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 丁玉洁 许婷 周蓉
立冬时节,寒意渐浓,天易经开区却热力升腾。塔吊挥动长臂勾勒天际线,厂房车间机器轰鸣奏响生产乐章,新落成的项目如暖流般为园区高质量发展注入蓬勃活力。
今年以来,天易经开区紧扣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以招商引资为“生命线”,以项目建设为“牛鼻子”,以营商环境为“硬支撑”,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赛道上全速奔跑,交出了一份亮眼的“十四五”收官答卷。

“链”上发力
图谱为纲精准招商
招商引资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源头活水。天易经开区深以为然,立足产业链核心,推行精准化、专业化招商,绘就了一幅“引来一个、带动一串、辐射一片”的生动图景。
精准招商的背后,是一张清晰的“产业地图”和科学的招商方法论。
天易经开区经济合作局负责人介绍,园区正在系统编制涵盖轨道交通、智能制造、新材料等主导产业的“产业链招商图谱”。这份图谱如同作战地图,勾勒出产业链的“上游—中游—下游”关键环节。
就拿轨道交通产业链来说,以上游的原材料与设计,中游的零部件与系统制造,下游的运维服务等细分领域为纵轴,以各领域的代表性企业为横轴,形成了路径明确的招商线路图。
在此基础上,天易经开区同步构建了“链上客商库”和“项目库”,实现目标企业动态管理,通过摸排现有企业上下游需求,开展“按图索骥”式靶向招商,显著提升招商实效,真正实现了延链、补链、强链。
浙江天成自控股份有限公司年产20万套汽车座椅项目的落户与投产,是天易经开区产业链招商的典范之作。作为国内车辆座椅行业首家上市公司,天成自控的投资动向备受关注,面对周边地区竞争,天易经开区凭借其优质的营商环境、独特的交通区位和成熟的产业配套脱颖而出,成功吸引这一优质项目落地。
项目落地后,园区展现出的“天易速度”更是令人惊叹。为助力项目快速投产,园区成立服务专班,全程代办手续,协调解决厂房改造、功能配套等实际问题。天成自控从6月26日成立湘潭公司,到8月21日新产线及工厂建设全面完成并实现首台座椅试装下线,全程仅用时45天。
这一速度创造了项目落地投产的新纪录,也让企业负责人陈石其由衷感叹:“园区的服务效率值得点赞!”目前,生产线已满负荷运转,预计今年第四季度即可完成产值4000万元。
该项目的快速投产,不仅显著提升了天易经开区在汽车零部件领域的产业集聚能力,也为后续二期供地计划及深化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成为园区“以服务促招商、以效率赢口碑”的鲜活样板。
如果说天成项目是“龙头引领”的典范,那么湖南群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与湖南昭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项目的携手入驻,则体现了天易经开区推动产业链内部协同、打造产业集群的远见卓识。
5月,天易经开区成功引入群创智能的转台式复合机床生产项目、昭峰智能的精密零部件生产线项目。两家企业天然具备上下游关系,群创智能生产的高端机床需要精密零部件配套,而昭峰智能正是其理想的合作伙伴。这种“隔墙供应”的产业链内循环协作模式,有效降低了物流和交易成本,强化了区域产业链的韧性和竞争力。
群创智能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拥有10余项自主知识产权,其项目还获得了行业龙头企业国泰达鸣精密科技集团的股权投资,技术实力和市场前景广阔。国泰达鸣精密科技集团1970年创立于香港,总部位于深圳,拥有七大生产基地,产品涵盖消费电子、液压、工业、航空、通讯、医疗、智能传感器、传统燃油及新能源汽车、高端智能无人机等行业,与苹果、特斯拉、华为等全球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这一项目的引进,得益于天易经开区“以商招商”的创新模式,由园区内企业飞山奇科技负责人牵线搭桥,园区管委会主要领导多次带队考察洽谈,最终促成合作。这种高层推动、点对点的精准对接,有效传递了园区的诚意与优势,加速了项目洽谈落户进程,体现了园区“大抓招商、抓大招商”的坚定决心和务实作风。

攻坚克难
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
项目招得来,更要落得下、建得快、发展好。
连日来,晴好天气居多。湘潭柏屹自主创新园2.2期19号栋—24号栋项目建设现场,150余名施工人员交叉作业,大型运输车辆来往不息,呈现一派繁忙景象。
湘潭柏屹自主创新园作为天易经开区的重点产业平台,其建设进度和运营模式备受关注。项目负责人言志成介绍,“项目2.2期分为3个批次开发,目前在建的是第二批次的6栋厂房,总建筑面积约4万平方米,业已招商过半。”
