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通讯员 彭欢 湘潭报道
2019年8月26日,湖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与湘潭市政府签订合作备忘录,采用厅、市共建模式,在湘潭经济开发区创立“湖南省医疗器产业园”。以此为契机,有效地推动了医疗器械产业从无到有,由小到大,联点扩面,聚单成群,高速发展,健康成长,初步构建起上中下、产学研医、内外贸相衔接配套的完整产业链,产业要素迅速汇集成群,产业规模出现“井喷式”增长,成为湘潭市战略性支柱产业、人民群众满意的新兴产业、拉动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支撑。
2019至2022年三年内,全市集群总产值由20亿元到89亿元,增长345%,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由59家增至260余家,增长341%。拥有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47张、第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745张、第一类医疗器械备案凭证161张。产业发展呈现出“一年一个样,四年变大样,未来更美好”可喜局面。2023年随着一大批老项目投产、一批大项目开工、一批新项目入园等多重利好因素叠加,迎来一个“爆发式”增长,且能持续增长的黄金期,上半年集群总产值增长25%,预计全年增长35%,2025年有望登上150亿至200亿大台阶。
2023年5月5日至7日,第七届未来医疗100强大会在上海张江科学会堂举行,此次大会共评选出五家“年度医疗器械标杆产业园区”,湖南医疗器械产业园获此殊荣,湘潭经开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夏桢(右6)代表湘潭经开区领奖。
小园区连着大战略
考察湖南省医械产业园建立过程发现,这个小园区连着国家一个大战略。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作为大健康产业重要内容的我国医疗器械行业,不仅拥有需求旺盛、规模巨大的蓝海市场,而且总体上处于发展初始阶段,潜力无限,前景美好。
2019年,“健康中国行动”实施之际,湖南省医疗器械产业正处于不进则退、小进也是退的“十字路口”。2014至2019五年间,全省医疗器械生产企业从200余家增长到400余家,产值规模从80亿元增长至168亿元。
富有“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革命精神和优良传统的湖南人民,在历史关头审时度势,下决心加快发展医疗器械和生物医药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新高地。
破解发展瓶颈,从何入手呢?省药监局决定响应企业和人民需求,以“放管服改革”为主线,从转变职能、精简流程、改进作风、提高效率入手,推进医疗器械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了积极稳妥,这项改革需选择一个地方进行改革试点,取得成效后,再在面上推广。省药监局派人,“秘密”在几个城市进行多轮调查和反复比较。各地闻讯后纷纷主动争取,竞争十分激烈。
2019年8月26日,湖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湘潭市政府就促进医疗器械产业高质量发展合作签署备忘录,着力打造全省乃至全国医疗器械产业新高地。
受多种因素影响,天平逐渐倾向湘潭。在时任湘潭市委副书记、市长张迎春和省药监局党组书记、一级巡视员梁毅恒等领导高位推动下,最终花落莲城,双方签署了合作协议,决定在湘潭经开区设立“湖南省医疗器械产业园”,进行改革先行先试。2022年7月,湖南省医疗器械审评核查湘潭工作站挂牌运营,为全省唯一示范;2023年2月,省药监局出台《关于支持湖南省医疗器械产业园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及实施细则。
与此同时,湘潭纳入地方政府重点引导和扶持的新兴产业,在产业用地、企业税费、产品招标和发展基金、奖励补助、孵化平台、招商引资等方面制定出台有关扶持政策。省市共建共创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撑体系,在没有产业优势、企业优势、技术优势、资金优势的情况下,闯出用“政策洼地”引来“产业高地”的一条新路。
厅市共建高质量发展新模式
然而,改革谈其何易!首先,这项改革触及“敏感神经区”,在全国属首创,各地都未动,湖南开先河,压力和风险不小。其次,作为试点核心区域的湘潭经开区,当时医疗器械产业规模很小,基本为“0”,难度和挑战很多。再次,医疗器械的重要性和特殊性,决定了既要抓发展又要抓监管,监管和发展两副重担一肩挑,成功和失败概率并存。
面对困难、风险和挑战,省药监局和湘潭市决策者以及广大干部群众,弘扬“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精神,乘机而上,顺势而为,借力登高,携手相进,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整合多方资源,厅市共同发力,形成1+1>2的洪荒之力,一路破关夺隘,推动改革进展顺利,社会和谐,大局安定。
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一个核心、四个坚持。一个核心,即以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鼓励医疗器械自主创新为核心;四个坚持,一是坚持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方向,推动园区、产业和企业转型升级。二是坚持以高水平规划为指引,注重错位发展和特色兴园。三是坚持以高效运转为动力, 组建“联合舰队”提供全周期服务。四是以高位推动为保障,主要负责人既挂帅又出征。
2022年10月18日,湖南省市场监管局党组成员、省药品监管局党组书记秦继红,省药品监管局局长黄东红率队开展万名干部联万企“送政策、解难题、优服务”行动,调研湖南省医疗器械产业园发展情况,召开座谈会,为产业园高质量发展问诊把脉,解决企业实际诉求。
“孔雀湖南飞”带来的产业聚集
设立“湖南省医疗器械产业园”消息公布后,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各地客商不请自到,争先恐后,以最大的热情、最快的速度,从四自八方涌入潇湘,奔向莲城。
湘潭市经开区创新创业中心,常常嘉宾满座,客商云集,附近的宾馆、酒店,也住满了操着各地口音的朋友。有的老板独自来,还有一些邀约合作伙伴,成群而来,一拨又一拨,络绎不绝。
湖南省医疗器械产业园。
在湖南省医疗器械产业园入园企业中,有人总结出“3个90%”,即90%以上是省外和境外来的,90%以上是中小企业、90%以上是民营资本、私人老板。显然,他们选择来湘潭投资兴业,没有官方动员和组织,不是行政行为,而是市场起根本作用的自主决策。
全球最大玻尿酸生产企业:华熙生物已正式入驻湖南医疗器械产业园。
人们惊呼,医疗器械行业出现了“孔雀湖南飞”现象:外省企业“扎堆式”涌入湘潭、市场主体“井喷式”增长、新兴产业“跨越式”发展。2022年,集群重点投资项目20个,总额32亿元;招引签约项目32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3个,总投资额约30亿元以上。注册优势实实在在转化为投资优势、生产优势、发展优势,极大地增强了园区和整个城市的活力。
四年来,随着产业要素迅速集聚和不断累积,资本人才科技资源流向园区。新增上市和挂牌企业4个,增长省级单项冠军企业2个,高新企业41个,国、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1家。
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发挥“补短板”“锻长板”“填空白”的关键性作用,引领集群向中高端升级。市公司湖南埃普特是国内介入医疗器械高质耗材领域的领军企业,4个产品成功填补了国产器械的空白,连续5年保持产值、税收、研发投入30%以上的增速。
湖南省华芯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一次性内窥镜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
一批自主可控高科技企业,在园区温馨孵化、精心培育后,由嗷嗷待哺的小鸡成长为美丽的金凤凰。英国牛津大学博士后周震华身怀拯救生命初心,在园区租赁厂房起步,创办了华芯医疗器械公司。目前,该公司势头强劲,多方合力正朝着高科技上市公司和国际化公司康庄大道上迈进。
来源:红网
作者:彭欢
编辑:林佳妮
本文为园区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