研技术与人才产学研战略合作签约。
红网时刻长沙7月12日讯(记者 刘露)得人才者得天下。一个优秀人才,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拉动一方经济。发展碳基材料产业链,湖南省人才优势更是得天独厚:长沙拥有黄伯云等一大批院士研究团队,另有100多名相关学术带头人及专家。而中南大学、湖南大学、国防科技大学等高校每年培养的各级学历人才逾300人。
7月12日,2019碳基材料产业发展论坛暨科技成果展示活动在长沙举行。会上,除了发布长沙市碳基材料产业发展情况报告之外,一批高校与企业科研技术与人才产学研战略合作签约。现场,中南大学黄启忠教授与湖南湘贤科技有限公司、华南理工大学邱万奇教授与湖南博翔新材料有限公司和湖南顶立科技有限公司,上海理工大学技术转移中心与湖南博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和湖南医家智烯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分别签署了科研技术与人才产学研合作协议。
修炼内功 建立“两图两库两池两报告”
飞机从高空在跑道上滑行时,会不时刹车。制动时,刹车片瞬间的温度将达到四五百摄氏度,一般的材质难以承受高温“烤验”,高性能炭/炭复合材料是首选。而在炭/炭复合材料等碳基材料的研制上,长沙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
会上,长沙市碳基材料产业链推进办公室负责人表示:目前长沙市碳基材料产业链已建立了“两图两库两池两报告”,组建了黄伯云院士为首的专家咨询委员会,成立了碳基材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编制了《碳基材料产业链三年发展规划》,明确了新一代半导体材料及应用、碳基复合材料、高端碳素制品、石墨烯前沿材料等重点发展领域。
在科研方面,长沙碳基材料产业链也是极具竞争力:长沙汇集了中南大学、湖南大学、国防科技大学、长沙矿冶院、湖南有色院、长沙新材料产业研究院等一批新材料教学、科研单位,具有雄厚的研发实力和系列领先科研成果。
2017年11月,碳基材料产业链被市委、市政府确立为长沙22个工业新兴及优势产业链之一,并将产业链推进办公室设在浏阳高新区。长沙市碳基材料产业链推进办公室成立以来,深入研究产业态势、全面推进产业招商、精心培育产业主体、着力完善保障机制,先后开展考察招商30余次,助力产业建链、补链、强链。
务实基础 各园区形成发展共识
“这是我们的锂电池负极石墨烯材料生产线车间,2018年开始试生产。”位于浏阳高新区的湘贤科技总经理刘建忠介绍,公司主要从事石墨烯制备和应用,可满足5000吨锂电池生产。
在湘贤科技的实验室,有各种不同形态的石墨烯产品,有粉末状、有浆状,也有水乳状。刘建忠告诉记者,石墨烯是“新材料之王”,尺寸为纳米级,质量小,应用市场前景广阔。
像湘贤科技这样专注于石墨烯生产及应用的企业,长沙还有东博墨烯科技、七夕新材等等。
位于长沙高新区的博云新材是长沙碳基材料产业的龙头企业。作为一家专门研制炭/炭复合材料的高科技企业,博云新材产品耐氧化、耐烧蚀,已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军用航天以及一般工业民用热场材料,包括发热体、隔热瓶、紧固件以及坩埚中。
如今,博云新材已建有年产300吨炭/炭复合材料的生产线,也与高校合作,降低炭/炭复合材料的生产成本并提高耐氧化、耐烧蚀能力,从而提升产品性能,扩展应用领域。
新一代半导体材料及应用方面集聚了国内最大的新一代半导体碳化硅项目及成套工艺生产线、泰科天润6英寸碳化硅基电力电子芯片生产线、我国首条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启泰传感压敏传感芯片生产线等项目;高性能碳基复合材料方面集聚了湖南博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霍尼韦尔-博云航空系统(湖南)有限公司、湖南南方搏云新材料有限公司、湖南博翔新材料有限公司等骨干企业;碳基材料生产制造装备方面主要有先进新材料及高端热工装备研制和生产的顶立科技,上热智能型真空热处理装备制造项目等;石墨及石墨烯材料方面集聚了星城石墨、长宁碳素、长宇石墨等,开展石墨烯开发的有医家智烯、湘贤科技等,形成了上中下游链条的体系融合和市场整合。
长沙市碳基材料产业链建设已初具规模,政府、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产业园区、创新企业等形成发展共识,为产业发展推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来源:红网
作者:刘露
编辑:刘艳芳
本文为园区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