据悉,湘潭柏屹自主创新园2.2期第二批次土地,于8月30日完成交地手续,9月初施工单位进场。在天易经开区开发建设局、企业和项目服务中心等部门的鼎力支持下,仅用20余天就办妥了施工许可证,体现了极高的审批效率。
项目方抢抓天时,合理施工,全力加快主体结构和砌体工程建设,目前厂房均已顺利封顶。投资方湖南柏屹创新园区发展有限公司秉持守合同、重承诺的原则,及时支付工程款,为施工进度增添了另一重保障。
“我们力争在春节前实现竣工备案,并承诺在保质保量保安全的前提下,提前交付给企业,再次彰显‘柏屹速度’。”言志成表示。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湖南柏屹创新园区发展有限公司主动求变,通过产品优化来降低成本,提升竞争力。
据介绍,通过对周边园区的深入调研,他们果断决策,将厂房外墙材料由传统的砖混框架优化为聚氨酯封边金属面岩棉夹心板。这种新材料不仅保温、防火、防水性能优异,强度高,而且因其工厂化预制、现场安装便捷的特点,大大缩短了建设周期,预计能为整体工期节省2个月以上,同时每平方米造价降低约200-300元。
这一“降本提速”的双赢举措,吸引了市场关注,咨询客户显著增加。这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做法,是柏屹园区保持强大吸引力的关键之一。
柏屹项目的快速推进,只是天易经开区项目建设热潮的一个缩影。该区将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主战场,强化要素保障,优化施工组织,推动形成“谋划一批、开工一批、建设一批、投产一批”的滚动发展格局。
截至10月底,天易经开区今年已竣工验收投产的项目达到7个,包括新大粉末、柏屹2.2期第一批次、广州酒家一号仓库等;正在加紧建设的项目有6个,除柏屹2.2期二批次外,还有九宇科技、天风科技、星翔科技等;下阶段即将推进的重点项目有8个,包括昭峰科技等;此外,还有5个项目已建成待竣工验收。
梯次接续、压茬推进的项目格局,显示了天易经开区经济发展的强大后劲和可持续性。一个个优质项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厚植沃土
让“营商”变“赢商”
营商环境是吸引力,更是生产力。天易经开区始终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号工程”,致力于打造让企业放心投资、安心经营、专心发展的热带雨林式的创新生态。
审批改革做“减法”,服务效能做“加法”。园区深化“放管服”改革,实行项目联合预审工作机制,对拟入驻标准厂房的中小企业项目提前评估预审,缩短决策周期。依托“天易窗口”提供全程帮办代办服务,变“企业跑”为“政府跑”,今年1至10月已完成帮代办203件,极大提升了企业的满意度和获得感。天成自控项目45天极速投产的背后,正是这套高效服务体系的强力支撑。
要素保障做“乘法”,企业负担做“除法”。在土地要素方面,园区全面盘清320家企业用地情况,通过协商收回、督促开发、“腾笼换鸟”等方式,近3年来累计盘活低效闲置用地710.59亩。与此同时,创新推进“商转工”,将415亩商业用地成功变性为工业用地,为天易轨道交通配套产业园、飞欧特新材料等5个产业项目提供了宝贵的空间保障。
柏屹园区内一家用电负荷高达6000千伏安的钢材深加工企业,曾多方考察选址。天易经开区高位协调,突破常规限制,全力支持其用电需求。这一诚意之举,让企业吃下“定心丸”,安心在园区扎根发展。
在资金要素方面,园区主动梳理推送惠企政策,今年成功帮助金铠新材料、普卡科技等6家企业获批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3670万元。
基础设施是营商环境的重要硬件之一。针对东片区管网配套不足的问题,天易经开区前瞻性地将东片区城市更新进行项目化包装,积极争取资源提质改造。据天易经开区建设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云龙东路及周边配套排水管道更新改造项目已于10月28日开工建设,将彻底解决该区域包括柏屹园区在内的企业污水排放不畅的难题,为未来企业运营保驾护航。
潮涌湘江畔,风劲好扬帆。
天易经开区以精准招商汇聚源头活水,以高效建设夯实发展根基,以一流营商环境滋养企业成长,正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阔步前行。
从“天成速度”到“柏屹模式”,从产业链招商图谱的精细绘制到项目建设的火热现场,无不彰显着这片热土的无限潜力和勃勃生机。
未来,天易经开区将继续秉持“企业无事不扰、服务无处不在”的理念,持续深化改革创新,不断优化发展生态,吸引更多“金凤凰”栖息筑巢,催生更多优质项目开花结果,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编辑:林佳妮
时刻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