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园区是实体经济和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推动湖南高质量发展的主阵地。2019年,湖南144家产业园区实现技工贸总收入4.87万亿元,千亿园区达14家,园区已成为湖南推动工业化、城镇化和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平台。为展示湖南园区产业高质量发展典型经验做法,发挥示范引领作用,10月28日起,红网推出“湖南制造 逐浪前行”系列报道,多维度、多视角、由点及面反映湖南园区产业先行先试经验,破解湖南园区产业高质量发展密码。
相关链接:
湖南制造 逐浪前行| 迈向高端 湖南园区露出转型发展“微笑曲线”
时刻新闻记者 刘宾 通讯员 刘莹 长沙报道
湖南省永州市祁阳高新区智慧园区运营指挥中心一角。
长沙宁乡经开区创业大楼。
园区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先行区、试验区。如何进一步提高园区的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从体制机制上破解发展难题?面对这一时代之问,敢为天下先的湖南以刀刃向内的勇气,持续深化园区改革,铿锵作答!
2020年7月,湖南省发改委、省工信厅等九部门联合印发了《湖南省加快产业园区市场化建设运营的若干政策》的通知,促进全省园区高质量发展,部分园区先行先试,积极推进了市场化改革,有效破解了园区发展瓶颈,积累了宝贵经验。
新路子!市场化改革激活园区发展内生动力
园区规模工业总产值由180亿元提升到300亿元,税收由3.5亿元提升到7.6亿元,规模工业企业由79家增长到134家,培育了5个主导产业。特别是2019年,建成24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引进企业65家,形成了“一区三园”发展格局。这是湖南永州祁阳经开区在2016年至2019年取得的亮眼成绩。
祁阳经开区是有着20多年历史的老园区,过去,因存在体制机制不活、运营管理不畅、产业层次不高、投入资金匮乏、产出效益低等诸多问题,发展受到严重制约。如今,老园区之所以能实现新蝶变,靠的是坚持 “市场化办园”。
2017年,祁阳经开区大胆探索,引进了省内知名的园区专业营运商——湖南金荣集团,通过 “政企合作、园企共建”,以市场化手段解决资金、土地、招商、运营、服务等难题,大力推动园区由“政府投资、政府建园、管委会管理”逐步向“社会投资、市场建园、公司化运营”转变,充分利用灵活、富余的社会资本、民营资本参与园区开发,不断提升园区市场化运营力度。
从“政府建园”到 “市场建园”,从“行政招商”到“市场招商”,从“政府包揽”到“市场化服务”……一系列市场化改革措施的落地,为祁阳经开区发展增添了动能与活力。今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考验,园区在最短的时间内推动134个规模企业、22个重点项目复工复产,充分展示了市场化改革赋予园区的强大生命力。1月至4月,祁阳经开区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84.6亿元,实交工业税金9138万元,工业投资24.65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1.04亿美元。
企业兴,则园区旺。祁阳高新区的做法,正是湖南园区通过市场化改革,激活企业内生动力,带动产业发展的一次成功实践和典型代表。
实践证明,园区改革越有深度,经济发展越有速度!唯有持续深化园区市场化改革,大力优化平台服务,才能全面激活企业发展动能,更好地满足实体经济新时代发展的需要。
新速度!“放管服”改革让行政效能再提速
企业开办、工程规划领证办理周期只需1天,施工许可10天即可办结,这是长沙高新区通过推行“放管服”改革,整合优化行政审批流程取得的成效之一。
近年来,该园区全面深化国务院“证照分离”改革试点,有效解决了此前企业面临的“准入不准营”等难题。同时,通过“一枚印章管审批”,让群众办事实现“一张表单、一门进出、一窗受理、一网通办、一次办成”。
在湖南14个市州,像长沙高新区这样,通过深化“放管服”改革,各大园区掀起了一场“行政效能大提速”风暴:怀化经开区积极打造互联网+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全面推进“标准地+承诺制+代办制”试点改革;娄底高新区建立园区政务服务中心,大大简化了审批流程;株洲醴陵经开区探索推行容缺审批、先建后验、告知承诺制等管理方式,实现了“办事不出园”……
湖南省发改委、省工信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还将进一步开展简政放权,把能下放的经济管理权限,依法有序向园区下放,让企业在改革浪潮中,尽享实惠与便捷!
过去,“区政合一”模式使得产业园区主要以行政管理为主,已无法满足企业更高的发展需求。对固有的行政管理体制进行革新,是园区市场化改革的难点和重点之一。这方面,湖南株洲醴陵经开区探索出了“醴陵经验”。
2019年,被列为湖南省产业园区体制机制创新综合改革试点单位的醴陵经开区,开展了自成立以来最大大胆的一次体制机制改革。通过对所辖镇街实行委托管理(受政府委托),园区实现经济事务与社会事务相对剥离,既杜绝了行政管理 “两张皮 ”现象,又做到了人权、事权的相对统一。
管理同心、思路同向、发展同步的管理机制,助力园区经济稳步迈向高质量发展之路。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醴陵经开区实现技工贸总收入238.32亿元,同比增长5.8%;规模工业增加值74.52亿元,同比增长5.5%;固定资产投资46.2亿元,同比增长13.5%。
新活力!聚智引才为高质量发展蓄能
科技创新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而人才是技术创新的核心支撑。在园区市场化改革中,建立一套“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选人用人管理制度,把优秀人才引进来、留得住、用得好,才能为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创造力和竞争力!
干部考核从“主观评价”变为“量化考评”,工资待遇从“铁工资”改为 “活薪酬”,近年来,湖南常德经开区按照“企业化管理、平台化运作、专业化服务”的目标,积极创新机制用活人才,除区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和纪工委书记监工委主任外,所有人员一律实行聘用制,推动干部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彻底打破了僵化的用人体制,人员活力明显增强。
目前,为加快推动常德工业向“4.0时代”迈进,常德经开区已与21家企业深度对接,成功孵化了金健米业、三金药业、金康光电等4家工业互联网应用的标杆企业,未来3年内可实现180家规上企业上云。
优秀人才的集聚,正为湖南优势产业发展蓄能奠基。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省工业经济优势产业发挥亮眼: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6.8%,工程机械三一、中联、山河智能产值增长18.0%、8.0%、28.8%,轨道交通中车株机、中车株洲电机产值增长9.5%、5.4%。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2.3%,奥士康、华磊光电产值增长2.9%、9.1%。
下一步,湖南将研究出台具有竞争优势的高层次人才和投资团队、经营管理团队引进政策措施,加大人才服务力度,每年引进一批产业领军人才。采取订单式、建立实训基地、工学交替等多种培养方式,帮助企业培养实用型、操作型高技能人才。并借鉴天津、山东、上海等地经验,鼓励园区实行以业绩为导向、以结果论英雄的全员竞聘上岗制,原有行政、事业编制档案进行封存,让“懂经济、懂产业、懂金融、懂招商”的专业人才在园区不断涌现!
三湘大地,经济发展的浪潮风卷云涌。深入推进园区市场化改革,是一场自我施压,于压力中求成长的艰辛历程,回望来路,湖南步伐坚定、路径清晰。眺望前方,湖湘儿女正时不我待,奋楫前行!
来源:红网
作者:刘宾
编辑:王婷婷
本文为园区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