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湘潭经开区系列报道之三:美丽新城款款来

来源:红网综合 作者: 编辑:汤琴 2013-12-02 09:23:46
时刻新闻
—分享—

  相关报道(附评论):湘潭经开区系列报道之一:新战略引领新征程
  
  湘潭经开区系列报道之二:“三个发展”开创产业新格局
  
  红网通讯员 刘江红 湘潭报道
  
  怎样的城市可以称为宜居城市?它需要具备哪些要素?联合国一份调查材料曾这样归纳:经济持续繁荣,社会和谐稳定,文化丰富厚重,生活舒适便捷,景观优美怡人,公共安全有保障……宜居、宜业也是九华城市建设的目标和追求,新十年、新起点,新九华的建设宏图正在展开,美丽新城正向我们款款走来……
  
  路网建设大气魄
  
  炎炎8月,沿江风光带7个标段全线开工,九华大道已打开富家、仁伦、石连、兴隆、桃李5个村的工作面,冲刺年底路基全面拉通的目标,届时,九华大道、沿江风光带将与坪塘大道和潇湘大道真正“握手”。
  
  “尽快拉通两条路是九华发展的需要,是造福九华人民的需要,是建设美丽新九华的需要,慢不得!等不得!”党工委书记喻湘阐述的“三个需要”,彰显出九华争当先锋、主动融城、建设美丽新九华的信心与决心。
  
  “商机因‘路’而涌现,资源沿‘路’而流淌。九华正按高标准、高档次、高规格来规划建设。”党工委委员、管委会总工程师王文明说。
  
  历经10年的发展,城市发展的框架已经奠定,基础设施建设全面铺开。特别是今年以来,按照“三个发展”的思路,致力于实现“从单一的经济园区向产城融合发展方向转变;从单一的生产型园区向生产、服务、消费型园区转变。”加快推进产城融合,这一清晰的目标,引领路网建设如火如荼地开展。
  
  今年,除了九华大道、沿江风光带的抢通,还有奔驰路、银盖北路、标志东路等20多条道路建设同时推进,四纵四横的园区主干道将成为城市的“动脉”,沪昆高铁站明年9月将建成通车……作为融城先锋的九华,城市骨架进一步拉开,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彰显出一种大开放、大发展的气魄。
  
  商业集聚大商圈
  
  城市的活力源于商业兴盛带来的发展动力。最近,在湘潭的大街小巷,打着步步高新天地海报的车辆随处可见。步步高·新天地,这一总投资达60亿元的城市商业综合体项目,涵盖高尚住区、国际公寓、步步高购物中心、兰桂坊滨水街区、国际五星酒店、5A写字楼等项目建成后,将成为九华繁荣的现代城市中一大亮点。
  
  矗立于九华门户位置的新都汇,是一座集居住、办公、休闲、娱乐、购物于一体的城市综合体。目前华拓数码在新都汇购买了万余平方米的写字楼,现进入紧张的装修阶段;新都酒店作为湘潭河西地区迄今为止唯一的五星级酒店将在今年国庆节隆重开业。
  
  红星美凯龙商业综合体项目包括8万平米的红星美凯龙家居湘潭旗舰店,8万平米的时尚百货、休闲商场、连锁生活超市、主题步行街等商业建筑以及35万平米的写字楼和高品质住宅。截至目前,红星美凯龙项目完成土方挖运6000方及部分基础施工。建成后的红星美凯龙家居可实现年销售收入2亿元以上,将形成辐射湘潭主城、长沙南部、株洲西部的长株潭最具活力的购物休闲中心。与此同时,峰尚国际已经封顶。这些“城中之城”将全面满足市民居住、购物、休闲娱乐等需求。
  
  以都市商圈聚集人气是被实践证明的有效做法。随着众多城市综合体的建成和运营,城市综合体得以迅速成为人流、财富、商机的聚集区域。九华将成为长株潭城市群又一个核心商圈、宜居新城。
  
