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湘”约娄底经开区!新材料“链”动新未来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编辑:林佳妮 2025-11-26 09:00:31
时刻新闻
—分享—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11月25日讯(通讯员 李中声)“一代材料,一代创新”新材料产业进入加速发展期。湖南娄底,这座曾以“钢城”闻名遐迩的工业重镇,正迎来一场关乎未来材料与先进制造的盛会。从日前召开的第三届湖南省先进制造新材料博览会简称博览会新闻发布会获悉,11月27日至29日,博览会将在娄底经开区电力科技谷开幕。以“制造新‘湘’材 链动新未来”为主题,237家省内外企业将齐聚一堂,共绘新材料产业发展的壮阔蓝图。


(11月24日,博览会新闻发布会现场。 刘强 摄)


对娄底而言,这不仅仅是一场展会,更是一次从“钢”到“材料谷”战略目标的集体奔赴。

作为经省政府审批、商务部备案、娄底市政府主办的省级特色展会,该平台已成为推动中部地区先进材料产业协同发展的关键纽带。首届博览会吸引300家企业参展,总投资额达235亿元;第二届博览会聚焦产业链精准赋能,现场订单额突破18亿元。两届展会的成功举办,有力助推“材料谷”能级跃升2024年,“材料谷”实现营收1660亿元,“三电”产业产值达240亿元。

珠玉在前,本届展会如何从“探索”走向“升级”?“办会”不是重“赋能”才是核心。

展会的背后,是娄底产业转型的铿锵步伐。近年来,娄底以建设中部地区“材料谷”为统领,推动钢铁新材迈向千亿级产业集群,并依托硅钢基础延伸布局“三电”产业(电机、电力变压器、家电)。推进“钢钛联动”,打造千亿级“中部钛谷”。同时电子陶瓷、感光干膜、锂离子电池隔膜、芯片电感等新材料产业加速发展“一钢独大”到“百花齐放”,娄底构建了以先进基础材料、关键战略材料、前沿新材料以及重要原材料为核心的“四轮驱动”产业发展体系


(娄底经开区电机产业园,上下楼就是上下游。刘强 摄)


在娄底经开区,“15分钟车程产业生态圈”已成为现实,“上下楼就是上下游”成为日常。一块硅钢基板从涟钢出发,15分钟内就能完成从普钢到硅钢,再到定子、转子、铁芯,最终制成电机、变压器或家电的全程。30万平方米硅钢产业园、20万平方米电机产业园集聚“三电”项目75个,电机产业配套率超95%,集群效应日益凸显。

随着产业链不断延伸,“娄底制造”正加速走向终端市场。本届博览会上,观众不仅能领略材料产业的“工艺之美”,更能体验本地产品的“实用之便”与“技术之新”。除了专业装备“秀肌肉”,贴近民生的刀具、厨具、电器等产品琳琅满目,逐渐成为展会新主角。就连传统小农机,因大规模应用本地产高性能硅钢片与磁材,也呈现出智能化、高效化、绿色化的新面貌。

钛材料产业是本届博览会的新亮点,也是娄底面向未来布局的第三大战略产业集群。娄底正全力构建从钛矿采选到高端应用的完整产业链,打造全新产业生态。

本届展会不追求“大而全”,而是突出“小而精”,布展面积“瘦身”至2万平方米,设立钢铁新材、硅钢-三电一钛、智能制造与工程机械、农业机械及新材料综合领域等五大展区。237家企业将携“拳头产品”亮相,覆盖产业链各关键环节。除核心展览外,还将举办开幕式、主旨演讲、高峰论坛、洽谈对接等配套活动。

作为承办方,娄底经开区底气十足。这里已建成全球领先的汽车板生产基地、亚洲最大热处理高强钢基板生产基地、中部最大硅钢基板生产基地。“三电”全产业链本地配套率超60%,其中电机产业达95%。坚持“钢钛一体化”,推动日用家居、航空深海装备、生物医用设备等全链融合。依托“1+X+N”创新体系,47家省级以上研发平台助力技术攻关,钢钛产业设备通用率高达80%,大幅降低企业成本。政策服务方面,推行“标准地+承诺制”模式,实现“签约即开工”,为企业提供全周期保障。

当前,全球制造业正加速迈向高端化、智能化。新材料作为核心支撑,已成为各国竞逐的战略高地。在中国,政策与市场双轮驱动,新材料产业连续14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并有望在2025年实现全链条技术突破与全球化布局的质变。

新材料,正是娄底走向世界的产业“底牌”。借助这场“永不落幕”的产业盛会,娄底正从钢城”向“中部地区先进材料产业高地和全国先进材料产业名城”蜕变。在奔赴“星辰大海”的征程中,娄底正奋力书写着面向未来的新材料传奇。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编辑:林佳妮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园区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