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梅开二度”,投资华容成常态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编辑:林佳妮 2025-11-17 09:44:49
时刻新闻
—分享—

华容县凭区位优势、营商环境等招大引强,让企业叠加投资

□张小弓 张晗潇 赵刚

政府甘当“服务员”,企业争做“回头客”——在华容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这不是一句口号,而是每天都在发生的现实。企业来了不想走,投了还想投,背后是一方水土实实在在的诚意与实力。

近年来,华容涌动着一股引人注目的“二期潮”:榆林能源集团铁水联运二期正式签约,华润雪花啤酒二期飘香投产,国能岳阳电厂二期稳步推进,沁峰机器人二期启动建设,科创纺织、科力嘉纺织两大纺织“双胞胎”企业更是完成第四期投产,迈入了第五期征程……

从“二期现象”到“三期、四期”的接续投入,企业用一次次追加的投资,为华容的发展前景写下最生动的注脚。


华容煤炭铁水联运储配基地。


企业用脚投票引爆“二期现象”

走进华容高新区,在一张张项目进度表上,“二期”“三期”的标记格外亮眼。

2025年10月,榆林能源集团铁水联运二期项目正式落笔签约,总投资26亿元,将新建4个5000吨级泊位。项目全面建成后,煤炭年周转量将跃升至5000万吨,进一步夯实华容“北煤南运枢纽”的地位。

国能岳阳电厂二期正在全力推动落地。该项目一期工程建设周期刷新全国百万千瓦机组最快纪录,投产后每年提供80亿度清洁电能,有力支撑了湖南能源结构与产业升级。今年1—10月,已入库税收1.74亿元,年底有望突破2亿元。

此前不久,华润雪花啤酒二期生产线已正常运转。这家在2023年实现税收过亿元的标杆企业,再度扩产,释放出对市场与区位的高度信心。

而科创纺织的四期建成,更像是一封写给华容的“长期信任状”——四期落地,企业固定资产投入累计达12亿元,年销售收入预计突破18亿元。

汇川配套企业跟随汇川技术有限公司走进岳阳,植根华容发芽生枝,通过近三年的发展,多数企业态势向好,华容县荟轩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和岳阳璟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率先征地启动“二期”建设,可以预测到将来会有更多汇川配套项目跟进“二期”。

不难发现,这些“回头”项目多集中在能源、物流、纺织与高端制造领域,与华容“因煤而兴、因港而旺”的城市定位高度契合。它们不仅是投资的叠加,更是产业链的夯实、发展能级的跃升。

企业一“钉”到底的背后逻辑

好项目,各地争抢。为何华容能成为企业眼中“来了就不想走”的地方?

答案,藏在企业实实在在感受到的“甜头”里。

华容的第一重“甜”,是看得见的成本优势。作为浩吉铁路与长江黄金水道的唯一交汇点,这里形成了“铁路直通港口、货物车船直转”的高效闭环,相比传统的“海进江”运输模式,铁水联运一期年吞吐量达1400万吨,每吨运费可节省约30元,时间缩短近15天。

而华容的“甜”,远不止于物流。

更打动企业的,是那一方捂热人心的营商环境。政府甘做“服务员”,为企业协调建设中的难点堵点;化身“推销员”,帮企业对接市场、找订单;担当“联络员”,搭起校企合作的桥梁。

要素保障也在持续加码。“华容都管”一站式服务平台应运而生,“全程代办”“容缺快办”成为标准动作,一套以企业需求为中心的“全周期服务”体系逐步成形。

当地干部常说一句话:“办公桌就在一线,服务就跟到前沿”,各级干部常态化走进项目现场、车间厂房,把问题解决在发生地,把服务送到最需要的地方,“华容有道,服务周到”不是喊在口号里,而是落实在行动中。“双向奔赴”才能“梅开二度”

“二期现象”不是单方面的热情,而是一场政府与企业的“双向奔赴”。

以榆林能源集团为例,一期项目成功运营后,不仅迅速启动二期项目,更从单纯的能源供应商,升级为参与地方能源生态建设的“解决方案提供者”。

企业的角色在变,华容的产业格局也在变。

依托“因水而兴”的自然禀赋,华容正快步从农业大县向工业强县转型,连续两年跻身“全省县域经济先进县”(全省不超过10个),2024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地方收入突破10亿元大关,较2021年的6.8亿元增长47%,成为长江经济带中一颗悄然崛起的新星。

对企业而言,选择华容,不仅是选了一个生产基地,更是锚定了一个通向未来的赛道。

以纺织业为例——“中国棉纺织名城”是华容的老名片,纺纱规模占全省三分之一,却曾因印染短板导致产业链中断。如今,华容精准落子,果断突破印染“瓶颈”,引来安踏集团携手湖南省体育产业集团,发力体育服装、校服制造等高附加值领域,推动产业从“纺纱织布”向“品牌成衣”跃升,全力打造“中国校服生产基地”。

正如一位项目负责人所说:“我们在全国投过不少项目,但华容的服务意识和专业程度,令人印象深刻。”

在这里,政府专注办好“服务的事”,企业心无旁骛做好“发展的事”。彼此信任、各司其职,正是“二期现象”层出不穷的土壤。

投资,常常是“落子无悔”。而在华容,他们正努力让每一家企业,都觉得“这步棋,走对了”。

手记

华容的“二期现象”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几条朴实却深刻的启示:

最优营商环境,就是最强竞争力。从“华容都管”一站式服务到“全程代办”,把企业的“麻烦事”变成政府的“分内事”,小改革积累出大信任。

区位优势,必须转化为发展胜势。华容敏锐把握“浩吉铁路与长江黄金水道唯一交会点”这一稀缺资源,围绕“北煤南运枢纽”精准布局,把地理“C”位转化为产业“C”位。

企业说好,才是真的好招商。一个企业的成功,是最好的招商名片。服务好已落地的企业,形成“以商招商、以企引企”的滚雪球效应,比任何广告都管用。

产业链思维,决定发展天花板。从能源项目的持续加码,到纺织服装产业的“延链补链”,华容不追求“大而全”,而是专注“强而精”,推动产业一步步走向高端。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编辑:林佳妮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园区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