  城市综合体以其强大的资金投入和超强功能,迅速吸引城市周边商业经济活动向综合体迁移,吸引社会各类资源,刺激区域经济特别是城市经济的发展。2013年预计工业总产值将达到600个亿元,财税收入将达到26亿元,兑现了“再造一个湘潭经济总量”的承诺。到2015年,消费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将达到400亿元,2020年将突破1000亿元;2020年商贸服务业收入将达到600亿元;2020年旅游休闲营业收入将过100亿元。
  
  高端服务新九华
  
  2013年,万境水岸在湘潭掀起一阵又一阵购房热潮,300多套别墅、600多套小高层电梯房被人“抢走”,而且购房人群中有不少长沙和株洲的市民。万境水岸为什么吸引那么多购房的高端人群呢?湖南嘉盛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尹长江告诉记者:除了地处长珠潭融城核心的区位优势和坐拥1060亩的德文化公园,万境水岸楼盘在开发理念、规划设计都力求最高端,以高端求价值的最大化。
  
  在全区苦战高温七八九劳动竞赛中,德文化公园是最受关注的项目之一。纪工委书记刘杰义介绍,目前,德楼主体将完工,叠水景观、彩绘长廊等待装修,二十四孝台,二十四忠轩开始动工建设。“到时老百姓可以在这里悠闲地散步,在草地上躺成一个大字,还可以荡着小船游九华湖……”刘杰义说。他的描述把我们带入“美丽新九华”的体验。在九华,绿色、宜居成为了共同追求,社区公园、生态保育区,还有规划中超过42%的绿化覆盖率,人均12平方米城镇公共绿地,水榭楼台,绿树芳草……这都将为九华这座新城增添清新、迷人的风采。
  
  “我们还将推出一系列吸引外来人口落户九华的优惠政策,提高九华户口的含金量。”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谭浪说。文教卫的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地区软实力的标志之一。今年以来,重点引进湘潭市一中(九华中学)、雅礼中学、和平小学、宋庆龄基金幼儿园等一批优质基础教育设施建设;加快发展高等教育和职业培训,重点建设湖大医学院和湘江学院、软件学院项目;十二五期间,我区将重点建设好湘潭市中心医院九华基地、湖大九华医学健康中心、民生医院、九华老年颐养中心等大型医疗卫生设施;近几年,九华在加快文化设施建设,青少年宫、文化创意产业园、大剧院、军魂楼等项目将在九华拔地而起。九华将把沿江风光带打造成湘潭近现代历史文化长廊,兴隆湖湖区生态公园将建立大型山水实景演出的舞台,打造湖南最大的实景水上舞台。
  
  高端的公共服务设施正为美丽新九华注入新的魅力。“人民给我一方土,我还人民一座城”,九华,将交出一份无愧于人民和历史的圆满答卷。

    【红网评论】
  
  
建设“美丽新九华”须坚持“产城融合”
  
  红网评论员:听涛

    “百亿企业”、“千亿产业”触手可及、二三产业比翼齐飞、社会保障体系城乡全覆盖、公共服务配套水平大提升……一幅幅美丽的画卷,正在湘潭九华经开区的大地上展开,“美丽新九华”正在款款而来。而这一切成绩的取得都得益于“三个发展”战略思想的正确指引。
  
  2013年2月,在九华经开区经济工作会议上,党工委喻湘书记作了《转型谋跨越高端树品位创新争一流为实现“全面贯彻十八大建设美丽新九华”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的主题报告,明确提出了“转型发展、高端发展、创新发展”的发展理念,并清晰地描绘了九华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
  
  “三个发展”,彰显了九华对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全面贯彻,也是对宏观经济形势与九华发展实际的深刻认识和把握;“三个发展”,体现出九华敏锐地触摸到了经济发展与改革的脉动,也是确保发展稳量提质和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正确选择。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强调,要全面认识持续健康发展和生产总值增长的关系,防止把发展简单化为增加生产总值。要追求实实在在、没有水分的生产总值,追求有效益、有质量、可持续的经济发展。连日来,各大央媒也一再呼吁地方政府抓紧甩掉GDP排位的包袱,加快转方式、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可见,把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部署落到实处,这既是中央明确要求,也是形势所迫,慢不得、等不得。
  
