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文婷婷 长沙报道
当一管血液被放入离心机,20万倍重力加速度的轰鸣声中,四十余种物质被精准剥离——这是长沙英泰仪器有限公司(下文简称“英泰仪器”)实验室里日复一日的场景。
在长沙望城经开区,英泰仪器打造的产业园——英泰实验仪器研发及智造项目正式进入试生产阶段。这座占地35亩的现代化产业园内,3.5万平方米厂房及配套设施正以“离心力”为引擎,打造独具特色的医药及实验室用离心机及其配套和衍生设备的完整生产链条,驱动着中国高端仪器制造的破局之路。
英泰仪器试运营中的预装线。
逆势增长年产值剑指5亿
总投资2.8亿元,仅用一年时间,英泰仪器就将望城经开区的一片黄土地,变成一座座可投入生产的现代化厂房。预计年底正式投产,年产值预计突破5亿元。
“关税战对我们几乎没有影响。今年一季度订单相比去年增长了10%左右,预计全年增长15%左右。”英泰仪器副总经理徐昌平介绍道,随着新项目建成和春季展会的举办,大量客户前来参观,订单源源不断。
成绩源于企业过硬的实力和广阔的市场。从2020年到2023年,英泰仪器年产值连续超过4000万元,目前已形成独具特色的医药及实验室用离心机及其配套和衍生设备的完整生产链条,产品远销全球119个国家,在行业内树立了良好的口碑。
这些数据,在当前复杂的经济环境下尤为亮眼,也让人不禁好奇,英泰仪器逆势增长的“密码”究竟是什么?
技术筑基“超重力”世界里的中国答案
“就像用簸箕去筛选种子,抛一下,轻的、瘪的就抛出去,重的就落回来,这就是离心力的一种使用方法。”徐昌平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解释了离心机的工作原理。
当然,真正的离心技术远比“抛种子”复杂得多。从太空返回的宇航员,在返回舱高速旋转中,需要承受7倍左右重力加速度(g)。而分离血液——红血、红细胞、血浆等等,大概需要2000倍重力加速度。
“2000个g,对我们做离心机的来说,只是个入门技术而已。”徐昌平说,“目前我们英泰仪器能够达到的水平是20万倍重力加速度,能够为生命科学研究提供更加精准、高效的工具。”
在生命科学领域,离心机是不可或缺的研究设备。通过物理手段对细胞进行无损分离,为科学家们提供宝贵的第一手基础数据,为生命科学研究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
如何达到领先的技术力量?答案是极高的研发投入。
“急速成长的那几年,我们每年将利润的60%投入研发。”徐昌平说,如果没有充足的研发支持,就不可能去战胜进口品牌。
2017年,英泰仪器在望城经开区内的联东U谷•望城产业中心购入1栋厂房开展生产经营。次年,产值达到800万,全部投入研发。2023年,已有的厂房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产能和旺盛的研发需求,英泰仪器正式向园区申请拿地建厂。2024年4月28日,英泰实验仪器研发及智造项目在望城经开区正式开工。
英泰实验仪器研发及智造项目建设现状。
值得一提的是,英泰仪器以其领先的生物安全意识,创新打造污染物收集模块,能够在设备运行过程中收集逸散物,防止二次污染,在防疫中发挥了重大作用,被列为湖南省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
目前,英泰仪器已成长为科技创新小巨人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企业,是生物高端仪器领域的隐形冠军。
“创造一个好的国产品牌。”徐昌平说,目标简洁却不简单。
开放共享 从“技术孤岛”到“产业共生”
“国外技术虽先进,但技术壁垒非常深。而我们,又跟国外的技术差太远了。”回忆起创业初期的艰辛,徐昌平感慨万千。面对如此现状,英泰仪器没有选择闭门造车,而是以一种开放的姿态,拥抱同行。
为了撬开这个壁垒,英泰仪器每年开放十几副模具销售给同行,以微薄利润,换来技术思路的碰撞与行业生态的繁荣。徐昌平说:“我们不怕技术流失,我们也在不断改进。你给我一个思路,我给你一个思路,我们两个人都各自拥有两个思路。”这种开放共享的思维模式,不仅让英泰仪器受益匪浅,在行业内树立了良好的口碑,更为整个离心机产业的生态构建贡献了力量。
园区生态对企业发展同样至关重要。据悉,望城经开区通过加强政策引导、组建服务专班、补全产业配套等系列措施,大力推进食品医药医疗器械产业链高速发展。截至目前,形成以九典宏阳、华纳大药厂等为龙头的医药医疗器械产业集群,怡康安家、透景医疗、融昕医疗等30余家生产型医疗器械企业入驻,另有艾科瑞等行业龙头企业在此建设总部基地。园区正加快形成医疗器械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共赢、产业创新活力迸发的良好势头。
“这里是公司的福地。”英泰仪器董事长喻文表示,公司将全力以赴朝着现代化先进企业目标不断迈进。
来源:红网
作者:文婷婷
编辑:张皎
本文为园区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