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园区是实体经济和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推动湖南高质量发展的主阵地。2019年,湖南144家产业园区实现技工贸总收入4.87万亿元,千亿园区达14家,园区已成为湖南推动工业化、城镇化和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平台。为展示湖南园区产业高质量发展典型经验做法,发挥示范引领作用,10月28日起,红网推出“湖南制造 逐浪前行”系列报道,多维度、多视角、由点及面反映湖南园区产业先行先试经验,破解湖南园区产业高质量发展密码。
相关链接:
湖南制造 逐浪前行| 迈向高端 湖南园区露出转型发展“微笑曲线”
湖南制造 逐浪前行| 改革激活发展新动能 湖南园区 “正青春”
时刻新闻记者 刘宾 通讯员 吴秋梅 长沙报道
湘潭天易经开区建起森林“氧吧”。
常德经开区沅江风光带。
岳阳绿色化工产业园己内酰胺项目土地征拆图。
在湘西经开区7.12平方公里核心区域中,森林面积达716.9公顷,人均绿地面积72.22平方米,成为全州绿化生态和森林城市建设的佼佼者;在湖南常德石门县经开区,大量回收垃圾在这里经二次加工处理后,成为一种新型建材,既环保又节能;湖南郴州、耒阳、湘乡等地成功获批为国家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当前,高质量发展的浪潮在各大园区里奔流涌动,极目远望,绿色无疑是这片土地上最具生机与活力,也最为亮眼的底色!
绿色发展是工业园区的必然选择与前进方向。近年来,湖南积极构建绿色制造体系,着力打造生态园区。“十三五”期间,全省获批国家级绿色工厂75家,绿色园区7家,绿色设计产品41个,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6家,其中,绿色工厂获批数量居全国第八位,中部地区第三位;全省组织开展了三批绿色制造示范单位创建和两型企业认证工作,137家企业评估认定为省级绿色工厂,9家园区评估认定为省级绿色园区,104家企业被认证为两型工业企业。
“绿心”加持下,湖南园区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动力澎湃,“氧气”满满!
定力:持续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取舍有道,是为大智。
成立于2003年的湖南岳阳绿色化工产业园,是以石油炼制及石油化工、催化剂及助剂、化工新材料三大产业为主导产业的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秉持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同等重要的发展理念,近年来,该园区一方面积极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并早在2018年在全省率先出台《产业项目禁限控目录》,明确了禁止、限制(控制)发展的项目和产品。不仅如此,在项目入园门槛上,园区还特别规定新入园项目污水排放不能超过100吨/天。
岳阳绿色化工产业园以壮士断腕的决心,付诸了一系列实实在在的行动,也收获了丰厚回报。该园区先后批准和评为全省第一批循环经济试点园区,省低碳园区、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园区、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园区等,并被纳入全省重点发展和培育的“千亿园区”和“千亿产业集群”之列。预计2020年,园区总产值将达到2000亿元,税收突破200亿元,跻身国家级化工园区前列!
舍弃高耗能,取得新发展!岳阳绿色化工产业园的做法,是湖南在推进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坚持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一个代表。
近年来,湖南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决防止“地条钢”死灰复燃,开展“散乱污”企业整治工作,启动沿江化工企业搬迁改造,推进45家城镇人口密集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同时,湖南在全国率先将绿色产品纳入政府采购首购目录,并大力支持企业转型升级,2019年共有525家企业获技术改造税收增量奖补3.5亿元。此外,为通过示范带动,助推产业升级,湖南全省共创建了18家国家级、58家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活力:“链”上打造绿色循环经济体系
如果说,舍弃高耗能、高污染的旧发展模式,谋求经济转型升级,于破与立中,凸显了湖南打造绿色园区的决心和定力。那么,坚持生态为先的发展理念,以产业链思维全力打造绿色循环经济体系,则展现了湖南园区经济发展的生态特质与活力。
位于衡阳市的常宁水口山经济开发区成立于1992年,是湖南省最大的有色金属冶炼专业园区。园区工矿业发展历史悠久,素有“世界铅都" 、“有色金属之乡 " 的美誉。这样一个老牌重金属工业园区,如何破茧成蝶,插上绿色发展的翅膀?
答案是从“链”上发力!
株冶 30万吨锌、10万吨铅项目是水口山经开区的龙头项目,为全力打造化工产业全链条,近年来,园区专门为该项目引进了下游关联企业江西金辰钽铌项目、创大玉兔钛白粉、谷道新材料、 天辰锌粉项目、上海德邦有机生物等十多个企业入园。这些企业相继投产后,与园区内的老牌企业之间,形成了一条成熟的“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产品" 循环经济化工产业链。
补链强链让园区企业血脉流畅,迸发出巨大活力!目前水口山经开区有规模企业82家 ,其中规模以上企业50家,已形成了以五矿铜业、株冶集团和水口山集团公司为龙头、 宏兴化工、 志辉冶化、 金翼铅业、沿江锌业、华兴冶化等一批骨干企业为支撑的产业体系。
由此可见,绿色发展正源源不断地为园区建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输送“活性因子”和新鲜“氧气”!
动力:绿色“引擎”为可持续发展蓄能奠基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发展是工业园区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的必由之路。以湘潭天易经开区为例,作为湖南长株潭“两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片区,园区大力推进“产城融合、 城乡融合、 区域融合、 生态融合"发展 ,逐步形成了“绿色"发展生产生活模式。
按照“保护性开发"的原则,天易经开区全面启动了金霞山森林公园、湘江风光带等项目建设,山水洲城生态绿心体系逐步形成。天易经开区先后获批为湖南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湖南省“两型”园区,示范区获批湖南省两型标准化试点区;工业固废、生活垃圾资源化、减量化和无害处置工作连续两年入选湖南省生态文明改革创新案例。
建设绿色生态园区已不仅仅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注脚,而是助推经济行稳致远的核心动力所在。应该说,湖南多年来在绿色生态发展道路上笃定前行,极大地增强了经济韧性,为其抵抗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给经济造成的压力和不利影响,以及之后的经济稳步复苏,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强大支撑力!
2019年底,我省印发了《湖南省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示范创建工作方案》,启动了首批示范创建工作,娄星工业集中区等4个工业园区、丰越环保等17家企业、湖南邦普废旧动力电池循环利用等10个项目纳入创建计划。郴州、耒阳、湘乡3地入列国家48个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示范创建完成后,将实现工业固废高水平综合利用规模约2000万吨/年,综合利用产品年产值约260亿元,有效带动全省工业资源综合利用产业高质量发展。
绿色,蕴含着希望与生机,代表着生命与活力。下一步,湖南将继续构建绿色制造体系,争取国家支持,与大湾区共商共建跨省生态补偿机制,综合各市州实际,编制实施“三线一单”,制定严而有别的产业准入政策,建立促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标准,加快制造业绿色改造提升,推进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努力实现制造业绿色、低碳和循环发展。
面对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时代命题,敢为人先的湖湘儿女正奋笔书写着“绿色答卷”!
来源:红网
作者:刘宾
编辑:王婷婷
本文为园区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