  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具体到一个地方来说,就是必须摒弃一味重视GDP而忽略城市建设的做法,坚持产业转型升级与城市建设发展同步进行,这也正是湘潭九华经开区一直在践行的理念,一直在追求的发展目标——产城融合。
  
  2003年11月,湘潭九华经开区正式成立,经过10年的发展,九华从一片荒山野岭发展为工业新区、滨江新城。2011年,更是成功晋升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九华,从默默无闻到跻身国家队,靠的就是敏锐的发展触觉和奋勇拼搏的精神。十年弹指一挥间,九华经开区也走到了“二次创业”的关键节点,2013年,经开区党工委、管委会审时度势,提出了“走转型发展、高端发展、创新发展之路,实现从单一的经济园区向产城融合方向转变;从单一的生产型园区向生产、服务、消费型园区转变,建设美丽新九华”的新战略。
  
  什么是“美丽新九华”?经开区党工委书记喻湘曾给出明确答案,那就是“经济繁荣,交通畅达,城市美丽,社会安定,民生和谐……”。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坚持走产城融合的转型之路。
  
  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学院院长沈中伟教授曾表示,产业是城市发展基础,城市是产业载体,两者不可分割、互相影响,在新形势下,“产”与“城”不可脱离开来。一句话,“产城融合”是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这也意味着,九华坚持“产城融合”的发展策略是找对了方向,走对了路子。
  
  事实上,九华经开区不只走对了路子,更早已在“产城融合”上做出了特色,产业转型升级与城市建设发展已经是成果斐然。
  
  今年,一系列体现转型发展、高端发展、创新发展的规划、扶持政策也将相继出台。园区制定科技创新奖励办法,鼓励企业引进高端人才,成立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创建国、省、市技术中心,开展发明创造、申请发明专利,为产业升级提供了政策保证。与此同时,今年1—4月,九华第三产业的发展势头也迅猛喜人,实现收入162亿元,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53.1%。而塔奥集团等一批世界强企名企的入驻更为九华的转型升级注入了澎湃动力。
  
  在园区城建方面,美丽新九华的宏图也正在展开。路网建设大气魄铺开,今年,除了九华大道、沿江风光带的抢通,还有奔驰路、银盖北路、标志东路等20多条道路建设同时推进,四纵四横的园区主干道将成为城市的“动脉”,沪昆高铁站明年9月将建成通车……大商圈的商业发展也风生水起,步步高·新天地、新都汇、红星美凯龙等一批城市综合体将成为九华最耀眼的城市新坐标;高端住宅、文化公园、学校、创意产业园等一批文教设施正在拔地而起。九华,正在用今日的拼搏交出一份无愧于人民和历史的圆满答卷。
  
  重大项目建设是拉动投资的载体,是加快发展的动力所在,也是撬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支点。作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九华今年着重推进园区重点项目建设,将推出32个重点项目,预计投资135亿元,占全区投资比重的48%,与往年投资额相比,保持40%至50%的增速。项目建设的“快马加鞭”对园区提前实现千亿园区目标有重要的意义,也必将助推“产业新区,滨江新城”这一发展主题的早日实现。
  
  未来的新九华肯定不会缺少这样几个景象:区域内产业发达,人才集聚;功能完备、设施现代、环境优美、出行方便,自然风光秀丽,人文气息浓郁,社区充满活力等等。这正如经开区党工委书记喻湘所说:“美丽新九华应该是大家实实在在的一种幸福感受,在这里,生活舒适,心情愉快,人人都有信心创造财富,都感觉有奔头,农民、市民和产业工人都能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产业,让城市更兴旺。只要坚持“产城融合”的发展战略,“美丽新九华”的前景可待、成功可期。九华,这座拔地而起的“工业新区、滨江新城”必将成为九华人实实在在宜居宜业的新家园。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园区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